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与文化-2
5.《福建茶叶》
主办单位:福建省茶叶学会主编:林桂镗国内统一刊号:CN35—1111开本:16开刊期:季刊发行范围:公开发行地址:福州市五四路外贸中心(邮政编码:
350001)《福建茶叶》属技术性刊物,于1979年创刊,现已出版43期,每期48页左右。该刊辟有科技论述、试验研究、技术571茶文化篇讲座、科技小品、国外科技文摘、经营管理、文史资料等栏目,着重报道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及生产管理经验等,尤其是乌龙茶、花茶和特种茶文献的报道量较多,颇具地方特色。
有不少论文和技术性文章,理论水平较高,实用性较强,很受读者欢迎。该刊适合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管理人员阅读。
6.《茶叶科学简报》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编:林心炯国内统一刊号:CN35—1116开本:16开刊期:季刊发行范围:公开发行地址:福建省福安市社口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邮政编码:355015)《茶叶科学简报》属技术性刊物,于1960年4月创刊,迄今已出版127期,是国内茶叶刊物中出刊最多的刊物之一。每期40页左右。该刊主要登载茶树栽培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与加工工艺、茶树生理生化、茶树保护、茶叶经济贸易、茶区经验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生产经验等,还刊登一定数量的茶叶科技译文。该刊登载科研方面的一次文献较多,适合各级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7.《茶叶通讯》
主办单位:湖南省茶叶学会主编:刘继尧国内统一刊号:CN34—1106开本:16开刊期:季刊发行范围:公开发行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邮政编码:410145)《茶叶通讯》属技术性刊物,于1962年3月创刊,当时为双月刊,出版26期后于1966年7月停刊。1979年3月复刊后,改为季刊,目前共出版72期,每期64页。该刊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刊登茶树栽培、茶树良种与繁育、茶树保护、制茶与茶机、生理生化、茶史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试验报告,并辟有“专题技术讲座”、“技术顾问”、“茶区动态”、“译文”等专栏。除文字报道外,还刊登有关茶叶广告。
该刊信息容量大,实用性强,与实际结合紧密,适合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管理人员、技术工人阅读。
8.《蚕桑茶叶通讯》
主办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主编:杨紫兑国内统一刊号:CN36—1110开本:16开刊期:季刊发行范围:公开发行地址:江西省南昌县梁家渡江西省蚕茶研究所(邮政编码:330202)《蚕桑茶叶通讯》属综合性技术期刊,于1976年6月创771茶文化篇刊,现共出版60期,每期40页左右。该刊主要登载有关蚕桑、茶叶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基础知识和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文章,其中茶叶文献约占70%。该刊适合蚕桑、茶叶科技工作者阅读。
9.《茶讯》
主办单位: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编辑:徐起钦台湾省期刊登记号:局版台志字第4368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0253—8881开本:16开刊期:月刊发行范围:公开发行地址:台湾省台北市南京西路165号10楼9室《茶讯》属情报类刊物,于1957年4月创刊,现共出版663期,每期12页。主要报道台湾省和世界茶业行情、科技动态和茶事消息。动态性强,资料新。适合初中级科技人员和茶叶贸易工作者阅读。
10.《茶艺月刊》
主办单位:陆羽茶艺中心总编辑:林荆南台湾省期刊登记号:局版台志字第2645号开本:16开刊期:月刊发行范围:公开发行地址:台湾省台北市10003衡阳路62号2楼《茶艺月刊》属科普类期刊,于1980年12月创刊,现共出版110期,每期8页。主要刊载泡茶、饮茶艺术和茶叶文化等方面内容,并辟有“茶艺大事记”专栏,报道茶艺活动消息。适合茶叶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
(王自佩)
(三)茶与婚礼茶
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因为,婚礼不仅仅是向社会公布或要求社会承认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实际也是通过宴庆,为新郎、新娘举行认亲拜友的一次“招待会”。所以,结婚喜庆的一天,一般也是缔姻两家至亲好友大聚会之日,客至献茶,这样,婚礼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茶与婚礼的联系,最早可上溯到我国开始盛行饮茶的时代。但是,这里要说的还不是缔婚过程中以茶待客,而是婚礼中直接用茶为仪的各种礼俗。
众所周知,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以后产生的,伴随而来的是男娶女嫁时,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礼把女子交换或买过来。由于婚姻事关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数男女的父母来说,彩礼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更重视和更多的还是那些消灾佑福的吉祥之物。茶在我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点,明人郎瑛在《七971茶文化篇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明:“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从字面上看,好似只讲茶在婚礼中的意义,与茶叶的列入缔婚彩礼无关。其实,只要稍加分析,还是能够理出茶在婚姻礼仪中的一个发展过程的。
