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八、世界茶叶社会团体和组织
(一)中国茶叶社会团体和组织
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茶业的振兴和茶文化活动、旅游事业的兴起,新的茶叶社团和组织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茶叶学会、协会、研究会以及茶人联谊会等多个社团和组织,现简介如下:
1.中国茶叶学会该学会是以高、中级茶叶科学技术工作者为主体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的全国性学会之一。
中国茶叶学会由蒋芸生、沈其铸、王泽农、刘家坤、李联标等人发起,在原园艺学会茶叶组的基础上筹建,1964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当时有会员560人,推选王泽农等17人为第一届理事,并推荐蒋芸生教授任理事长,王泽农为副理事长,刘家坤任秘书长。1965年9月中国茶叶学会在福州召开“茶树品种资源及利用”学术讨论会,会议通过对我国茶树品种资源的评价,从中推荐出浙江淳安鸠坑种、安徽祁门种、福建水仙、福鼎大白茶等21个地方良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对中国茶树地方良种的发展与应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66年中国茶叶学会工作停顿,直到1978年恢复活动,同年11月从全国1370名会员中推选出代表110人,在云南昆明召开代表大会,选出第二届理事会理事65人,常务理事21人,吴觉农为名誉理事长,王泽农为理事长,刘家坤、庄晚芳、李联标,沈其铸、贡惠英为副理事长,刘家坤兼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从1978年11月至1983年11月的5年中,召开大型学术讨论会4次,参加人数700余人次,对中国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1978年11月,在云南昆明)、茶树品种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茶叶生产区划与布局(1979年11月,在江西九江)、茶叶生产现代化建设(1980年11月,在广西桂林)以及提高茶叶品质技术(1983年11月,在湖南长沙)、中国茶叶产销发展战略(1984年6月在广州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发表论文380多篇,这些论文都比较结合实际,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此同时,还与日本等国茶叶界进行了人员互访和学术交流。中国茶叶学会除积极组织会员为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等撰写稿件,普及茶叶科学技术知识外,还配合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茶的故乡》等科教影片,协助浙江茶叶公司筹办“茶人之家”等,宣传茶叶产销和茶叶文化活动。
1983年11月,从全国3800名会员中推选出代表115人,在湖南长沙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理事67名,吴觉农任名誉理事长,王泽农任理事长,程启坤任副理事长,俞永明任秘书长。理事会分设四个工作委员会,即(1)学术与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2)教育与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3)组织工作委员会;(4)刊物编辑工作委员会,负责处理学会日常工作。
1987年11月中国茶叶学会在四川成都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与会的125名代表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理事67名,吴觉农、王泽农任名誉理事长,程启坤任理事长,高麟溢、施云清、杨兴祥、王镇恒、魏谋诚、李锋任副理事长,俞永明任秘书长。理事会分设学术、科普、组织、刊物等四个工作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中国茶叶学会对各省茶叶学会,在业务上是指导关系。截止至1989年,全国产茶的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河南及上海市、北京市等15个省(市)都已先后建立省级茶叶学会,在业务上经常与中国茶叶学会取得联系(见附表)。
为加强学会与基层单位之间的联系,学会从1987年开始发展团体会员,截止1990年春季,已拥有团体会员成员52个。
中国茶叶学会出版学术刊物《茶叶科学》,自1964年创刊,至1966年5月共出版8期后被迫停刊;1984年复刊后,每年出版2期。
中国茶叶学会挂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内,地址在浙江杭州云栖路1号。
