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换星移 背带裤
村上春树有个短篇小说,叫作《背带短裤》,大略说有个女性,为家庭操劳多年,与丈夫虽有龃龉但一直忍耐,直到老来,去德国旅游一趟,想买德国式背带短裤给丈夫,店里老板保持德国人的严谨,说人没到现场不能卖——除非找个和她丈夫身材类似的男子来。女主角答应了,路上找了个身材肖似其夫的德国人来试衣服……结果试完衣服后,她已经下决心要离婚了。这是村上春树寓意最微妙的小说之一,你可以猜说是该女性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多年以来久积的委屈,或对丈夫深藏的厌恶云云,但这里的确有些小尴尬:背带短裤,德国……这两个词怎么就划到一起了呢?
广义的背带裤——即裤子靠各类背带,或交叉,或平行,总之搭着肩来固定——古已有之。17世纪欧洲人穿衣服,经常是下头裤子,上面衬衣,裤子上两条背带勒住衬衣肩膀,就免腰带了。之后慢慢有种穿法开始流行,即,裤子加前衣襟后背,直覆到胸,对男人来说,这就是件连衣搭背大裤子了。这玩意流行于18世纪的德国,美国管这个叫overall,顾名思义,“全包着”。在英国叫dungaree,这词更偏,是打印度来的。在印度语里,dungri这个读音代指的词意为印布棉花所制的衣服,英国人常年在印度殖民,逼印度人说英语,自己也不小心引了些词汇在里头。所以可以说,背带裤在英美语境里,最早就这俩意思:印花粗棉布所制的,全包着的衣服。
众所周知,印花粗棉布在全世界范围流行,是英国人殖民、工业革命期间的事儿。那时间,世上的农民正纷纷转为工人,大家都需要正经的劳动服装。美国刚独立那些年,南部多是黑人种植棉花田,就是《乱世佳人》里的景象。奴仆要下厨做饭,怕沾脏身子;农民要弯腰耕作,怕弄脏裤子;工人要干各类摩摩擦擦跌跌撞撞的事情,需要一身结实耐劳的行头,于是就有了背带裤:前襟拉高,肩上挂带固定,这就能遮盖下半身及上半身的大部分了,不怕脏,不怕磨,妙哉。
19世纪时,美国南部和中西部,如果你穿着背带裤出门,大家都知道你是有饭碗的,也许是农民,也许是铁道工人,总而言之,你穿着背带裤,就意味着劳动光荣!而且,你说不定还是一画家。19世纪末,真有画家穿背带裤作画的,那时报纸连载小说,经常描写某画家又把胸口背带裤染得一团乱色,满手都是松节油,当作身份标签。甚至,英国还用这个做军装,供给士兵们穿。看着不算体面,但方便啊!
19世纪末,背带裤也有了很正经的款式。油漆工人粉刷匠,铁轨员工车把式,都穿这身;体面一些的工人,还会有固定的一件衬衣加一条胸前交叉宽脚背带裤,再戴上平眉帽,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的招牌装束了。如今你去看卓别林电影或《米老鼠与唐老鸭》,美国工人时代大家都这么打扮。20世纪初,美国某些州都下令了:为了保护机械工人不受伤,老板得为他们掏钱置办背带裤!——反正那年头,因为淘金热,帆布产量极大,老板们也乐得慷慨,买大堆廉价帆布和亚麻布,制作背带裤给工人穿。“一战”期间,英国女工们日夜操劳,很累,跟上头交涉,上头就发给她们背带裤作为标准配备。如今看来很滑稽:女孩子穿背带裤,跟爷们似的,好看吗?但对那时的英国女工来说挺棒的:再叼个烟卷,上班间隙吹几句,她们就达成男女平等了!