《七修类稿》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一部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彩礼中的茶叶,已非像米、酒一样,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列选,而是赋予了封建婚姻中的“从一”意义,从而作为整个婚礼或彩礼的象征而存在了。这就是说,茶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经历过日常生活的“一般礼品”和代表整个婚礼、彩礼的“重要礼品”这样两个阶段。作为生活用品的列选,如《封氏闻见记》所载:古人亦饮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大致最迟不会迟于这本书成书的唐代中期。至于作为首要的彩礼,俗称“女子受聘”,谓之“吃茶”,这极有可能是宋以后的事情。因为,据查考,在唐代以前的婚礼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东西,但没有要求妇女“从一而终”的礼品。宋朝是我国理学或道学最兴盛的时期。元朝统治者也推崇理学为“国是”,鼓吹“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求妇女嫁夫、“从一而终”的道德观,不会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这个阶段,由道学者们倡导出来的。我国古代种茶,如陆羽《茶经》所说: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认为茶树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茶籽直播种茶。但是,也如《茶经》所说,我国古人只是认为茶树“植而罕茂”,并不认为茶树不可移植。可是,道学者们为了把“从一”思想也贯穿在婚礼之中,就把当时种茶采取直播的习惯说为“不可移植”,并在众多的婚礼用品中,把茶叶列为必不可少的首要礼物,以致使茶获得象征或代表整个婚礼的含义了。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等,即是我国旧时婚礼的遗迹。下面,列举一些我国各族婚礼中应用茶叶的习俗。
订婚,也叫订亲、定亲、送定、小聘、送酒和过茶等等,民间称法很多,差不多一地一个说法。在旧时,订婚是确定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仪式,只有经过这一阶段,婚约才算成立。我国各地订婚的仪式相差很大,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礼品,以把亲事定下来。如京津和河北一带农村,订婚也称“送小礼”;送的小礼中,除首饰、衣料和酒与食品之外,茶是不可少的,所以,旧时问姑娘是否订婚?也称是否“受茶”。送过小礼之后,过一定时间,还要送大礼(有些地方送大礼和结婚合并进行),也称“送彩礼”。大礼送的衣料、首饰、钱财比小礼多;视家境情况,多的可到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但大礼中,不管家境如何,茶叶、龙凤饼、枣、花生等一些象征性礼品,也是不可缺少的。
茶叶当然还带有“从一”的含义。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礼以后,随即也要送嫁妆和陪奁,经过这些程序以后,才算完聘。女方的嫁妆也随家庭经济条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样,一对茶叶罐和梳妆盒是省不掉的。
茶叶在婚礼中作为“从一”的象征,过去主要流行于汉族中间。但是,我国多数民族,都有尚茶的习惯,所以,在181茶文化篇婚礼中用茶为礼的风俗,也普遍流行于各个民族。如云南佤族订婚,要送三次“都帕”(订婚礼):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茶叶、芭蕉之类,数量不限。
第二次送“邻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邻居已同意并可证明这桩婚事。第三次送“开门酒”,只一瓶,是专给姑娘母亲放在枕边晚上为女儿祈祷时喝的。云南西北纳西族称订婚为“送酒”,送酒时除送一罐酒外,还要送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云南白族订婚有的不用茶,但多数和汉族一样,礼物中少不了茶。如大理区洱海边西山白族“送八字”的仪式中,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中就都有茶。例如住在洱源的白族男女合过“八字”可以成婚的话,男方要向女家送“布一件,猪肉三块(一块带尾),火腿一只,羊一只(宰好),茶叶二两,银圈一个,耳环一对和现金若干,并附‘八字帖’一张。”
女方把礼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来。居住在云龙的白族订婚的礼物为“衣料四包,茶二斤,猪肉半爿或一只腿”等。
至于迎亲或结婚仪式中用茶的情况,有作礼物的,但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称结婚为“吃茶”。汉族“吃茶”和订婚的以茶为礼一样,茶在这里都带有“从一”的意思;但我国其他兄弟民族结婚时赠茶和献茶,则多数只作生活中的一种礼俗。如云南大理区的白族结婚,新娘过门以后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来以后,先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接着是拜父母、祖宗,然后夫妻共吃团圆饭,至此再撤棚宣告婚礼结束。洱源白族结婚,一般头天是迎亲,第二天正客(正式招待客人),第三天闲客(新娘拜客);新婚夫妇向客人敬茶是在第三天。在接见时,男方还要分别向新娘及其父母、兄弟送礼。送给新娘的礼物,主要是成亲当天新娘穿戴用的服饰;送给新娘父母的有布二件,其他主要是猪肉、羊肉和酒茶一类女方谢客用的食品;送给新娘弟弟的礼物为“酒半壶,茶叶二两,猪肉一方”。