美丽的扶桑篱笆来自于作意编织,修行也需作意(37)
会发现那排美丽的蓠芭,说来也是个意外。
那天黄昏,我们照例走向白杞村的林荫小径,一路上说着“是车前草还是马前草”的笑话,身后接连呼啸而来的砂石车,尘土飞扬,染污了原本干净的空气,我们只好走向另一条下坡的小路,这是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
这路似乎没有尽头似的,转过必间隐在树丛中的小屋,穿过几片果树林,又绕过一片青草地。
路,不知通往何处?但我们心里一点也不慌张,因为晚风吹得身上凉凉的,鸟儿也在枝头欢唱,偶尔有农人亲切的招呼。
走着走着,水声益发清晰,是来到溪边吗?就在我们四处寻望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小的庭院中,这是一户农家,也是这条路的尽头。
男主人与从城中归来的儿子正要送水果去交货,女主人则刚从梅山采茶归来,一家子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女主人更自屋前荔枝树随手采了艳红的荔枝,塞进我们手中,那滋味真是鲜美无比!
最令我们惊叹的是庭前的字型篱笆,那篱笆是由一棵扶桑的茎干编织而成的,每一段木片篱笆上井然有序地交织着扶桑的绿叶,简直是个艺术品!
我们问这是如何编成的?男主人说,每年长出新干时就循序编着,如此而已!
那是我看过最美丽的篱笆之一,没想到走了另一条从没走过的路,会看到如此美景!
回来后,我在寺院里的围墙内也发现一株扶桑,但这棵未被“编织”的扶桑,长长的枝干向四方发射,有的伸出围墙外,有的垂到地上,充分说明了它的桀骜不驯。
两棵扶桑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编织,所展现的风貌却截然不同。修行又何尝不是需要“作意”──警觉将心投注于某处,才能有所成就?
善法的坚持与烦恼的断除,都必须“作意”,若随着烦恼流转,将不知何去何从。我想还是要时时训练自己的心与善法相应,并作意观察、扭转自己不善的心念与行为。悠忽度日的结果,修行便在原地踏步,就像那棵没有被编织过的扶桑一样,不可能出现美丽的篱笆。
我们去的时候,篱笆上的扶桑并未开花,我很想看看篱笆上的扶桑花。下次,我还是会选择那条人烟稀少的小路。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扶桑:别称为朱槿,花色繁艳,朝开夕落,插枝即活,是植成篱垣的最佳观赏植物。
【注解2】作意:“无闻凡夫,不知道应作意与不应作意的事物……多闻的弟子,则知道何者应作意,何者不应作意,并如法地实践。”(《法见》向智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