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都灵 第四章

日子在懵懂中悄然消逝,都灵冬奥会快开幕了。大叔好像也终于放弃了让我参加冬奥会这样不明智的想法。

“不,我并没有放弃啊。”大叔突然如铁塔般伫立在我面前,“事到如今我们现在就去都灵,当场请求他们让你参加比赛吧。”

我顿时惊得几乎失语了。

“那种事怎么可能嘛!”

“可以啊。电影《冰上轻驰》里,牙买加队连自费的雪橇都没有,却获得了卡尔加里冬奥会的参赛资格,最终还在冬奥会里出场了。”

“那是电影啊?”

“但那是根据事实拍的。话说回来,我倒还没考虑过雪橇项目呢。”大叔抱着胳膊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雪车和无舵雪橇,哪个好呢?算了,你到了那边再去试试看吧。”

照例,还是因为大叔的一时兴起,我就被他带上了飞机。飞机再次降落在札幌,下了飞机之后大叔进了商务旅馆。

“你来这种地方想干什么啊?”我问道。

“首先,最要紧的是了解所学项目的相关知识。你先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旅馆大厅里站着一位体型很好的男子。他的名片上印着北海道“雪车雪橇联盟”的字样,应该是那里的负责人吧。

“我想让这家伙从事雪橇运动,你看他能行吗?”大叔指着我说道。

那男子打量了我半天,然后点了点头。

“谁都可以的。雪橇是既安全又使人感觉愉快的运动。”

“以往的比赛项目里一直有雪车和无舵雪橇,后来又新增加了俯式冰橇吧?”

“不是新增加,而是重新回归。俯式冰橇以前就入选过冬季比赛项目,在第二届和第五届冬奥会里都是正式比赛项目。无舵雪橇是从一九六四年第九届因斯布鲁克冬奥会开始的,俯式冰橇的历史要更早些。”

“哦,原来如此啊。”大叔很意外似的说道。

我也很吃惊。如此惊险的运动那么早就成为正式项目,以前的人还真勇敢嘞。

“那雪车项目呢?”大叔问道。

“雪车项目是奥运项目中历史最久的,从第一届冬奥会开始,就一直是正式项目。不过,无舵雪橇和俯式冰橇脱胎于孩童玩耍的雪橇游戏,而相比之下,雪车一开始就是以竞速为前提被创造出来的比赛,所以在历史背景上有些许差异。这两种项目所属的联盟以前毫无关联,只不过由于两个项目规模都很小,所以最终合并在一起了。”

“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果然还是不多啊。”

听了大叔的话,男子蹙了蹙眉。

“本来雪橇是给人带来轻松愉快感觉的运动,但随着竞技性的加强,其普及度反而变得越来越低。这还真有点讽刺呐。”

“此话怎讲?”

“雪车原本是利用自然地形进行的比赛项目,但是自从采用了人工滑道以后,就完全变了味儿。比如说为了让雪地表面冻冰从而变得坚硬,结果滑道上就不用雪,基本上全部用冰来铺建了。”

“雪车可是被誉为冰上的F1啊!”

“以往的雪橇都是钢制的,而到了现在,使用强化塑料和碳纤维材料制造雪橇成为普遍做法。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在雪橇的形状设计上也是煞费苦心,结果一台雪车造价高达好几百万,最终变成不是常人随便就能参加的运动。日本队参加世锦赛的时候,由于运费太贵,直接把转站欧洲比赛用的雪橇寄存在了德国。倘若去美洲大陆比赛的话,都是借当地队伍的雪橇用。”

“确实如此啊。”大叔感叹着。

这让我想起了《冰上轻驰》里的情景。牙买加队闯入卡尔加里冬奥会后,他们使用的雪车都是别国转让给他们的旧货。

“还有设备方面的问题。”负责人先生皱着眉头说道,“总之练习场太短缺了。不仅是日本,纵观全亚洲也只有长野一地拥有螺旋形的雪车赛道。无舵雪橇的赛道在札幌还有,不过今后也必须想方设法保留下来。”

哦,原来是这种情况啊。这样的话,即使想增加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数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了。

