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们 餐厅可以说的秘密

在广州番禺的大哥餐厅吃饭,内急跑一趟洗手间,却惊讶得大吃一惊。只见厕所整洁明亮,地面没有一滴积水;空气过滤器不间断换气,气味清新;三把拖把分门别类,清洁不同位置;厕格内还有一个小水桶装满清水并盖着盖子,门后的使用说明已经告诉来者:万一厕所冲水忽然失灵,可以用救命水桶让自己不会置于尴尬之中。最特别的是,蹲位最顺手的左边墙上有一卷厕纸,标签写着“优先厕纸”;右边墙上另外一卷厕纸,上书“紧急厕纸”;起身后发现,身后还放着一卷未开封的,写着“救命厕纸”——完事一摸厕纸盒脸一绿的场面,想必不会发生。

一个草根的茶餐厅,能将洗手间这个细节做得如此极致,不禁令我对餐厅内的其他事物兴趣大增。落座,点单,习惯性将手臂放到桌面,又觉得光洁的触感与众不同,默默观察,发现服务员每次擦桌子,都会用残渣布、洗洁精布、消毒布、干布依次反复擦洗,一用一换,卫生上的强迫症到了一个程度。

还未品尝食物的味道,就可以感受到餐厅的气场和态度,洗手间绝对是一个最有力的切面,这就是我认同的“厕所定律”:如果一个地方能把自家洗手间搞得干干爽爽、有条有理,那么他们对待食物、对待客人的态度,大致上也不会敷衍了事。要正面论证这个定律有点麻烦,但举出诸多反例,还是易如反掌的。

每一本卫生指南都建议饭前洗手,我想这个千古不破的真理其实很腹黑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在你开动之前,请先去看看人家的厕所吧。如果是一个不堪之地,即便我们有足够的忍耐力能勉强使用,但只要脑海里闪过“服务员和厨师们也用的是这个厕所”的念头,对此处美食的一切幻想就会立即奔溃。我不相信一家忽视个人基本卫生条件的餐厅,砧板、灶台会有多干净。

友人曾跟我介绍过一个超“温馨”的厕所,是他在台湾遇见的。那个厕所要脱鞋入内,四面全用实木包裹,亮着温暖的黄灯,一点儿异味都没有。他一进这厕所,最想做的事情竟然是窝在里面睡一觉。这故事和在马桶里舀水来喝的日本企业一样,简直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就目前而言,国内的餐厅要做到这种水准有难度,但是起码不扰人心智,让人来去自如,不产生过多的联想,配额足量的厕纸和抹手纸,岂不好哉!

厕所是污秽聚集之地,是五谷轮回之所,换句话说,是饮食行为最终结束的标志,理应算是饮食的配套工程。劳驾各位餐饮大佬,给个让我不用踮着脚出入、不必掩鼻皱眉的厕所吧。以及,别再全部用座厕了,至少配那么一两个蹲厕,给条活路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