省(市)茶叶学会基本情况一览表编号学会名称成立时间会员人数学会领导人理事长秘书长挂靠单位1.2.3.4.5.6.7.8.9.10.11.12.13.14.15.浙江省茶叶学会安徽省茶叶学会湖南省茶叶学会四川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学会云南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叶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学会江苏省茶叶学会江西省茶叶学会湖北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河南省茶叶学会上海市茶叶学会北京市茶叶学会1957195619571978197819641978197819781963197819791983198985018745633112727323514812814213528351251胡坪王镇恒朱先明章锦祥王正容魏谋城李峰于志善邰大传黄龙德李幼润林桂堂李玉忠钱梁辜博厚段建真施兆鹏裘览耕高登祥丁渭然吴子先陈爱新胡在瑞黄积安刘付谬庄任梁长俭徐永成张大为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湖南农学院园艺系四川省茶叶公司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公司江苏省农业厅园艺处江西省蚕茶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研究所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河南省农牧厅经济作物处上海市茶叶进出口公司商业部土特产品管理局(俞永明)2.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茶人联谊会,简称“茶联”,是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及华侨)从事茶叶事业的人士和团体自愿参加组成的民间团体,于1990年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茶联”以团结中华茶人,增进茶事友谊与合作,促进祖国茶叶生产、贸易、消费和茶叶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共同振兴中华茶叶事业为宗旨。“茶联”的任务是:①组织海内外茶界人士和茶业团体的茶事联谊和接待各国茶业民间团体友好访问活动;②论证研讨有关茶业的方针、政策,促进中国茶叶内外贸易事业的发展;③弘扬中华茶文化,开展茶文化活动;④宣传饮茶与健康的关系,普及饮茶知识,引导茶叶消费;⑤有关茶业的咨询服务;⑥创办茶业刊物,建设茶业舆论园地,繁荣茶文化事业。“茶联”设理事会。一届理事会理事127人,常务理事35人。林海云任理事长,王文波、郭献瑞、黄国光、杨兴祥、高麟溢、施云清为副理事长,施云清兼秘书长。聘请何康、程容、于若木、黄超为名誉理事长,聘请于汀子、于宝森等42人为顾问。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及港澳等99个单位代表130多人参加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理事会任期3年,每年开会一次,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执行理事会职权,在北京设立联谊会总部,办公地址在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内。
(俞永明)
3.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是1987年国家旅游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文化旅游设施,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
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建设以弘扬、宣传民族文化为宗旨,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观察茶文化的发展,以形象、多样的手段展示悠久的茶叶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茶文化景点。
全馆占地32.43亩,建筑总面积3100余平方米。分一、二、三号大楼。一号楼为陈列大楼,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设有茶史厅、茶萃厅、茶具厅、茶事厅、茶俗厅等5个展厅。
茶史厅主要介绍中国茶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揭示我国各个主要历史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和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茶萃厅主要展示当代国家领导人对茶叶事业的关怀支持,茶叶事业迅速发展,以及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情况和我国各地主要名茶、特种茶的茶样和国外茶样。
茶具厅通过陈列的各历史时期饮茶用具,反映我国茶具的演变和发展,并对其中丰富的艺术内涵进行揭示,从一个侧面展示我国茶文化的面貌。