很明显,洱源白族结婚时,茶叶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给其弟弟,这种茶,在婚礼中就不具有汉族那样的特殊含义。这一点,还可举滇西北的普米族的婚俗为例。普米族嗜好茶叶,他们从订婚到结婚也很繁琐,订婚以后要二三年才结婚。宁浪地区的普米族结婚,还残留有古老的“抢婚”风俗。男女两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届时仍叫姑娘外出劳动,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后突然把姑娘“抢”了就走。边跑边高声大喊:“某某人家请你们去吃茶!”女方亲友闻声便迅速追上“夺回”姑娘,然后在家再正式举行出嫁仪式。非常清楚,这里所谓请大家“吃茶”,和汉族婚俗中所说的“吃茶”,明显不是同一回事。再如西北的裕固族,结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进专设的小帐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过酥油炒面茶,举行新娘进大帐房仪式。新娘进入大帐房时,要先向设在正房的佛龛敬献哈达,向婆婆敬酥油茶;进房仪式结束后,就转入欢庆和宴饮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赠送羊小腿的礼俗,实际是宴饮时由歌手唱歌助兴的一种活动。仪式开始,由二位歌手,一位手举带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茶,茶碗中间放一大块酥油和四块小酥油。茶代表大海,大块酥油代表高山,然后说唱大家喜爱的“谣答曲戈”(裕固语“羊小腿”)。这里,在裕固族的婚仪中,茶又只381茶文化篇代表大海的意思。
如前所说,我国大多数民族,都嗜好饮茶;我国各族婚礼,五光十色,在缔婚的每一个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用茶来作礼仪。所以,上面所举的例子,只是沧海一粟,如果把我国婚礼中派生的茶叶文化现象全部搜集起来,则将是一幅极其绚丽的历史风俗长卷。
(朱自振)
(四)茶与祭祀
茶作为祭品始于何时,我们的先人似未作过专门研究。一般都认为茶叶的利用,是由药用到饮用,由饮用再派生出一系列的茶叶文化现象的。这也即是说,只有在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我国随葬用的明器,《释名》称“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终副”的物品。至于祭礼,如东汉阮瑀七在哀诗中所吟:“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欢吃的那些东西。在上引诗句中,可以约略看出,我国大致在东汉时,至少这时的北方,还没有用茶来作祭礼。
我国以茶为祭,是在以茶待客,大致是两晋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从文献记载来看,如唐代韩翃在“谢茶表”中所说:
“笑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我国以茶待客、以茶相赠,最初是流行于三国和两晋的江南地区。因此,茶叶作为祭品,不会早于这一时期。至于用茶为祭的正式记载,则直到梁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才始见及。该书《武帝本纪》载,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七月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贱,咸同此制。”齐武帝萧颐,是南朝比较节俭的少数统治者之一。这里他遗嘱灵上唯设饼、茶一类为祭,是现存茶叶作祭的最早记载,但不是以茶为祭的开始。在丧事纪念中用茶作祭品,当最初创始于民间,萧颐则是把民间出现的这种礼俗,吸收到统治阶级的丧礼之中,鼓励和推广了这种制度。
把茶叶用作丧事的祭品,只是祭礼的一种。我国祭祀活动,还有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仙、祭佛,不可尽言。
茶叶之用于这些祭祀的时间,大致也和上说的用于丧事的时间相差不多。如晋《神异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余姚有个叫虞洪的人,一天进山采茶,遇到一个道士,把虞洪引到瀑布山,说:我是丹丘子(传说中的仙人),听说你善于煮饮,常常想能分到点尝尝。山里有大茶树,可以相帮采摘,希望他日有剩茶时,请留一点给我。虞洪回家以后,“因立奠祀”,每次派家人进山,也都能得到大茶叶。另《异苑》中也记有这样一则传说:剡县陈务妻,年轻时和两个儿子寡居。她好饮茶,院子里面有一座古坟,每次饮茶时,都要先在坟前浇点茶奠祭一下。两个儿子很讨厌,说古坟知道什么?白费心思,要把坟挖掉,母亲苦苦劝说才止住。一天夜里,得一梦,见一人说:“我埋在这里三百多年了,你两个儿子屡欲毁坟,蒙你保护,又赐我好茶,我虽已是地下朽骨,但不能忘记稍作酬报。”天亮,在院子中发现有十万钱,看钱似在地下埋了很久,但穿的绳子是新的。母亲把这事告诉两个儿子后,二581茶文化篇人很惭愧,自此祭祷更勤。透过这些故事,不难看出在二晋南北朝时,茶叶也开始广泛地用于各种祭祀活动了。
不过,上面讲的例子,都是发生在南方的事,至于在黄河流域和北方一带,广泛用茶为祭品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隋唐统一全国,特别是唐代中期北方饮茶风行之后。这一点,从唐代的贡茶制度中也能多少看出一点。贡茶是专门进奉宫廷御用的茶叶。我国茶叶作为方物,进贡的历史甚早;但是,专门设立贡茶基地——贡焙,还是唐代中期才出现的事情。唐朝的茶叶,如郑谷《蜀中》诗句描写的:“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由于小气候的关系,蒙顶山上的茶叶,被誉为“天下第一”,每年也入贡。但是,由于蒙顶茶数量少,蜀道难行,所以,唐代的贡焙,还是设在紧挨运河和国道线上的常州宜兴和湖州长兴相界的顾渚。其所以把贡焙选定在宜兴、长兴二县,与这里所出茶叶质量较好有一定关系,但主要的,还如李郢的诗句所吟:“一月五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要赶在清明前面贡到。“清明宴”,是清明祭祀结束以后的宴请活动,所以,“须及清明宴”是假,要赶上清明的祭祀是真。由此,我们虽不能分辨北方是宫廷还是民间以茶作祭为先,但至少从上述贡茶制度中可以看出,唐代中期时,北方应用茶来作祭礼,也差不多已与南方同样重视。
