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从少年到青年 吃饭不要钱

总路线发布时,班级参加了庆祝游行。自那时起,“干劲大不大”、“干劲很高”、“干劲不足”之类的话流行开来,打扑克中也多出一个品种:“争上游”。想想“总路线”的文句蛮有吸引力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既要多、又要快、也要好,最后还得省!真是面面俱到、无一遗漏。事实是总路线提出之后,各行各业似乎都打了鸡血,一道跳了起来,来了个全国大跃进:互相比谁更多谁更快,绝对不会比谁更好谁更省的。学校当然不甘落后。我记得开过一次全校跃进大会,主要是各教研组的老师表决心、“放卫星”。历史教研组要写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生物教研组不但要出版生物全国优秀教材,教研组长兼教导主任的于老师还要在生物科学上有重大突破;其他教研组都一个个发言,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跃进目标。个人也有:当时的团委书记董业建(大家称他老董)说他今后要发表长篇小说,两年出版一部。老董是虹中毕业留校的青年干部,后来当语文教师。当时给大家的感觉大会是一次教师们的打擂台。

接下来就是人民公社运动。在毛泽东的亲自提倡下,人民公社迅速地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我们在政治课上学习了有关人民公社的种种优越性:什么“一大二公”啦,是“消灭城乡差别的最好途径”啦,最吸引人的优越性就是“吃饭不要钱”。报上有许多据说是农民歌颂人民公社的诗,大都是欢呼“吃饭不要钱”的:

自从盘古开天地,

哪有吃饭不要钱?

人民公社就是好,

从此吃饭不要钱!

敞开肚皮来吃饭,

鼓足干劲去生产!

人民公社是金桥,

共产主义早来到!

那时报上也好、学校大会也好,都有这样的说法:共产主义并不遥远。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消灭三大差别的最好办法——人民公社。农村大办食堂,解放妇女劳动力,上海的各个街道、里弄也办起了居民食堂,报上还有文章说城市里要取消工资制,实行各取所需的供给制,这样做就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此时上海的食品供应变得紧张起来,菜场里肉、蛋之类的荤菜很难买到了,点心摊的生煎馒头肉包子就此失踪。我家一位亲戚从外地来上海治病,住在医院里有个愿望,就是尝尝上海的小吃“蟹壳黄”,我父亲走遍整个上海,也未能买到。亲戚是我父亲的亲舅舅,直到病故也没有满足老人的愿望,所以父亲为此很难过。

在学习人民公社伟大意义的过程中,也叫大家写大字报。严庆宏把听到见到的情况写过一张绝非歌颂人民公社的大字报,内容是他想出来的,我赞同,吴乾龙执笔(他毛笔字好一些),所以署名还是“龙士庆”。用的是如梦令的格调(严庆宏喜欢用宋词形式写大字报),最后一段是:“知否?知否?猪比黑狗瘦!”

严庆宏见到过从农村弄来送往肉类加工厂的黑毛猪。

方老师对我们的大字报倒没有批评,因为她马上要率领班级下乡,让大家亲身体验一次农村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