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傲 帮光棍疗伤
电影《失恋33天》海报
光棍节到底是谁的发明创造?丫真是一天才!而且我相信,此节一定是丫孤独时拿筷子吃饭想出来的。2011年11月11日,千年一遇的“六个一”光棍节,在网上被称为“神棍节”。这一天,无数真光棍和伪光棍在一种黑色幽默中度过,在对影伤情的小资情怀中,或自怨自艾或自伤自嘲。
这些情绪需要助产士,最佳方式是放电影。好几部电影瞄着这个5年前根本闻所未闻的“光棍节档期”,试图让大家发泄。滕华涛导演的《失恋33天》提前成了最挣钱的试验品,据说,它第一天的票房就有2000万,而它总投资还不到1000万。按此势头,这部电影过亿应不成问题。
实话实说,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失恋33天》,台词像电视剧,拍的是电影,结局像散文,适合弄话剧。台词太多,白百合大概说了两万字,文章说了一万八千字,叨逼叨,叨逼叨。机灵抖太多,每个人说话风格都一样,但文章确实演得好。一个长得有几分像张国荣的人有张王朔式的嘴。这么一部拍之前、放之前估计从未想过“放卫星”的电影居然能过亿,不得不让人佩服男女光棍们的精神需求。
《失恋33天》的突然走红,当然有比较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是大龄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在婚恋问题上的困扰,这样的电影,包括里面的人物、精辟的台词会让人暂时忘掉烦恼,投入到别人的痛苦治疗过程中。宣传方把《失恋33天》称为“治愈系”电影,定位相当准确,看完电影的男女,容易从别人的遭遇里找到心理平衡。其次,这部电影的台词段子化色彩浓郁,符合当下年轻人追求一针见血,厌恶虚假、做作的心理特点。尤其是文章的很多语言,几乎是王朔语言的2011版,特别尖锐、讥诮;当然有些过多过滥,可能不好消化,但只要被观众记住个一两句,就达到了“易于扩散、传播”的目的。最后,传统国产电影给观众一种不接地气的印象,这部电影在反映都市生活的时候没有失真,既不刻意庸俗,也不故作高雅,能让青年人有强烈代入感。
不得不提到文章的表演。从《奋斗》开始,到《雪豹》,再到《裸婚时代》,文章现在俨然成了80后男演员代表人物,大火,以至于传出一集戏70万的流言。你说他是偶像,他表现得却更像实力派。文章在《失恋33天》的范儿,我给的评价是“妖而有谱,娘而见范”,把一个用过去形容词难以界定的人物表现得很典型。像王小贱这样的人物,在很多公司都司空见惯,他不是花样男,也不是阳刚男,而是介乎二者之间的新型都市男,这样的人物最大的特点是嘴臭、善良、内秀。
文章把王小贱的语言风格塑造得很极致,特别是在白百合饰演的黄小仙参加前男友婚礼的那场戏中,王小贱一张损嘴大放异彩,把观众逗得哈哈直乐,让电影达到愉悦的高潮。文章的台词念白方式比较独特,噼噼啪啪,节奏快,特别直接,让喜欢重口味的青年观众能被吸引。有网友评价《失恋33天》里文章的贡献,相当于杨幂在《孤岛惊魂》里的贡献。我觉着,这种说法基本准确。《失恋33天》的走红,说明凭借电视剧积累了大量人气的文章,也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实际票房号召力的男星。男文章,女杨幂,成为80后可能改变旧有明星号召力格局的俩代表人物。
电影《失恋33天》剧照 白百合、文章
《失恋33天》作为献给光棍节的影像礼物,它票房的成功还在于营销策略,大量运用微博及新媒体渗透、传播,让电影成为青年话题,让更多人产生进电影院的冲动。我现在可以预测的是,面对这样的成功,明年一定会有不少电影跟风,光棍节档期会片满为患。“失恋”、“失婚”、“约会”这些关键词会成为电影从业者趋之若鹜的方向,我无法阻止这样的跟风,无法阻止任何对光棍群体的善意或恶意消费,但我诚恳希望:一、要带着诚意为光棍拍电影;二、要尽可能帮光棍解决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