“雪车项目先不说,刚才也说过,无舵雪橇本来是供人消遣的娱乐项目,所以没有必要设立特别滑道,应该利用自然坡面去进行这项运动。这是我现在努力希望大众能够认知到的一点。我们正在筹办面向媒体朋友的比赛,务必请您能拨冗参加。”

“那参加冬奥会也不会是白日做梦吧。”大叔确认道。

“当然了,因为从事的人很少,所以比起其他的项目应该会容易些。”

听完这番话后,大叔就去买单了。我偷偷地向这位负责人问道。

“请问,我听说您曾经让许多其他项目的选手挑战过雪车,说要打造一支日本的强者之师。”

“嗯,有这事儿。要是田径选手和美式足球选手之类的人能兼职在雪车项目上也下点功夫就好了。”

“我还听说您也曾经让链球项目的室伏选手尝试过雪车项目?”

“嗯,很久之前是有一次。室伏选手的能力是一流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目前在自己的专业、链球项目上也已经是冠军选手了。”

“果然雪车和无舵雪橇什么的,人气不高啊。”

我的话音刚落,负责人先生的脸上便显露出几分忧愁的神情。

“说到底还是知名度的问题呀。电影《冰上轻驰》首映那会儿,知名度多少上升了些,但之后也并没有怎么发展起来。所以说老实话,我是寄希望于广大媒体的宣传作用了。”

“媒体?”

“比如木村拓哉要是能拍一部以雪车、雪橇之类项目为题材的电视剧,这些运动的人气肯定会直线上升的。他不是拍过一部有关冰球的电视剧吗?在那部电视剧的影响下,许多人都蜂拥而至要学习冰球。”

“但是要拍电视剧的话,首先得要有故事情节呀。”

“所以嘛,要是东野先生能写相关剧本的话,那不是正好吗?”

“啊……”

我允诺会将他的意思转告给大叔。

与那位负责人先生分手后,我便把他的话转告给了大叔,哪知大叔听完之后表情晦暗。

“跟雪橇有关的小说嘛,写倒是能写,但是且不提拍电视剧的事情,目前好像还没有出版社答应将它付梓成书呢。”

净说这种煞风景的话!

“那个姑且不论,看来雪橇项目确实是参加冬奥会的捷径,所以你先去体验一次吧。”说完大叔又抓住了我的脖子。

“好疼,疼啊。我都说了别再抓我的脖子嘛。要去哪儿呀?”

“本来想让你滑一次真正的赛道,但考虑到你水平太差、肯定没戏,所以让你先去类似的地方体验一下吧。”

于是我们乘坐出租车来到了大仓山跳台,它旁边就是札幌冬季运动博物馆。大叔径直走了进去。

博物馆里摆放着许多体验冬季运动的模拟设备,居然连跳台滑雪的模拟装置都有。本来都已经放弃跳雪项目了,但大叔说机会难得,还是让我去体验一下。

我带上特殊的护目镜,眼前就出现了虚拟跳台,还能听到观众们的加油声以及实况转播的解说声。正当我感叹神奇时,模拟已然开始了。眼看着起跳点飞速接近脚下,我迟疑了片刻,走了过去。起跳太晚了。只觉得自己在空中翱翔,然后又慢慢落了地,最后勉强完成了摆动回转的动作,才骤然停了下来。

我们到外面等待结果公布,谁知飞行距离竟然只有区区七十米。滑道坡度很大,一般都会飞行至少一百米。

“什么呀,就飞了这么点儿距离,真够寒碜的啊。你果然在跳台滑雪项目上没有什么天分啊。”

“你净说些风凉话,你自己不也只跳了九十米多一点吗?”

“我无所谓的啊,我又不想参加奥运会!”

紧接着我又尝试着挑战了越野滑雪和射击滑雪的模拟装置。结果在越野滑雪项目中输给了不知来自哪里的小学生,射击滑雪的射击部分也全都脱靶。我这才明白,无论哪一项比赛,难度都不小啊。

最后我试了试雪橇的模拟装置。在我前方有一个屏幕,画面中的景色看上去就像实际滑行时所看到的一样,从身边风驰电掣而过,脚下的雪橇也随之左右摇晃。

之前我感觉这台装置就像个简陋的玩具,但实际操作起来让人心惊胆战的,于是我不禁在中途就落荒而逃。

“喂,你小子怎么从模拟装置里跑出来了?”

