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模》·《雨在门外》——谈新加坡作家尤今和周灿的小说

在新加坡年青一辈的作家中,尤今是很受人注目的一位。她可以说是新加坡文坛的一颗新星,一出现就光彩夺目。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有作品发麦,其中一篇小说《飘》,曾获得新加坡“全国五大专短篇小说创作比赛”第二奖。新加坡作家谢克给她的评语是:“尤今是这批文艺新兵中很受注意的一位。……有很好的旧文学根底,驾驭文字的能力不在一些老作家之下,作品不多,却很有深度。”(《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华文文艺》。此文发表于一九七六年《新加坡文艺》创刊号)

一九七三年,她在南洋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进入国家图书馆工作。“我跃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书海,在那儿浸了整整三年。”“书本为我的精神世界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新境界。”其后,“进入《南洋商报》,是梦的实现。这个梦,不是苍白无光的,而是绚烂多彩的。从广阔的接触面里,我吸收了许多书本所无法给予我的知识,这些活的知识,不但充实了我,启发了我,有好些还被我利用以作为小说的题材。《暮》这篇小说,就是我多次到老人院采访新闻,逐渐搜集资料而写的。”(《模》之自序)。图书馆的工作和记者的职业给她打下了良好的写作基础。前者充实了他的书本知识,后者扩大了他的生活面。

她最新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模》。“收在这本集于里的五篇小说都是以女性为主的。她们来自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生活,代表了不同典型人物对人生不同的看法。”

“《焰》写的是将爱情拥在怀里当作生活全部的学府女生,《壳》写的是将物质享受当作快乐泉源的虚荣女性,《烙》写的是对家庭生活感到厌倦的早婚妇女,《暮》写的是心怀寂寞的老妪,《模》写的是受经济压迫而差点走入火坑的少女。”(《模》之自序)

尤今小说特点之一是对人物描写的细腻,有些“细节”往往是男性作家容易忽略的,她却能观察入微。可以看得出来,在这方面她似乎颇受张爱玲和於梨华这两位女作家的影响。

试看她怎样描写一个少女脸上的黑痣。

她的嘴唇很薄,抿着时也像在笑。唇下有一粒小小的黑痣,整张脸的妩媚都储集在这颗痣内,当她偶尔微笑,牵动了这粒痣时,储集在内的妩媚便像江河决堤般泛滥出来,流泻了一脸。(《壳》)

通过她细致的描写,一颗黑痣,就把一个爱俏的少女写活了。

特点之二是常有不落俗套的新鲜比喻。

苗苓转过身来,一脸的阴森,双拳紧握着,一条条青筋嚣张地站立着,明丽的眸子爬满了慑人的狂怒,直勾勾地望着绪川,恨不得能在这一秒里化作一瓶硫酸,把绪川溶解化除。(《壳》)

写一个善妒的妻子对丈夫发怒,“恨不得化作一瓶硫酸”,颇有新意。

她的小说对布局也很讲究,是能把握“在意料之外,在情理之中”这种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的。但往往因为刻意经营,而令人感觉有斧凿的痕迹。在艺术上还未能达到完全投入的上乘境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周灿是一位技巧熟练的作家,尤今今年二十九岁,他的年龄我没有问过,看样子大概是四十岁左右。他写诗写散文也写小说,而且还是古典文学研究者,著作甚丰。诗集有《孩子底梦》《青春》《云南园风景画》《千年之莲》等等。散文集中《铁栏里的春天》《五色喷泉》《玲珑望月》《只因为那阳光》等等。古典文学论文集《宋词赏析》、《元代散曲学研究》。短篇小说还有《最后一个女儿》和《魔镜》等等。而最新出版的小说集则是《雨在门外》。

周灿的小说善于描写人物内心世界,风格朴实,从平淡处具功力。技巧上似乎喜欢用象征手法。

《雨在门外》描写一个中产阶层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失落感”,很有深度。主角裴立明“曾经是属于那种所谓有理想、有抱负,不肯过一般人所过的平凡生活的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念书、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养孩子、衰老……多没意思。”但结果他还是不免于过这种“多没意思”的平凡生活。

他是把“雨在门外”作为一种象征的。

“打发孩子们去读书游戏之后,裴立明像平日一样,坐在客厅里的灯下看他当天还没有好好看过的报纸。当他有时把视线从报纸上移到玻璃窗上,他可以看见一颗一颗好大的雨点打在那上面,汇成了一些自上面下的细流,然后在窗檐下面那个地方消失了。雨一定是下得很大的,要不然那几片窗不会越来越模糊,像抹上了一层雾。隐约的,还可以听得见钻进屋里来的雷声,窗的外面,门的外面,屋子的外面,世界一定是湿漉漉的,湿而且冷。”

唯其门外风大雨大,主人公就只好躲在温暖的屋子里了。

“其实,他连雨也没有看,他只是在想着由雨勾起的一连串事情。……雨始终都是在窗外,门外、屋外。而屋内却是暖和的,温馨的,也是安全的。屋内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和贤慧的太太所构成的所谓美满的家庭。认识裴立明的人都说他是幸福的,他也相信他的确是幸福的。……裴立明也认真地,不时地说服自己,应该感觉满足才对。但是,面对着那样的雨,在那样的客厅中,他禁不住还是有一丝遗憾和失落之感。

“至于为什么遗憾,失落了什么东西,他一时却说不出来。”

像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是我们常见的。但这种时代的失落感却是很难刻画。周灿《雨在门外》在这方面的描写,我认为是相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