茶叶作为祭品,无论是尊天敬地或拜佛祭祖,比一般以茶为礼,要更虔诚、讲究一些。王室用于祭典的,全部是进贡的上好茶叶,就是一般寺庙中用于祭佛的,也都总是想法选留最好的茶叶。如《蛮瓯志》记称:“《觉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我国南方很多寺庙都种茶,所收茶叶一饷香客,二以供佛,三堪自用,一般都是作如上三用,但更倾心的,还是为敬佛之用。
我国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这样三种形式:在茶碗、茶盏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干茶;不放茶,只置茶壶、茶盅作象征。但也有例外者,如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载:
“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定制,岁贡奉三十二斤,清明年(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兴的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就是说,在明永乐迁都北京以后,宜兴、长兴除向北京进贡芽茶以外,还要在清明前二日,各贡几十斤茶叶供奉先殿祭祖焚化;祭茶采用焚烧的特殊形式。
我国许多兄弟民族,也有以茶为祭品的习惯。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50年代以前,他们虽然受傣族文化影响傣族文化影响信仰小乘佛教,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祭祀活动,仍要超过佛事活动。布朗人的自然崇拜,以崇拜神鬼精灵最为突出,他们认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林河路,村寨房屋,生老病死,庄稼畜禽,无不都是由神鬼主宰的。据约略统计,他们平时祭奠的鬼名有80多种。
至于农业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从烧山开地一直到收获进仓,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所有上述各种祭祀,一般都只用饭菜、竹笋和茶叶这三种祭品,将它们分成三份,放在芭蕉叶上;只有较大的祭祀活动才杀猪宰牛。再如云南文山壮族支系的布侬人,他们敬奉的神灵较少,主要供奉“老人厅”、“龙树”和“土地庙”。老人厅设在寨中,供奉神农的781茶文化篇牌位。土地庙一般都建在村寨边上,龙树则在稍远一些的山坡上。布侬人的祭祀活动,如祭土地,每月初一、十五,由全寨各家轮流到庙中点灯敬茶,祈求土地神保护全寨人畜平安。祭品很简单,主要是用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独特的不是祭品的丧俗用茶,居住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无论男女老少,在死时快断气前,都要往死者嘴里放些银末、茶叶和米粒,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死者才能到“神地”。对这种风俗,一般认为上述三者分别代表钱财、喝的和吃的;即生前有吃有喝又有财,死后也能到一个好的地方。
祭祀活动中的以茶作祭品的情况,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带有封建迷信的副文化。茶是在我国祭祀发展的较迟阶段上才加入祭品的,而且它在减轻祭祀糜费和适应大众需要方面,也有过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它毕竟只能是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文化都比较低下的一种历史社会现象。《尚书》等古籍中提到:祭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社会中的“人事”和人们对“神”的观念,都在不断变化。事实也是如此,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的祭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至上述祭祀活动已变成了历史的陈迹。存在决定意识。我们不能预言将来祭祀会不会在社会生活中消失,但是可以肯定,即使将来仍然有祭祀或保留有用茶作祭的礼仪,它过去所带的那些封建迷信成分,必然会随着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的消除而消除。所以,这里把已经和正在消失的茶叶祭祀内容重翻出来,为的是全面叙述茶叶文化曾走过的历史道路。
(朱自振)
(五)茶与佛教
佛教是公元前6~5世纪由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的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从西域传入我国。但佛教在我国的正式流传,还是东汉初年的事情。至魏晋特别是南北朝这一时期才有了较大发展。不过,佛教特别是寺院经济有突出发展,还是在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
史称“茶兴于唐,盛于宋”。唐朝茶叶的兴盛,是在佛教特别是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据《封氏闻见记》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汉语“修心”或“静虑”的意思。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唯许饮茶。由上可以清楚看出,正是因为北方禅教的“大兴”,促进了北方饮茶的普及;而北方饮茶的普及,又推动了南方茶叶生产,从而也推动了我国整个茶业的较大发展。
但,这决不是说茶就是在唐开元以后才与佛教相联系的。
事实上在魏晋甚至更早以前,茶叶就已成为我国僧道修行或修炼时所常用的饮料了。如陆羽在《茶经》中,就多处引述了两晋和南朝时僧道饮用茶叶的史料。其中引录的《释道该说续名人传》称:“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又摘引的《宋录》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981茶文化篇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至少江淮以南寺庙中的僧道,已有尚茶的风气。不过,也须指出,和茶业的历史发展相联系,茶叶的广泛饮用于佛教僧徒和受佛教的积极影响,还是如上面史料反映的情况那样,主要是唐朝中期以后的事情。