“不行,这个我干不来。”

“为什么?”

“我觉得有点儿晕。猫本来就不适合坐车什么的。”

“什么呀,真是个没出息的家伙!雪橇都不行的话,你还想练哪个啊?”

“算了吧,还是放弃得了。这样不也挺好的吗?反正冬奥会本来就火不起来。”

我刚说完,大叔马上扬起眉梢说道:

“你说什么?火不起来?你没看报纸吗?没听新闻啊?现在报道的不都是都灵奥运会的事儿吗?”

“是吗?那不都是有关建筑耐震强度、造假问题和堀江贵文事件的报道吗?都灵冬奥会只不过是顺带提及一下吧。”

“别胡说!现在电视中可是每天都能看到安藤美姬。”

“那倒是,不过那也是电视台为了提高冬奥会节目的收视率所做的事前宣传吧。其实他们心里恐怕也不看好这次冬奥会。”

“你说什么啊!不看好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我环顾了一下周围后低声耳语道,“他们也不觉得能获得多少奖牌吧。根据美国体育杂志的推断,日本有望获得奖牌的就只有速滑的加藤条治和花样滑冰的荒川静香了,并且很可能都是铜牌。”

本以为我说这话后大叔会勃然大怒的,没想到大叔却露出一副像是被戳到痛处的表情。

“果然美国也是这么预测的呀。他们还猜得真准呢。”

“什么?原来大叔你也是那样预测的啊。”

“我的期待值还更高些。我觉得单板滑雪女子U型池项目也有希望拿奖牌,还有雪上技巧的比赛。”

“那样的话再加一两块,奖牌总数还是达不到五枚吧。如此一来,人们观看冬奥会的情绪也很难高涨起来。”

“奖牌并不是一切,即使没有获胜也能令人感动,这才是体育运动的真谛。”

“不是吧。我觉得最终有没有获得奖牌还是非常重要的。失败者确实也能震撼人心,但前提是得有人来关注他们啊。如果人们对项目本身漠不关心,甚至一无所知,那即便发生再多戏剧性的事件,日本人也会不为所动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个项目嘛。”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日本人对冬奥会毫不关心啊。”

“至少他们没有像大叔期待的一样去关注冬奥会。就算我熟识的那些猫朋友,也从没听过它们对冬奥会多感兴趣。”

“嗯——”大叔沉吟着拿出了电脑。

“你要干什么?”

“我查一下人们对都灵冬奥会的关注度。啊,结果出来了。”

只见大叔盯着电脑屏幕,表情猛地阴沉下来。

“结果很打击人吧。”

“根据某搜索引擎公司的调查,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对都灵冬奥会有所关注。”

“百分之七十?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嘛。”

“可其中的百分之五十二只是稍微关注,表示非常关注的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十八。从年龄段层面来讲,处于十几岁年龄段的人有百分之五十九表示关注,二十几岁年龄段的是百分之六十七,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是百分之七十三,五十几岁的有百分之七十五。总之随着年龄段上升,关注度也在提高。反过来说,年轻人基本上对都灵冬奥会都不太关心。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年龄大的人经历过札幌冬奥会和长野冬奥会,所以才会关注冬奥会,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长野冬奥会基本上就没什么印象了。”

“如果调查一下对足球世界杯的关注度,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呢?肯定会截然不同吧。”

“这得取决于日本足球队的水平,以及能不能在预选赛里出线。不过整个日本对此还是比较关注的。”

“足球可是尽人皆知并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呀。”

“确实如此吧。综合我迄今为止搜集到的材料,总的来讲,冬季运动项目的知名度很低,而且非常低。许多人都不知道冰壶有什么规则,一般人见到雪车和雪橇的机会也少之又少。提到射击滑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个怎样的项目。像这样不为人所知的项目,冬奥会的比赛里太多了。根据刚才那个搜索引擎公司的调查,冬奥会里人们关注的项目首先是花样滑冰,其次是跳台滑雪,第三是速滑。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些项目都比较容易看懂。”说完大叔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双目圆睁。

“啊,我忘了一个很重要的项目。”

“什么?”

