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你所怀念的小农时代

栗子向来是秋天的主旋律,纸袋里的糖炒板栗抱在怀里,一边抖脚一边看综艺节目,被评选为“我最喜爱的肤浅生活”第一名。而当板栗遇上肉,在油花子烘托下带出来的香气更为浓烈。

公婆从成都来,带了乡下朋友郑重相赠的自家养公鸡,用来烧野生小板栗,配料只简单用生抽、蒜头和八角。拿上桌的时候黑漆漆、油乎乎的一盆,用的还是最不讲究的不锈钢饭盆,因为这是厨房里最大的耐热容器。我不禁虎躯一震,看这颜色浓重厚实,土得掉渣,甚是无卖相,可是怎么办才好?

像我这种虚荣的洋气吃货向来喜欢飘逸、轻灵的精致感觉,对食物美学自认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所以对乌漆漆的烧菜总有点抗拒心理,觉得它破坏了食物本来美妙的天然颜色,用李碧华那句刻薄的话来说:一种“革命式的,历史感的,贫穷与迟钝的味道”。

带着将信将疑的心理吃上一口,整个人顿时迎风流泪,感觉整个呼吸都带有栗子的香气——一种源于阳光的富庶、大方的香气!迁西小板栗糯而香甜,公鸡虽然硕大达十多斤,目测犹如火鸡一般笨拙,吃到嘴里却有浓郁的鸡味,老抽恰到好处地吊出鲜味。连鸡皮都是那么胶着缠绵,鸡肉纤维清楚却入口无渣,全然不是用腌制手法得出的伪嫩。

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鸡和板栗!我一边吃一边感叹,时间花在哪里果然是可以被看出来的,正如那句废柴堪比“不能空腹吃早餐”的下厨金句——只要原料好,做法对,就好吃。一只鸡养的时候够长,运动量够大,作息正常,人放天养,味道又岂是超市冰柜里千篇一律的饲料鸡可比。

如今亲友间送点什么最体面?装潢华丽、噱头响亮的保健品或是曲奇、糖果都只是一个流通的送礼符号,左手进右手出也不奇怪。真正暖人心窝、叫人心心念念的,总是这些依时而食的农副产品,是“最亲的人才给你吃”的心意,什么乡下只吃苞谷长大的土猪,某人假期跑到无人海域海钓的鱼,自家包干的农田所产的真正有机蔬果……味蕾挑剔的人,一吃便知真章。

对有的人来说,他们的需求是吃饱。但对现在大城市的人而言,大部分人一直在找寻如何吃得健康、吃得舒服,于是这种小农的、分散的种植模式又强势回归了。比如现在,出现了每日宅配到家新鲜采摘的蔬菜农场,有品牌的猪,有跟踪信息的鸡,这已经超脱了大众商业的范畴,我们仿佛饭碗里的复古爱好者,不求与时俱进,只希冀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同甘共味。

认识一位美国博士,非常注重养生的研究,他甚至说,外面买的面粉大多数是有问题的,他正考虑用石磨自行研磨大米。像他这样我就没办法了,但有真心在考虑,要不要再入手一个冰柜,专门储存这些凝聚着情义的骨头和肉,尽量和没菜味、没肉味的批量产品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