我国茶与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而这种嗜茶的风尚,又促进了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的发展。我国禅宗的坐禅,除选择环境寂静处作禅房外,还要求注意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五调,特别是调睡眠,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也正因为茶对佛教和坐禅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后来有些佛教僧徒,不惜采用编造神话或移花接木的办法,竭力把茶描写成是佛祖的恩赐和僧人的功劳。
如关于茶树的来源,日本民间流传有这样一则神话,称:
佛教禅宗的创始人达摩,有一次在静坐冥想中突然睡着了,醒来他悔恨不已,一怒之下竟把自己的眼皮割了下来。当他把割下的眼皮掷在地上时,奇迹出现了,在眼皮落处,瞬时长出了一株婆娑大树。大家在惊奇之余,把树上的叶片摘下一些煮尝,一口落肚,精神倍增,睡意顿消,如此就产生了茶这种圣树和出现了茶这种饮料。那么,我国的茶业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滥觞的呢?本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版的一部《茶叶全书》中,对此也有这样一段记载,称中国有一个叫迦罗的僧人,“于魏代由印度研究佛学归来,携回茶树七株,栽培于四川之泯山”。书中把我国的茶树,隐约说成是由印度引种的,实属无稽之谈。我国清人笔记《陇蜀余闻》记述:蒙山“上清峰,其巅一石,大如数间屋,有茶七株生石上,无缝罅,云是甘露大师手植”;以及《亦复如是》:名山县蒙顶,“有茶七株,名曰仙茶,云系甘露大师俗性吴所手植者,其种来自西域”等记载传来改去而形成的。迦罗是甘露、泯山是名山或蒙山的音译。其实,佛教界传颂的上述这些佛祖、僧人对茶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无非是茶对佛教重要的一种说明。因为众所周知,茶源于中国,世界各地种茶、制茶、饮茶乃至茶俗等等,都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入,在传播过程中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茶叶受到佛教各宗各派的普遍重视,以致在所有名寺大庙中间,不但设有专门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甚至有些法器也用茶来命名。如多数寺庙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设有钟、鼓,常常钟鼓长鸣。假如庙中只有一钟一鼓,一般设在南面,左钟右鼓。如果设有两鼓,则两鼓分设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很明显,这“茶鼓”,无疑也是佛教崇尚茶叶的一种信据。
因为茶和佛教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所以,在南方许多寺庙,特别在中唐以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如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所吟:“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唐朝寺院的寺前、院中、庙后、墙外,往往都种之以茶,自种、自制、自饮。正因为这样,自唐朝以后,各地寺庙和历代名僧为我们在史籍中留下了不可胜计的茶史资料。只要对《全唐诗》稍作浏览,就能191茶文化篇即时勾勒出唐代寺庙饮茶的风尚。如诗僧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中吟:“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郑巢在《送琇上人》诗中的意境称:“古殿焚香处,清羸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冰。”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云:“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久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曹松《宿溪僧院》也有“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的诗句。从上录这些史料中,不难看出,唐代寺庙饮茶的时间,从初春到寒冬,终年不辍;在一天中,从早到晚,从日落一直到深夜,所谓“穷日继夜”。再以饮茶的场合说,如牟融《游报本寺》诗句称:“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李嘉佑《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公房》诗吟:“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啜茗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有“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之句。还有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的“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以及黄滔的“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等诗句。都反映了唐朝寺庙中,不只诵经、坐禅、做功时要饮茶,饭店、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各种场合,也离不开茶。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唐时赵州高僧从稔禅师,有一句口头禅,就叫“吃茶去”。有关无关,开口闭口,都是说“吃茶去”。这当然是一个典型例子。赵州在北方,北方寺庙中饮茶已如此普遍,其时南方各寺庙中饮茶之盛,由此也可想见了。
