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从少年到青年 升学中的阶级路线

高三(下)的一个时期我们在武昌路一家电讯器材厂劳动,工厂的产品是电话交换器,在当时算是有点技术含量的。有一位校级学生干部就此提出一个很激进的主张:将来不必考大学了。就以电讯器材厂的生产流程编成教材,大家学完了自然便成了掌握生产技术的技术工人,可以直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也达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他在班会上大声疾呼过两次,但响应者寥寥。不久班主任方老师表示不赞同这种极端做法:“大学还是要上的!”方老师的看法当然是学校领导的看法,所以这位激进的同学不响了,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

7年之后文化大革命初期有红卫兵小将提出砸烂高考废除升大学的革命倡议,而且得到了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批准,六六届高中生失去了升大学的机会,六七届、六八届也一样,连同六六、六七、六八届的初中生亦无缘高中。当时我不禁想到了这位早就有过革命主张的同学,问题是他在1959年提是太超前了,因此无人支持。

临毕业前的两个月学习气氛变得浓厚起来,劳动停止了,各门课的老师抓得很紧,学校还安排大家去参观华东师大,提前领略一下大学氛围。班级中也传阅一些高等学校发来的资料,有的资料还有照片图片,像一本画册。报考什么学校好?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1959年高考志愿分3个大类:理工类、文史类、医农类。理工类要考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外语;文史类要考历史、地理、语文、政治、外语;医农类考生物、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外语。现今高考取消了医农类,而当年考医科大学、农业林业大学及各校的生物系均属医农类,要考6门课的。1950~1960年代报考理工科大学的最多,考文科的人没几个,这股潮流对我影响很大。加上我父亲要我读理工科(以便将来有个稳定的饭碗),所以我就报考了理工科,其实我的数学是很糟糕的,我喜欢历史。

类似这几年的“扩招”,在1958年新办了不少大学,有的大专升级为本科院校,有的中专戴帽变成了大专(1962年有一些学校又“下马”关闭,苦了一大批学生)。我们可以填2张志愿表,可以报考许多学校(文史类、医农类要少许多),我后来就读的安徽大学物理系是第1张表上的第13志愿。在拿到录取通知时挺纳闷:我填过安徽大学吗?不管如何我总算当上了理工科大学生!

叫人想不通的是班上有9个同学没考上大学,连大专也未被录取。而虹口中学历届的升学率很高,百分之百上大学的记录是不稀奇的,这次班上有20%的同学未考上大学。9个同学中有7个是考理工科的,他们的数理化个个都不比我差,像肖宁、吴泽宪、顾榴红等同学学习成绩比我好多了,尤其肖宁在班上是功课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这次高考发挥得也好。竟然名落孙山,为何?

有人告诉我:这就是“阶级路线”。班上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家庭出身”有问题:有的父亲被杀、有的长辈被关、有的家长是右派、有的家长是历史反革命。虽然有的同学本人“政治表现”不错,给班主任印象也好——因此毕业鉴定上品德评语不坏,但没有用。因为录取人的权力在上头在高招办(即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

这样一来班上凡是家庭出身尚可的同学全部上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