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颗汤圆年将了
隔着花灯,站了两个人,一阵风过,花灯晃了晃。
过完正月十五,年才算真真正正地了了。中国人骨子里有这种传统,爱热闹,爱喜庆,爱仪式感,所有节都分出来,不管中外古今,通通揽过来过一番。有情侣的约会,有朋友的约饭。金星在《金星秀》里说,年轻的情侣们除了清明节不当情人节过,其余的所有节日都拿来当情人节过。自然,这正月十五也不会例外。
也有人说,元宵节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的情人节。那时候,不管出阁的妇女还是未出阁的姑娘,大姑娘小媳妇老妈子大多都是终日在宅院门户里,哪像现在的古装剧里演的一群姑娘花枝招展打打闹闹地到街上,正经人家的女儿是不会这样的。
有一个故事说,当年屈原在被流放的路上遇见位姑娘,上前问路,姑娘不应。屈原说明来意表明自己的身份,姑娘听说是屈原才开口相告,结果是姑娘转头就自尽了。这只是个故事,不管真伪,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女子与外界相隔的铁壁。当然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扯着花,天真烂漫傻姑一样满街跑,然后跟英俊倜傥的真命天子撞个满怀。
能撞上的概率,怕是只有在元宵节这天的夜晚最高。大姑娘小媳妇都出了门,想想一年才上街那么几次,必定是精心上妆,点了胭脂扑了粉,一个个香喷喷的。男女老少众人赏灯,行人如鲫,一不小心撞上了,一转身,电光石火。或者隔着花灯,站了两个人,一阵风过,花灯晃了晃,便露出对面的桃花面来,想想便觉得美。当然,得站的是桃花面,否则惊喜就变惊悚了。
待到去潭柘寺看蜡梅,
已经是正月十五,
花色欲残但香气不减。
元宵节自古就是盛大节日,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或者从影视剧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来,相传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吕”而设。而燃灯之说,则是众说纷纭,有说来自佛教,也有说来自道教,其实曲意相通,都是敬神(佛)祈福的意思。想想那时候没有路灯,也没有霓虹闪烁,一到日落整个世界都乌漆墨黑的,忽然街上出了那么多花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那一片光明闪耀去处,自是极喜人的。
灯会的盛行是从唐朝开始的,虽然之前也有,但规模都不大,也不够隆重。到唐朝时,由于国力兴盛,据说当时连乡野小镇都有热闹的灯会举办,人们自然欢喜。自唐起,元宵节的灯会便正式沿袭了下来,直至今日。去年的元宵节,与妹妹一起去哈尔滨赶了场冰灯,不得不感叹匠师们的智慧和手艺,那些晶莹剔透下的蚀骨寒意也可想而知。在北方城市,正月十五多有冰灯,但这冰灯并非本地而制,大多由更北的松花江运来。雕冰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取材,也就是什么样的冰——坚固、不易碎、易雕琢成型,又晶莹剔透。北方很多城市虽然冬日温度也在零下十几摄氏度,也能结冰,但冰的质地是做不了冰灯的。
除了极具东北特色的冰灯,更常见的,南北城市都可有的,便是林林总总的花灯。现在大家赏灯不甚讲究,大多只是图个热闹,但在古时,准备元宵节的花灯对于匠人们来说,可谓是颇费心血。要美观好看,又要有新意,除此之外,更要有好的寓意。大家耳熟能详的《灯赋》里“一团和气灯,二龙戏珠灯,三星高照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连顺风灯,七子团圆灯,八仙过海灯,九节连环灯,十全富贵灯”说的便全是吉祥话,也是人们对于生活最美好的愿景。