茶事厅则通过对茶的属性和种茶、制茶、品茶以及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介绍,反映中国人对茶叶科学的认识和利用的过程。
茶俗厅主要以云南、四川、西藏、福建、广东以及明清时期汉族地区具有浓郁民族地方特色的饮茶方法和礼仪为内容。厅中复原了各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典型场景,并加以饮茶方式演示,反映我国丰富多彩的饮茶文化风貌。
二号楼主要作为外宾接待室和学术交流厅;三号楼为风味茶楼,内设各种不同风格的茶室6个,以供参观者品尝我国各地区不同茶类的风味。
除上三座楼房外,还有一座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的茶艺游览区(即四号楼)。在这个游览区内,分别设有古代茶艺、日本茶道、风俗饮茶表演等,还将有紫砂艺人制作表演,供游人参观、定购。
博物馆的展厅采用全封闭人工采光,展台设计精美,能充分烘托和突现展品。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座现代化新型博物馆。它既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又为西湖增添了茶文化景点。
(俞永明)
4.杭州“茶人之家”
杭州“茶人之家”是在着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的倡议下,得到我国当代茶圣吴觉农暨国内外茶界人士的支持,由浙江省茶叶公司投资兴建的。并以“茶人之家”为名,建立了集茶叶界学者、专家、工作者以及爱茶人于一家,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团体。“茶人之家”于1985年4月落成,它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灵隐道上的洪春桥畔,建筑古朴,环境幽雅。内院有“迎客轩”,供接待国内外贵宾或举办小型会议之用;“茗家世珍”室内陈列茶叶文物史料、书画和精美茶具。外院设群众茶室,接待四方游客,品饮佳茗。
“茶人之家”创办有独具风格的刊物,宣传茶叶文化以及饮茶有益人体健康的知识;弘扬中国茶艺、茶礼;搜集国内外茶事信息,为茶界提供服务。“茶人之家”还在浙江避暑胜地莫干山设立“茶人山庄”,接待国内外茶界贵宾和优秀茶业工作者。
“茶人之家”于1988年秋倡议、1989年春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茶人之家基金会”。基金会以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华茶业为宗旨,促进茶叶文化、科研、教育、生产、贸易的发展,丰富社会文明生活的内容。基金会的资金将用于资助茶叶科学、文化的研究;奖励为振兴茶叶产销、科研、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作出特殊贡献的优秀工作者、企业家以及兢兢业业为茶业奋斗的老茶人,设立“吴觉农茶学奖学金”、“兴茶成果奖”、“茶文化活动奖”、“老茶人奖”、“优秀作品奖”等。茶人之家基金会的成立,对弘扬茶叶文化和中华茶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人之家”落成以来,已接待了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斯里兰卡、摩洛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一大批茶叶专家和贸易、文化界人士。来访者都对“茶人之家”留下美好印象。
茶人之家除杭州以外,在福建省的厦门市也有一家,其基本设施及活动内容与杭州的大致相仿。
(俞永明)
5.陆羽研究会陆羽研究会设于湖北省天门县。由在天门县文史部门工作多年并酷爱“陆学”的欧阳勋和刘安国同志共同发起,于1983年“陆羽诞辰1250周年纪念会”上,正式成立。研究会于1984年创办《陆羽研究集刊》,1986年5月召开全国首届陆羽学术讨论会,其影响远及日本。1987年编写并出版《陆羽研究》一书,该书从陆羽的生平、茶事活动、诗词书法、逸事遗迹以及《茶经》版本等各个侧面进行了探索考证,受到全国有关专家的普遍重视。
(俞永明)
6.茶艺协会茶艺协会即台湾茶艺协会,成立于1982年。王应杰任理事长,范增平为秘书长,谢东闵任名誉理事长。茶艺协会是以宣传茶艺文化,提倡饮茶风气为目的的民间团体,有会员1500余人。会址设于台北东区光复南路458号8楼。该会由有38名会员组成的理、监事会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执行与监督),每年除发行《中华茶艺》会刊,出版《茶艺大观》和《茶艺》丛书,还举办茶艺讲座及各种茶会,联络感情,研讨茶事活动,提供茶艺咨询服务,以推进茶艺文化事业的发展。
(俞永明)
7.陆羽茶文化研究会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设于陆羽的第二故乡浙北历史文化名城湖州市月河街6号。陆羽在湖州生活、工作几十年,在这里着述《茶经》,并研究茶的产、制以及审评等茶技、茶艺,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旨在研究发掘陆羽在湖州的史迹和有关茶事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开展“陆学”学术交流。
该会于1990年10月成立,并举行首次学术讨论会。研究会由董淑铎任会长,罗家庆、朱乃良、张葆明任副会长,第一批申请入会会员73人,提供交流的学术论文和资料36篇。
