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个 破釜沉舟的勇气

戒嗔有个朋友叫林施主,他在镇政府工作。镇政府人手少,所以林施主平日里相当忙碌,林施主也因此自嘲自己是“金牌苏拉”。对于这个“金牌苏拉”的称号,戒嗔以前也是不懂的,后来戒傲师弟告诉戒嗔,“苏拉”是清朝宫廷里面最低级的杂役,主要做一些粗重的活,地位比太监还要低。“金牌苏拉”估计就是超级打杂的意思。

说起来,林施主的工作确实很忙,除了日常的文书工作,其他的一些接待和活动组织工作也都由他做。

前段时间,林施主打算组织一个创业交流活动,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邀请本地一些致富模范与镇上青年人一起交流创业的经验。林施主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给那些打算自己创业的青年人一些启示和借鉴,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斗志。

林施主的活动策划了挺长时间,却一直没有实施,因为林施主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林施主曾经对几位富裕的施主有过意向,但是考核后,通通放弃了。

林施主说,那几位被淘汰的施主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足,比如有位吴施主生意虽然做得很棒,可是口才不太好,平日和别人讲话还动不动冒出几句脏话来,要出来演讲的话估计很难树立正面形象;还有一位做农产品贸易的方施主,口才一流,但是他不愿意出来交流经验,因为害怕把经验透露出去,有人抢他的生意;最后一位李施主,口才又好又愿意交流,可惜他做生意的第一桶金是靠赌博赚来的,这种经验交流出去,只怕起到的是反效果。

就在林施主为找不到合适人选发愁的时候,一位离开家乡好几年的陈施主回到了小镇,就是家境很差,父亲身体不好,后来自己和朋友一起在网络上做点小生意的那个陈施主。

林施主觉得陈施主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因为对于打算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同样没有背景白手起家的陈施主的创业经历更有借鉴意义。于是林施主向陈施主提出了邀请,而陈施主呢,也欣然同意了。

陈施主要演说的消息传得很快,很多打算创业的年轻人都很激动。大家都说,陈施主的演讲一定要听,因为据与陈施主相识的旧友介绍,陈施主平日也不是特别精明圆滑,所以很多人都觉得陈施主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那位陈施主的旧友说,陈施主最令人敬佩的是勇气,记得陈施主刚刚开始发展的第一年,曾经赚到了一笔还算不错的利润,只是他没有用这笔钱去买房置业,而是继续发展他的事业,结果现在生意壮大了许多倍,这才是最有远见的行为。

那位施主总结出,成功单纯凭借智慧是不够的,必定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与陈施主类似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中国互联网的几位创始人,也是很好的例证,他们在创业初期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当初他们把创业的钱用来买房,那么便不会有如今的成就了。

施主们的言论也激起了戒嗔的好奇心,虽然励志这种事情对于戒嗔来说,实在是用不着,但是戒嗔总觉得陈施主的故事应该十分精彩,即便是当个普通的故事去听,也会很有趣味。

陈施主演讲的那天,戒嗔和戒傲也去凑了热闹。陈施主的故事确实精彩,他的创业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经历过好多次人力无法克服的困难,不过陈施主的运气也不错,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对于自己有勇气投入所有的积蓄进行创业,而没有买房置业的行为,陈施主却没有特别地推崇。陈施主说,自己的成功有努力但一样包含着运气,如果时光重来一次也未必能成功,和他同期创业的人其实挺多的,可最终成功的人寥寥无几。有很多人最终血本无归,奋斗几年的结果是连原本可以买房的钱也没有了。

戒嗔听到这里,忽然发现来听陈施主演讲的年轻人都有点失望,因为陈施主带给听众的好像并不是激情和勇气,他的演讲内容更像一盆冷水,让听众的热情迅速降了温。

不过戒嗔以为,陈施主的言论,比那些为了迎合听众心理而一味鼓励勇往直前的励志故事更有借鉴意义。我们期待成功,所以更愿意也更喜欢听到创业者的成就,可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现实并不是影视和小说故事,成功并不是故事必然的结局,而故事的另一个结局——失败,常常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

向往成功或许没有错,但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被激发出的勇气、热情与自信心。

冲动有可能让人成功,但同样可能导致失败。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崇拜成功故事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追寻成功的历程必然充满着盲目与不理智,而最终这些曾经鼓舞着我们前进的号角声,会幻化成成功路上的陷阱,让我们一次又一次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