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运动不来的青春

在港产片的青春系谱中,我发现运动类型一向是低度开发的区域,即使有人曾作开荒牛尝试,往往亦会铩羽而归。1994年钱永强的《青春火花》,摆明车马以日本曾风靡香港一时的同名作品为蓝本,当然原装电视剧内容太复杂,一切化繁为简即以电影版(1970)为对照依归。

不过有趣的是,即使港版保留了一定的日版元素,由主角人物的名字(由李若彤出演苏由美、樊亦敏出演庄玛莉),以致对奇幻绝招的建构(日版的必杀技当然是人所皆知的“鬼影变幻球”,港版则竟然放在配角张睿玲及徐濠萦两人合作的“移形换影”上),大抵都有脉络可寻;可是针对运动而发的隐伏主题,绝大部分均略而不谈。

一、舍弃原有民族性

举例言之,日版中苏由美与庄玛莉的对立,其实代表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而前者的得胜正好作为隐喻,道出社会整体上对先公后私的隐含期盼。港版把两人的对立,处理成情义之间的矛盾——两人身份上的差异,不过是正、副队长之别,而李若彤重情轻纪律而没有领导才能,樊亦敏重义讲原则而失掉民心。电影迅即便把两人的差异消弭,以李若彤自愿“禅让”及樊亦敏破格接受不及水准的新人入队,作为彼此舍短取长互补求变的说明。矛盾对立的焦点更易,正好反映出创作人背后的市场考虑——舍弃日版原来较具社会性及民族性的象征意义,化为轻省的人情伦理演绎作结,当中已清楚看到创作人的浅化意图。

更重要的,乃即使浅化之后,幕后团队显然仍觉得情义对立的主题太沉重,不符合青春片追求容易入口的类型要求,于是不断设计插科打诨的青春嬉闹情节(乐此不疲由一众超龄“青春”女星,去演绎女生宿舍风情),以及把艰苦的训练场面偷天换日(日版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庄玛莉蒙上双眼捆绑手脚,去练习凭听觉接球的超能反应;反之港版则以与男子对决沙滩排球,代表刻苦锻炼云云)。我想说的是:当运动次类型中的一切激情要素,几被悉数掏空又或是改头换面至惹人发笑的地步,那么我们当真可判断青春运动片在香港无由生根吗?

我当然还记得叶辉煌在《操行零分》(1986)中,较为认真的努力尝试。岑建勋及陈冠中监制、冯礼慈编剧,且由当时新冒起的凡风乐队负责所有原作音乐,这样的牌面值得稍有期待绝不为过。它当然同样免不了港产片对青春片规行矩步的胡闹定见诠释思维,然而生活化的实感,至少不会对电影的戏剧性有太大的伤害。

二、反讽运动酸与涩

不过我最为欣赏的,却是电影中对运动本体的尊重——电影本事是三名不良青年,不约而同都是单车高手,于是感化官(梁少熊饰)投其所好,锐意诱导他们组队参加单车队际赛,从而去推动众人重返正途。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创作人刻意借感化官之口,去解释队际单车公路赛的规则;设计主角阿力(何启南饰)与感化官的单车决战场面,以配合击溃不良青年好胜心的剧情发展;最后的公路赛更现场实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摄制,与今天的港产片规模比较,丝毫不会予人马虎成军的感觉。整体上,与当年石琪所云的“头脑简单、节奏单调”相去甚远。

然而电影当年的票房同以惨淡收场,因此我想指出的,不是本地创作人对青春与运动元素结合完全无法拿捏,而是大家所身处的文化土壤,是香港人从来不相信运动可以改变什么,但通过运动催化人成长蜕变,恰好正是青春运动片亘古不易的坚实主题——换言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情自然免不了,直至有人如《麦兜故事》(2001)般,懂得把黎根一笔反其意而用,以正言侧说的方式去旁敲运动酸涩的果实,我们才得以用负负得正的方式,以头脑去代替手脚享受运动的反讽快感,聊以自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