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从少年到青年 大辩论

1958年的事真多!庆祝总路线、消灭麻雀、教育大跃进、去工厂劳动、下乡支援刚成立的人民公社、政治大辩论、大炼钢铁……改用一句老话:学校之大,已经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大辩论是“上头”布置下来的,属于政治学习。先是大家写大字报,讲讲自己看法——肯定有许多错误观点啰;接下来就是正确一方和错误一方开展辩论,最后必定是正确一方胜利,大家统一认识,“思想觉悟”普遍提高。辩论题目不止一个,给我印象深的有两次辩论:一次是苏联对我国的援助是否无私援助?另一次是个人奋斗、个人主义有否积极性?

先讲讲关于苏联援助的辩论。

在1950年代,报刊上总是说中苏友谊万古长青、苏联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前不久毛泽东在莫斯科世界共产党会议上还指出我们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当苏联造的世界第一个人造卫星上天时,我们这里是一片欢呼(报上登了无数诗和画)。《人民日报》还指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人民的胜利。所以此时正确的结论必然是:苏联对我国的援助是兄弟般同志间的无私援助。然而班上有许多同学贴出大字报,认为苏联的援助不是无私援助,并且举了一些实例:苏联帮助我国开发克拉玛依油田,条件是要拿走一定比例的石油;苏联给我国的贷款要收利息;苏联给我国的机器要我国农产品去换,等等。真不知道这些消息他们从哪里得来的。

我和严庆宏、吴乾龙联合写了大字报,署名“龙士庆”,内容是同意持反方意见同学的看法。平时和我要好的徐英彪、傅若炎也都写了支持反方的大字报,认为不是无私援助。(徐英彪和我因为都懂京戏而成了朋友,傅若炎也对京戏有兴趣)耐人寻味的是全体团员都认为苏联是无私援助,持反对意见的同学都不是团员。

在辩论会上(连着开几次辩论会),正方“首席发言人”余志森滔滔不绝讲了许多(他是校团委委员,后来是团委副书记),钟经贤(校学生会委员,是否校团委委员我记不清了)也发表了不少理由,不过他的逻辑性明显不如余志森,大家都知道余志森读过不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简直就是个马列主义者了。接下来团支部书记李海沧、支部组织委员徐懋华、支部宣传委员王念亲、支委阿德纷纷发言,把反方打得落花流水。反方同学大都不擅辞令,“闲话”会讲,碰到要正儿八经长篇大论就不行了,不过也有例外。

反方同学中巫家梁、王乃庆、骆斌是“主力”。巫家梁读书很多、喜爱哲学(据说读过黑格尔的著作),长于思考;王乃庆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同学、进高中那年才13岁,文理各科门门优秀、酷爱音乐(指挥过班级大合唱),被大家视作天才少年;骆斌反应灵活,人也相当聪敏。他们对为什么认为并非无私援助作了有力说明,尤其是王乃庆说得很调皮,大家都笑了,这才为反方多少挽回了一点局势。在以后的辩论中反方发言人只剩下能言善辩的王乃庆了,当王乃庆也和其他人一样被众多团员的气势压得不说话时,正方宣告胜利,辩论结束。结论就是: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是无私的,拿利息要补偿是正常的。

有关个人主义有否积极性的辩论也是这样:正方认为个人主义个人奋斗没有积极性,在今天甚至是反动的;反方认为个人主义有积极意义。正方主将仍然是余志森、钟经贤和团支委们,反方主将依旧是王乃庆、巫家梁和骆斌,我们一批非团员一如既往地支持反方,正如所有团员包括一些打算入团的同学必定站在正方一边。最后还是以正方胜利告终:个人主义个人奋斗毫无积极意义,青年人必须安心做一颗社会主义大厦的螺丝钉。

骆斌在团组织的帮助下有了很大进步,他和巫家梁他们渐渐疏远。有传言说骆斌“反戈一击”向团组织反映了巫家梁一些言行,当时巫家梁被班主任方老师(党员)看作思想复杂、家庭出身反动,又是处处和团支部唱反调的另类。不过本人在此声明:这只是传言,望骆斌同学勿见怪,再说你我当年都属年幼无知。对吧?总之,高三时骆斌入了团。在方老师的努力下,班级中分成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团员,另一部分是争取入团的非团员,也许巫家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