有灯,便要有灯谜。灯谜游戏现在依然流行,旧时人们习古文更风雅一点,不仅有灯谜,还有灯联。现在能猜灯谜者众,但能出像样的灯联以及对灯联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这也是为什么灯联没有被沿袭下来的原因,从文化上讲,越大众的、门槛越低的越易于传播和广为流传。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极多,南北方也大有不同,时至今日沿袭下来且举国流行的就是赏灯和吃汤圆(或元宵)。南方叫汤圆,北方叫元宵。也有人试图区分汤圆和元宵,我曾听人说小的叫汤圆,大的就叫元宵,这种解释也真是毫无说服力。
两者的区别其实在于馅和皮的工序。北方的元宵是先有馅,然后一层一层挂粉,最后滚成外皮。而汤圆的做法就像包饺子,皮是现成的,只需把馅裹进去。现在的汤圆或元宵大多是买的,所以到底怎么做,或者具体叫什么,其实也都无所谓了。
我身边喜欢吃汤圆的人并不多,因为北方人对于这种甜腻的口感不大习惯。我由于一向嗜甜,倒是不排斥,平日冰箱里也会放两袋汤圆。相比煮汤圆,其实我更喜欢炸的,炸出来的汤圆更香脆,便减了糯米皮煮后的黏稠,吃起来不会那么腻。小时候总觉得母亲炸汤圆的技术一流,今年过年应我之邀,母亲又炸了一次,简直炸得四分五裂,母亲说我汤圆买错了,而我则认为,或许是记忆欺骗了我,事实也许是母亲炸汤圆的手艺一直不怎么样。
傍晚到家煮了汤圆儿,
窗外时有爆竹声。
我在其他文中写过,说我母亲做菜手艺一般,看似精心,实则没什么滋味。我母亲精于摆盘,小时候但凡家里有客人,或者重要点的节日,母亲都会精心摆盘,整齐又好看。可是我总站在一旁嘟囔,你摆来摆去搞得都不新鲜了。母亲便懊恼地赶走我说:“一边玩去,少捣乱。”
我母亲做的唯一让我觉得味美的一道菜其实也是汤圆——汤圆水果羹,就是那种没有馅的小汤圆,与水果罐头同煮,极其简单,只要掌握好火候,不把小汤圆熬化了便好。小时候觉得好神奇啊,最主要的是别家妈妈都不会做,别家小孩都没有吃过,更觉得母亲会做这个很是给自己长脸。用现在的话讲,在当时那个年代尤其是乡下,那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对于这种没馅的小汤圆,我尤其偏爱,直白点就是糯米团子。无论是热食做主料或配料,还是冷食放在甜品里冷饮里,我都喜欢得很。相比那些有馅的汤圆,我觉得这些简简单单的小团子口感弹性更好,且不会腻。
我还会一首卖汤圆的儿歌,小时候小姑教的“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甜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放在现在,三毛钱恐怕连一颗汤圆都买不到了。而且汤圆、月饼、粽子这些传统食物都与时俱进,花样翻新,除了传统老式的汤圆,更翻新了各种口味和外皮,桂花、玫瑰、红豆沙、黑芝麻、花生、枣泥、鲜肉、五仁、果味儿……诸如此类,外皮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
汤圆向来象征团圆和美之意,所以圆鼓鼓地饱满,但也有汤圆偏不是圆的,而是三角体,像粽子,想来发明这种汤圆的人必定是个有意思的人。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都寄予寓意,以此来预兆福祸。虽然今时今日大家已经不再迷信,但倘若有人早起打碎杯子、扣子掉了、鞋跟断了,还是颇为恼火,暗暗觉得这一天都会不顺。无论人类再怎样进化发展,这种本性上的心理暗示还是会像基因一样顽固地传衍下去,无一例外。我们通过后天的练习可以让自己忽视这种本能的暗示以及让其对己不产生作用,但不能抑制或改变本能本身。
关于元宵节的两处暗示,最为经典的便首推《红楼梦》里的两度元宵节。第一度是元妃省亲,当时贾府正处于鼎盛,第二年的元宵节虽也浮华热闹,但已现“盛极而衰”之象。《红楼梦》最让我感慨的不是宝黛二人的爱情,也不是十二钗的命运,而是开篇这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无论是个人、家庭、家族甚至国家、民族、历史,无一不是这样的起落开合。只是,我们人生短短几十载,更容易见证的是个人以及家庭、家族的变迁而已。
但愿佳节过后,灯火依然。春回大地,万物始发,生命蓬勃。
生在人世,这便是好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