这里还要指出,如吕岩《大云寺茶诗》描写的:“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我国寺庙不只极重茶叶、需要茶叶,而且也是生产茶叶、研究茶叶和宣传茶叶的一个中心。
也以唐代的情况来说,如所周知,茶圣陆羽就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其对茶的最初了解和兴趣,也即从寺庙中获得。和《茶经》差不多同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我国茶业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的《茶歌》,则是陆羽的忘年交诗僧皎然所作。此外,皎然除有大量茶诗传世外,还曾专门撰写过《茶诀》一篇,对茶的功能和煮饮艺术,也颇有研究。再如唐代的贡茶院或贡焙,即每年专事督造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贡茶的处所(无疑也是当时我国制茶或茶叶生产技术的中心),其地点就设在顾渚“上吉祥院”内。上吉祥院,南朝陈时原建于武康,贞元时为把贡焙附在一个大的寺庙,特把吉祥寺从武康迁建顾渚。
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和宣传茶叶。因为寺庙都有一定数量的田产,寺僧特别是那些大和尚,不参加生产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以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旧时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如唐朝李肇《国史补》中提到一些名茶,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其真品就都出之寺庙或寺僧。再如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鸦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或贡或献,也都是僧道创制和宣传出来的珍品。以近代安徽产的一些名茶为例,如“黄山毛峰”,主产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以产于齐云山水井庵处为佳;“霍山黄芽”,产于大阳乡391茶文化篇长岭庵;休宁松萝茶,是明时僧人大方首创,等等。所有这些,无不表明,由于佛教自身对茶的需要,在佛教借重和吸收茶叶文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茶业的发展。
(朱自振)
(六)茶与诗词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如左思《娇女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的优美茶叶诗词。
所谓茶叶诗词,大体上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指“咏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是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指不仅包括咏茶诗词,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不是茶,但是诗词中提到了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就很多了。现在一般讲的,都是指广义的茶叶诗词,而从研究祖国茶叶诗词着眼,则咏茶诗词和有茶诗词同样是有价值的。如南宋陆游的《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园丁刈霜稻,村女卖秋茶”。由该诗可见,当时浙江绍兴一带,已有了采秋茶的习惯。我国的广义茶叶诗词,据估计:唐代约有500首,宋代多达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总数当在2000首以上,真可谓美不胜收、琳琅满目了。
1.两晋和南北朝茶诗我国唐代以前无“茶”字,其字作“茶”,因此考察我国诗词与茶文化的联系,最初应从我国早期诗词中的“茶”字考辨起。“茶”字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所见,但近千年来,围绕《诗经》中的茶是否是指茶,争论不休,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无统一的意见。对此,只好暂置勿论。《诗经》以后,汉朝的“乐府民歌”和“古诗”中,没有茶字的踪迹,现在可以肯定的最早提及茶叶的诗篇,按陆羽《茶经》所辑,有四首,它们都是汉代以后,唐代以前的作品:
张载《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孙楚《出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王微《杂诗》:“收饮今就槚。”
这四首诗创作年代不详,不知何篇为先,姑将它们全录出来。不过,应当指出,这四首诗都未引全。如张载《登成591茶文化篇都楼诗》,共32句,《茶经》引的只是后16句;左思《娇女诗》有56句,《茶经》仅选摘12句;孙楚《出歌》,也明显未引完。除这四首诗以外,晋朝,时间大致在西晋末年和东晋初的这个阶段,还有一首重要的茶赋——杜育的《荈赋》。
《荈赋》载:“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荈赋》,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词类作品。这篇茶赋加上前面四首茶诗,构成了我国早期茶文化和诗文化结合的例证,也极其典型地具体描绘了晋代我国茶业发展的史实。汉朝“古诗”中不见茶的记载,说明汉时除巴蜀以外,特别是中原,饮茶还不甚普及。三国孙皓时“以茶代酒”的故事流传很广,说明其时茶叶不仅在蜀,在孙吴的范围内也有一定发展,但关于曹魏饮茶的例子,则几乎未见。
