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童

“愤青”的“愤”指愤世嫉俗,叫他走东他走西,叫他打狗他撵鸡,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

“青”,是青年,多指70年代落地的,80年代的就叫“愤少”,俺们90年代的就叫“愤童”了。

我们班的“愤童”并不干瘦,说起话来并没有把唾沫喷到人脸上,也不会在作文里大骂:

“红嘴唇的娼妇!”

但是……他是愤怒着的。

“愤童”是童星星,他肥到痴肥的境界,体育课上,每每看到他摇摇摆摆地出现在卷起的尘土最后面时,我们总要对他的卖力“演出”指指点点。我夸他:

“你可真是艰苦朴素,连裤子都是自己家做的。”

他翻了翻眼睛,似乎没听见,走了。我恍然大悟:外面卖的裤子根本没有他穿得下的。这也许是促成他进化成愤童的浅显原因:把受到的嘲笑双倍奉还出去。

童星星用爸爸妈妈的私房牢骚话拼成了一篇周记——《猫和老鼠》,他把警察比作猫,把犯罪分子比作老鼠:

“现在的警察是越来越不象话了,猫脱了警服就是老鼠,和老鼠窝在一个黑屋子里数钱。”我很吃惊他的世界观的灰暗,太绝对太偏激。这是祖国的花朵不应有的思想,我猜想愤怒儿童是从愤怒中年(他的爸爸妈妈)身上吸取愤怒的。我每每看到动画片《猫和老鼠》时,都会忍不住笑,想起童星星那张愤怒的脸:吹弹可破的粉嫩脸上,小眼睛朝眉毛的方向翻着,眉毛因为太淡,总归是看不见了,但仍能感觉到,他皱着隐形眉毛。这副表情似乎从没有松懈过。

童星星能看破所有的借口,有同学因为看不清黑板而免于回答问题时,他总是摆弄着自己的笔嘟囔着:

“绝对是假的,他不就是不想回答问题嘛!耍懒!”

有同学生病免于长跑,他不满地嘀咕:

“让他们呆在教室里,东西丢了找谁算帐啊?”

有同学谈自己见过的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皱着眉头向旁人宣传:

“绝对是假的!听她吹吧!要是真的,我马上去死!”

英语老师让他介绍自己的朋友,他哼唧了半天:

“My friend is嗯,嗯……”

愤童是没有朋友的,因为他天天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同时还愤怒着别人的不愤怒,而且他坚信只要大家一起愤怒,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