研究会出版不定期刊物《陆羽茶文化研究》。
(俞永明)
(二)国际性茶叶组织
1.联合国粮农组织茶叶协商小组(FAOTeaConsultaBtionGroup)设在意大利首都罗马,1969年10月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委员会建立,是一个协调世界茶叶生产、促进茶叶消费、稳定茶价的国际性茶叶协商性组织。
(陈宗懋)
2.国际茶叶委员会(TheInternationalTeaCommittee)1955年成立。会址设在英国伦敦。现由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孟加拉、马拉维、肯尼亚、莫桑比克等7个产茶国政府代表和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津巴布韦茶叶协会以及欧洲共同体(EEC)茶叶委员会代表组成。经费开支由参加国政府分担。任务为收集和出版有关茶叶生产、进出口、茶园面积等世界性统计资料,定期出版《茶叶统计年报》(BalBletinofstatistics),每年1期。
(陈宗懋)
3.欧洲茶叶委员会(EuropeanTeaAssociation)是欧洲共同体组织(EEC)国家建立的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跨国组织,总部设在德国汉堡(Ham-burg)。除了协调欧共体国家的茶叶进口事项外,还设有实验室,对进入欧共体国家的茶叶质量指标(如咖啡碱、水份含量、灰分、茶红素、茶黄素等)和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进行分析检验。该组织还制订茶叶中的各种标准和各种农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陈宗懋)
(三)世界主要产茶国的重要茶叶团体和组织
1.印度茶叶协会(IndianTeaAssociation)成立于1879年,由印度加尔各答茶叶协会和在伦敦的茶叶协会合并而成,是印度东北印度茶叶种植主和公司的民间组织,总部设在加尔各答市。其目的是促进东北印度茶叶种植业和制茶业的发展。
(陈宗懋)
2.印度南部种植者联合协会(UnitedplantersAssociaBtionofSouthernIndia)1926年建立,是南印度茶树种植园主联合组成的一个群众性团体,简称UPASI,总部设在南印度柯诺尔(Coonoor),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协调当地茶树生产和加工中的技术性问题,经费由种植园分担,下设有茶叶研究所,针对茶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陈宗懋)
3.斯里兰卡种植者协会(PlantersgAssociationofCeylon)1854年成立。设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Colombo),是茶园种植主的群众性组织。目的是协调斯里兰卡茶树种植和制茶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向政府反映制茶业的要求和问题。
(陈宗懋)
4.日本茶业中央会成立于1943年,是日本成立最早的茶业最高全国性团体,地址在东京。全国各县的联合会或协议会是其团体会员。
该会的任务是制订有关振兴日本茶叶生产的方针、改良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等。
除了日本茶业中央会外,在日本全国性的茶叶团体还有全国茶生产团体联合会(1970年成立,地点在东京)、全国茶商工业协同组合联合会(1972年成立,地点在静冈)、日本茶输出组合(1953年成立,地点在静冈)、日本茶业技术协会(1947年成立,地点在静冈)和日本红茶协会(1971年成立,地点在东京)。
(陈宗懋)
5.土耳其茶叶商会(CAYKUR)1973年建立。是政府和私人合股经营的半官方机构。国家股份占49%,私人股份占51%。对土耳其茶叶生产实行一元化领导,包括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科研等。有1500余名正式职员和2800余名合同工,下设研究所1个,银行1个,茶厂45个,包装厂3个,维修厂1个。主要任务为:①在政府农业政策指引下,提出促进茶叶生产发展的措施;②指导科学制茶;③进行可行性投资,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④保证内销茶和外销茶在质量上符合要求。目前是土耳其最大的10个企业之一。
除了上述几个团体和组织外,各产茶国都有其各自的茶叶商会或协会。如印度尼西亚的茶叶协会(IndonesianTeaAssociation),孟加拉国的茶叶协会(BangladeshTeaAssociBation),中非茶叶协会(TeaAssociationofCentralAfrica),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茶叶商会(TeaBoardofKenya,UgandaandTanzania),专为茶叶拍卖市场而成立的英国伦敦勃洛克协会(TeaBrokersAssociationofLondon),英国的茶叶购买商协会(TeaBuyersAssociation)等。
(陈宗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