那末,至西晋时,如上录有关诗句所示:“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姜桂荼荈出巴蜀”,其时我国茶业的中心虽然依然还在巴蜀,但犹如左思《娇女诗》中所吟:“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由于西晋的短暂统一,这时茶的饮用,也传到了中原如左思这样的官宦人家。也由于这种统一,南方的茶业也如《荈赋》所反映,有些山区的茶园,进一步出现了“弥谷被岗”的盛况。不过,可惜的是这种统一、发展的势头,不久,又为南北朝的分裂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混战所打断。所以,严格来说,我国诗与茶的全面有机结合,是唐代尤其是唐代中期以后,才显露出来的。
(朱自振、钱时霖)
2.唐代(含五代)茶诗到了唐代,我国的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饮茶风尚也在社会上逐渐普及开来,茶在许多诗人、文学家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物品,于是产生了大量茶叶诗词,其中绝大部分为茶诗。大诗人李白首先写了仙人掌名茶诗。杜甫也写过3首茶诗。白居易写得更多,有50余首,他并自称为茶叶行家,“应缘我是别茶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犹为脍炙人口,称为千古佳作。僧皎然是咏陆羽诗最多的一个人。
齐己上人也写了很多茶诗。皮日休和陆龟蒙互相唱和,各写了10首《茶中杂咏》唱和诗。其他如钱起、杜牧、袁高、李郢、刘禹锡、柳宗元、姚合、顾况、李嘉佑、温庭筠、韦应物、李群玉、薛能、孟郊、张文规、曹邺、郑谷、皇甫冉、皇甫曾、陆羽、颜真卿、陆希声、施肩吾、韦处厚、岑参、李季兰、刘长卿、元稹、韩偓、鲍君徽等等都写过茶诗。
(1)唐代茶诗曾出现过多种形式古诗这类茶诗很多,主要有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其中有不少咏茶名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诗(五言古诗,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791茶文化篇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了名茶“仙人掌茶”,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
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历史资料和咏茶名篇。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则是一首着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卢仝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示对茶的深切感受,使人诵来脍炙人口。对其诗中的字字句句,后代诗人文士,都广为引用。卢仝首先把茶饼喻为月(手阅月团三百片),于是后代茶诗,也把茶饼喻为月,如苏东坡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卢仝诗中的“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大家尤其爱用,宋梅尧臣诗:
“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陈继儒诗:“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被后人常常引用的还有韩愈的《寄卢仝》诗: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如宋秦观诗:“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笋致茗芽”,即从韩愈诗“一奴长须不裹头”化出。宋陆游诗:
“赤脚挑残笋,苍头摘晚茶”,即从韩愈诗:“一婢赤脚老无齿”化出。
律诗这一类的茶诗也很多,主要有五言律诗,如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七言律诗,如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还有排律。排律是就律诗的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达百韵的,除首末两联外,上下两句都要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如齐己的《咏茶十二韵》便是一首优美的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遶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绝句这类茶诗也不少,主要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前者如张籍的《和韦开州盛山茶岭》,后者如刘禹锡的《尝茶》。
宫词这种诗体是以帝王宫中的日常琐事为题材,或写宫女的抑郁愁怨,一般为七言绝句。如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七》:
991茶文化篇“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至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八字句或九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元稹写过一首咏茶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联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联成篇,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答。这种联句的茶诗主要见于唐代,如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湋)喜是攀閳者,惭非负鼎贤。(羽)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湋)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羽)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湋)历落惊相偶,衰羸猥见怜。(羽)诗书闻讲诵,文雅接兰荃。(湋)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绿笺。(羽)黑池流研水,径石涩苔钱。