“高山滑雪,这可是冬奥会里的明星项目。连这个项目都没有人关注啊。”

我歪了歪脑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都没考虑过高山滑雪。”

“你说什么呀!我现在在写的小说《赝品》的主人公就是高山滑雪运动员。你说,我怎么能不想啊?嗯,要不就逐个地问问我认识的人,调查一下高山滑雪项目的受关注度吧。”

大叔随即当场开始写起邮件来。内容如下:

关于都灵冬奥会的紧急调查。请写下自己对于高山滑雪项目的看法,什么内容都可以。当然你也可以叙述自己对都灵冬奥会的期待。

“这样不知道会等出来什么结果呢。”

电脑前的大叔抱着胳膊说道。

回到东京时已经陆续收到了回信,大叔很快地浏览了一遍。旁观者能够清楚地读出他在阅读时逐渐泄气的表情。

“看来结果不太尽如人意吧。”我伫立在一旁,说道。

大叔突然垂头丧气地低下了头。

“比想象中的……不对,应该说,比我预想的还要不好。”

“他们都写了些什么?”

“本来真正知道高山滑雪是什么项目的人就不多。当然,比赛在旗门间滑行,比较需要多少时间,好像他们这点常识还是有的。但是有很多人都说,他们不懂得高山滑雪项目分类的意义。”

“项目分类的意义?”

“高山滑雪比赛分为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速降和全能,但是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具体分类之间的区别。回转项目和速降项目,观看过比赛就知道是什么样,但是这两项之间的回转与大回转、超级大回转两种项目之间的区别就不很明显。而且,的确,超级大回转的赛道中,也有一段就可以称之为速降。”

“啊,我也这么觉得。估计不懂滑雪的人自然会弄不清楚不同形状的赛道所代表的意义,因此都不明白高山滑雪比赛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竞速项目。甚至连看到滑雪强国获得很多奖牌时,只会觉得那不过是因为他们参加的项目数量众多而已。”

“这次接受调查的答案中也有这种说法。”

“夏季奥林匹克比赛中的田径项目就不会遇到这种问题,肯定谁都知道田径一百米和两百米比赛的区别。”

“也有人寄来了跟田径项目比较之后得出的意见。冬奥会的项目多数都是按比赛所需时间区分胜负,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感大大减少了。”

“对抗感?”

“田径项目其实也是按照比赛时间长短决定胜负,不过最后却跟运动会中的赛跑一样,大家都是一起竭尽全力地奔跑,其中第一个跑过终点的人获胜。但冬季的项目,无论是滑雪还是滑冰,基本上都是选手们各自比赛,之后再计算时间,根据所需的时间来分出胜负。这样的话就很难让人兴奋起来,缺少一种选手之间同时决战的紧张感。嗯——还感觉真像他说的一样。”

大叔在电脑面前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总之,都是因为滑雪和滑冰这些运动不太被一般人了解。规则和体系本身没有什么难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此难以理解,都不知道那些项目是在比些什么东西,因此很难让他们对那些项目关注起来。虽然可以努力提高项目的可观赏性,但人气低迷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始终无法受到强烈关注。这就像夏季项目中的射箭比赛,为了便于人们通过电视观看,连规则都作出了修改。射箭本来就是对战性很强的项目,但还是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

“不过因为山本先生在射箭项目里获得过银牌,所以日本人对射箭项目还是比较关注的。”

“那么,对于很难获奖的冬季项目,就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了么?”

“怎么感觉你信心骤减,要放弃了啊?”

“也不是放弃,可是……”

大叔打开了电视,屏幕上正好在播放都灵冬奥会的开幕式。解说员兴奋得声音颤抖,就好像是在参加世纪庆典。不过,不知道那些在各自家中观看比赛的人们听了他的声音会作何感想。

“我们还是先去都灵看看吧……”大叔嘟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