20世纪20年代,背带裤作为工装裤基本通行地球,那时工人阶级还自觉不错,工作之余双手插在口袋里——那时背带裤多设口袋,开始是为了方便工人装零件,后来就摆酷了——亮亮肌肉,可比那些脑满肠肥的大亨们有派头。当然,那时美国中西部有些大汉,不着衬衫,全身上下只穿条背带裤,就被淑女们认为粗野没教养,但他们自得其乐:松快舒畅,最难得。
倒是家长们看着背带裤,动起了脑筋。小孩儿娇贵,需要保护;小孩儿顽皮,经常跌跤蹭摔;小孩儿要发育,不好拿琐碎的腰带去缠他们的细腰。所以20世纪30年代,你常见到一些小家伙的照片:一脸心不甘情不愿地裹着一大身背带裤,穿着小衬衣,偶尔还添个小领结。这衣服,又结实又松快,也不会轻易蹭坏,给小孩儿穿正合适。
和牛仔裤一样,背带裤经历了一个短暂但坚实的逆袭过程。一代孩子们穿着背带裤长大了,工人们习惯背带裤了,社会各阶层都不觉得穿背带裤有什么大问题。当然啦,这玩意的确很蓝领阶级,但确实穿着挺自在。20世纪中期,美国人开始接受了这一习惯:重要场合,他们还是要穿正装,但日常行动,穿牛仔裤或背带裤,自在得多了。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奇妙的潮流:那时节,全世界到处风起云涌,大学生闹革命,年轻人当嬉皮士,大家都厌倦浮华繁复,追求简单直接。性解放、草根革命……每个人都希望做点叛逆的勾当。最朴实最真诚的是什么人呢?那些喝烈酒抽劣烟、每天流汗卖劳力、一身腱子肉的工人师傅。如何跟他们一样回归自然、对抗威权呢?穿背带裤!
所以如果说,20世纪前半段,背带裤还经常是细背带加白衬衣,供少爷们在这装束外面罩背心和外套的话,20世纪后半段,高衣襟大包桶蓝帆布的背带工装裤开始统治潮流。人人都想摆工人姿态,男生希望借背带工装裤显得自己不是象牙塔里的笨蛋,很懂社会;女孩则觉得背带裤可以显得自己独立干练自主,不再是声色靡靡的小姑娘。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背带裤最风光的岁月。背带裤成了一种LOGO,并且从此半永恒地建立了自己的声威。至于背带裤那时在美国和德国也同步受欢迎,简直再自然不过了。这两国都是工人阶级大量充溢、人人都随时抄起家伙打算敲敲房子修修电灯,穿背带裤随时变身工人,对他们而言再自然不过了。
实际上,如上所述,德国人的背带短裤,历史还真悠久,又不同于美国、英国的传统背带裤。德国和荷兰一样,在欧洲属于北方,手工业者素来多,所以素来缺乏意大利和法国式的慵懒华丽娇媚,更多干练素朴。18世纪时,他们这背带裤就闻名于巴伐利亚,有名到法国人都管背带短裤叫“巴伐利亚”。当然,19世纪,德国人对背带短裤的热爱也下滑了一把,理由嘛,还是嫌穿这个就像农民,没文化,不适合现代城市居民。但19世纪后半叶,几乎和美国流行背带裤同时,德国人又拣回了对背带短裤的热爱,理由也几乎如出一辙:这玩意既能当工装裤,还休闲自在!——至于时装风格没文化什么的,先一边放着吧。至今德国境内各类啤酒节,穿背带裤都还是个保留节目呢。
从20世纪最后十年开始,背带裤再次被时尚界看上,原因和60年代那波风潮有类似处:背带裤这会儿带有无数象征意味了,包括独立、干练、工人阶级、自在、轻松、休闲、无拘束、蓝领、半制服。所以穿背带裤潇洒不羁,甚至还有女模特特意穿背带裤,借这种女工人独立范儿来显性感,其实也算一种制服诱惑。成年姑娘穿这个再戴副眼镜,还能卖萌扮高中女生;越宽松的背带裤,越容易掩饰身材,显青春秀可爱,是假小子们的不二良方。当然,最有用的还是给孕妇们穿,以便让她们行动自如,还不伤着宝宝。同样的,男人穿背带裤,在如今又有新一番暗示。这是个白领眼镜男人遍地跑的时代,穿背带裤的男人则大多能显出一派淳朴又健美的风骨,就像《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里那位草根男主角一样,能撩拨得贵妇人心里纷乱。基本上,这个时代,男人只要穿上背带裤,就基本暗示着你体力过人,雄性荷尔蒙过剩——你或者是滑冰的、开摩托车的,或者是卖体力的工人,或者是穿着防弹衣的勇士,无论哪一条,都带着刺激的性感。至于19世纪被视为没教养的光膀子穿背带裤,在这时代更干脆成了各类美男或美女拍封面照抖性感的杀手锏。说到底,一切民间的、草根的、荷尔蒙味的东西,最后总会想点办法逆袭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