(湋)何事重香案,无端狎钓船。(羽)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湋)莫发搜歌意,予心或不然。(羽)耿湋真有眼力,他当年就能预感到陆羽将以他出色的茶学而流芳后世。
唐代确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她产生出两位仙人:一位是文学巨星,李白,号为“诗仙”;一位是茶学泰斗,陆羽,誉为“茶仙”。
(2)唐代茶诗按其题材又可分为11类:
名茶之诗继李白“仙人掌茶”诗之后,许多名茶纷纷入诗,而数量最多的为紫笋茶,如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张文的《湖州贡焙紫笋》等。其他如蒙顶茶(白居易《琴茶》)、昌明茶(白居易《春尽日》)、石廪茶(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九华英(曹邺《故人寄茶》)、湖茶(齐己《谢湖茶》)、碧洞春(姚合《乞新茶》)、小江园(郑谷《峡中尝茶》)、鸟嘴茶(薛能《蜀州郑使君寄鸟嘴茶》)、天柱茶(薛能《谢刘相公寄天柱茶》)、天目山茶(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剡溪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腊面茶(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等。
茶圣陆羽之诗陆羽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他也很会写诗,但保存下来的仅有《歌》、《会稽东小山》两首和诗句三条以及几首联句诗。可是陆羽友人和后人的咏陆羽诗却有不少,有些诗对于研究陆羽很有价值,如孟郊的《陆鸿渐上饶新辟茶山》诗,是陆羽到过江西上饶的佐证,孟郊的《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是陆羽坟在湖州的佐证,齐己的《过陆鸿渐旧居》诗,是陆羽写过自传的佐证(齐己诗有“读碑寻传见终初”之句)。
煎茶之诗以煎茶(包括煮茶、煮茗、碾茶等)为诗题102茶文化篇或为内容的诗是大量的,如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杜牧《题禅院》等。《题禅院》为一七绝诗: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诗中的“鬓丝茶烟”句很有名,后人广为引用,如苏东坡《安国寺寻春》诗:“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陆游《渔家傲·寄仲高》:“行遍天下今老矣,鬓丝几缕茶烟里”,文征明《煎茶》诗:“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
饮茶之诗以饮茶(包括尝茶、啜茶、茶会、吃茗粥、试茶等)为诗题或为内容的诗,数量也相当多,如卢仝的《茶歌》、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选一》。杜甫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名泉之诗唐人饮茶已很讲究水质,常常不远千里地把有名的泉水取来煎茶,这时的惠山泉水已很出名,皮日休有《题惠山二首》,其第一首为:“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丞相为李德裕,为了用惠山泉水煮茶,命令地方官吏从三千里路外的江苏无锡惠山把泉水送到京城里来。皮日休诗带有“讽喻”之意。李郢亦有《题惠山》诗。山泉亦为煎茶好水,故也为诗人们所喜爱,如白居易有《山泉煎茶有怀》诗,陆龟蒙有《谢山泉》诗,陆龟蒙在另二诗中也提到“茶待远山泉”、“茶试远泉甘”。白居易诗有“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之句,他认为渭水是煎茶的好水。刘禹锡诗有“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之句。金沙水即浙江长兴顾渚山金沙泉之水,唐时与顾渚茶同为贡品。另外,雪水也是煎茶好水,白居易诗有“闲烹雪水茶”之句。
茶具之诗皮日休与陆龟蒙的《茶中杂咏》唱和诗写了《茶籯》、《茶灶》、《茶焙》、《茶鼎》。徐夤写了《贡余秘色茶盏》诗。秘色茶盏是产于浙江越州的一种青磁器,作为贡品,十分珍贵,由徐夤的诗可见: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我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采茶之诗皮日休、陆龟蒙的《茶人》诗都是描述采茶的,而姚合的《乞新茶》诗,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人们对制造“碧涧春”名茶是如何讲究: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诗中表明采茶时要戒食荤辛。荤是荤菜;辛是辣味菜,如葱、姜、蒜、韭之类。
造茶之诗袁高的《茶山诗》、杜牧的《题茶山》、李郢的《茶山贡焙歌》这三首诗都是洋洋大篇,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浙江长兴顾渚山上加工紫笋茶的盛况。”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杜牧诗),这是状造茶时节山上的一派繁华景象。而“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袁高诗)、“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朝饥302茶文化篇暮匐谁兴哀”(李郢诗),则是讲造茶人民的艰苦生活。
茶园之诗从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韦处厚的《茶岭》诗,皮日休、陆龟蒙的《茶坞》诗,陆希声的《茗坡》诗等,可见唐代已有了比较集中成片栽培的茶园。如皮日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