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辑 什么是文坛的真性情

近读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里面讲了不少清末文坛的奇人趣事。其中说道,苏州开办师范讲习所,闹出了不少笑话。当时私塾被已废,私塾先生要保住饭碗,就得跑到新学堂教书,学堂内容完全是新的,逼得老学究不得不当起“老童生”,到讲习所里听那些从日本回来的师范生讲课。奇景于是出现了,下面坐着须发皆白的老头,台上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侃侃而谈,论辈分这些老学生要高出毛头小伙两辈,长两辈要叫他公公的。有一位教师看到名单吓了一跳说,那老爷子教我时打过我手心,我可不敢教他,最后只好把老爷子请到另一班去了。

最妙的是,这班学员把向来不离手的小茶壶和水烟袋,也都带到课堂上来。听到高兴的时候,还点头播脑地说道:“这倒是对的!”不忘喝一口茶,润润喉咙。有时听到得意的时候,说道,“这个我赞成”,旁顾他的学友道:“诸君以为如何?”接着便划根火柴,呼噜呼噜地吸起水烟来。这奇景发生在清末民初,也就是古人所谓“易代之际”。长幼之序在时代的知识压迫下颠倒过来,那些老人却安之若素,也算是性情中人吧。相比这些有趣的老人,当今那些知识智趣早已陈旧却仍强作大师状的学界泰斗倒大多显得面目可憎。

另一个易代之际,即明末清初,更是频出性情中人的时期。赵园在《易堂寻踪》中就描写了这么一群人,这群人僻居在江西翠微峰顶读书论学,被称为“易堂诸子”,峰顶每逢月夜,常有宿鸟惊飞,那是因为听到诸子辩论过于激昂啸傲而惊诧飞避。当时人说这群人是少年朗锐之士,抗论古今之徒。冬寒的夜晚,诸子读书兴奋之余,常常深夜披衣相互造访,山中静谧的夜色中常会响起叩门之声。赵园有一段描写说,他们“山居争论古今事,及督身所过失,往往动色厉声张目,至流涕不止,退而作书数千言相攻谪。两人者或立相受过,或数日旬日意始平,初未尝略有所芥蒂”。还有一段,“诸子中亦时意气互激,忿恚出恶声,或号哭欲绝交,转盼辄销亡,胸中无毛发底滞”。他们争论到关节要紧处,往往都撕破面皮不顾形象,互相攻讦,甚至到了恶声相向、涕泪交流的地步,有时还会大耍泼皮到声称绝往断交,往往数天心情才能平静下来,但哭喊叫嚣乃至诤诤对骂后却无人心存怨恨,也没有在心底留下任何阴影。

可以想见,在十几二十年的山居生活中,日上月下终年不断地切磋辩难,彼此胸中并没有留下任何的芥蒂,这是怎样一批血性刚硬却又心镜明亮的奇人呀!有人感叹说,这帮人中孕育出的“真气”,实乃天下无二。我们往往把晚明之士过度想象成风流成性、软语温润到倜傥无度的通脱文人,没有看到他们严肃谨勤、刻苦自励的一面。

我们注意到,易堂诸子相互攻讦的前提是,首先对自己的过失有所反省,然后再去攻辩对方,这才能相互印证道德修炼的成果。明清易代时期的士人常进行的一项活动是,自己检讨、反思并记录自己的言行,每天把自己的善举和过失记录下来,经过复杂的换算,积累成一种档案性质的文本,叫作“功过格”,有点类似“道德日记”,以帮助自己清理思想、崇善规过。当时人还通过通信互相检讨对方的过失,并提出自己以为合适的改进忠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针对别人的攻辩完全是建立在对自己言行更加严厉的反省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依靠一种道德优越感所进行的单向批评。“真气”只有在对自身言行检讨后才能徐徐流露出来,浑身灌满“真气”之人也才有真正批评他人的勇气和资格,也才有辩词无碍的“真性情”,可见“真性情”养成之难。

当今以“真性情”面目出现的知识分子不可谓不多。但他们似乎都天生拥有一股无可置疑的“真气”,可以任意挥舞道德刀仗砍杀那些看着不顺眼的对手,却难以容忍对方的批评。或一遇批评动辄恶言相向,势如仇雠,不但在当时伤了和气,来日更是难做朋友,好像只有自己吸饱了“真气”,可以不担心资源耗尽地挥霍无度。今人攻驳对方的同时,已经把自己摘出了反思内省的行列,对方实际被置于假想敌的位置。既已居高临下地视对方终年笼罩于“浊气”之中,自己的“真气”自然充溢胸间,可以指点江山了;殊不知“真气”的蕴成,靠的是师友之间的相互切磋,而非单向的恶评斗狠。在我看来,“先自省再省人”“先度己再度人”的古训是蕴养“真性情”的基本原则。没有“度人度己”勇气的人,身上不过是沾满“浊气”而已,如果再做出充溢“真气”的优越表情,那真让人感叹文坛又出妖孽了。

由此联想到近年文坛学界愈刮愈烈的批评之风。其鼓荡喉舌者纷纷自称嘴里吹出的是一股“真气”,再加以网络的推波助澜,合谋导演出的,是一串串所谓“打假英雄”戏码。可奇怪的是,似乎没人真对这些“打假英雄”和幕后包装人报以敬意。我以为,没有区分打假与学术批评的尺度应是一个原因。近年网络以揭露学界抄袭剽窃行为为己任,这在严肃学术纪律方面所起的正面作用自不待言,但因网络对若干人身攻击的言论不加删选,一律照登,以至于原来应属正常学术批评的讨论,和对待抄袭剽窃的声讨混为一谈,极易大面积伤及无辜,毒化学术空气。

以最近一起事件为例,某网站登出一则应属学术商榷的文字,结果里面满是恶意的人身攻击和诽谤,如谩骂对方像“进口泰国人妖”“大内总管太监”,网站却不加删节原文照登,最后被攻击者不得不声明这已越出学术讨论范围,必须诉诸法律以捍卫自己的尊严。网站自称立场中立,似乎代表一种“真性情”,其实间接助长了恶意攻辩的风气,没有任何的建设性作用,尤其无益于学界中“真性情”的培育。

说到此处,我记起一件事,去年我发表一篇学术文章后,突然收到一封外地长信,长达十几页,全是钢笔手写,郑重地讨论了对文章观点的若干看法,当然也有不少批评。在信的末尾,作者说自己不上网络,故如有回应可以通过电话方式进行。捧读这封来信,我忽然有了一份如沐古风般的莫名感动。其实,师友之间互辩学问,在古人仍是比较私密的举动,惟其私密才有一番诗情。相互攻讦辩难,以致咆哮号哭,都是对个人思想的磨砺洗练,“真性情”由此孕出。我对网络没有偏见,却不指望能从中领略此残存的古意诗情。没有节制的恶声相向,犹如犬吠,与孕育“真性情”的健康人格已经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