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1
坎坷人生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江湖上称其为竟陵子,在苕溪隐居时自号桑苎翁,在信州上饶隐居时,又自号东岗子、茶山御史。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羽嗜茶,着如果密封装的,在大茶叶店和专营茶庄,一般设有封装茶的样品供顾客看样。因此,审视拟新唐书·陆羽传》陆羽这位从唐代本朝起,就被时人称之为“茶仙”的传奇人物,可谓是一位旷世逸才。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孜孜以求,博览经史,抱道潜修;遨游江湖,品鉴天下名泉;往来山川,尝遍江南香茗;着书立说,文采千古风流。他的一生经历与事业,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许许多多发人深思、令人慨叹之处。
一、弃儿身世的千古之迷陆羽,是唐代盛世的弃儿,有着一个离奇、神秘而又不幸的童年。“唐玄宗开元时期,唐朝政治经济发达到了最高峰。”引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正是在这河清海晏的唐代盛世开元二十一年733,一个幼小的生命,降临在楚天之下——复州竟陵大地之上。
据《天门县志》、《上饶县志》等文献所载,约在陆羽降生三年之后,一个秋末冬初的日暮之时,竟陵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路过一座小石桥此桥后被称为“古雁桥”时,水滨芦荻萧瑟,群雁哀鸣;又隐隐传来婴儿的啼哭之声。老僧寻声走到桥下一看,见一个幼小孩童,冻得瑟瑟发抖,啼号不止;一群大雁唯恐婴儿挨冻,正张开翅膀为他遮挡着阵阵寒风。于是积公顿生恻隐之心,随即以僧衣包裹抱回寺院抚养。
陆羽在二十六年之后,在《自传》里对这段童年经历,作了这样的记载:“始三岁惸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
“惸露”二字寓意深长。含有忧患、茕独、羸弱、孑然一身之意。但有的茶书上说,智积禅师在小石桥下拾到陆羽时,是一个裸体婴儿,这是对“惸露”二字的误解。“露”者亦可理解为当时身上衣着很少,不能解释为“裸体”。
我们不妨试想,按古时计算年龄的方法,以婴儿出生不论何月何日到当年除夕为1岁。最小的生日竟然是“一夜连双岁”即除夕降生,至正月初一凌晨。按此推论,陆羽在某年秋冬之际被遗弃时,至少已在2周岁左右。也就是说,陆羽从降生到被遗弃,他在母亲怀抱里已度过人生最初的二至三年时间。在那开元盛世里,即是最贫寒之家,也总会为婴儿缝制少许破旧衣衫;又何况在把他遗弃之时,正逢秋末冬初寒风侵袭之日,他的母亲竟何以如此忍心把自己的亲生骨肉赤身裸体地丢在石桥下水滨芦苇之中?陆羽为何氏所生?又为什么在襁褓之中养育到3岁时被遗弃?这是陆羽身世中的千古之迷,看来也许永无披露之日。
二、智积禅师与龙盖寺龙盖寺唐时在复州竟陵县今湖北天门市城西湖之滨。
该寺历史悠久,建于东晋年间。据传,东晋高僧支遁314—366,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字道林。家世事佛,自幼习经,精通《般若道行品经》及玄理学,闻名当世,世称支公或林公,曾在龙盖寺设坛布道,宣示佛经。
收养小陆羽的智积禅师,为龙盖寺的主持,陆羽与世人均尊称其为积公。智积约于唐开元至贞元初在世。积公圆寂后,陆羽曾作《歌》明素志,表达对恩师的哀挽之情。积公塔墓建于龙盖寺侧,并随之易寺名为“西塔寺”。智积禅师被尊奉为“竺乾圣人”。
唐代周愿①在《牧守竟陵因游西塔着三感说》一文中记载:“我州之左,有覆釜之地,圆似顶状,篁大如臂,碧笼遗影。盖鸿渐之本师也。悲与似顶之地,楚篁绕塔,塔中之僧,羽事之僧,塔前之竹,羽种之竹。视天僧影泥破竹,枝筠老而羽已终,予做楚牧,因来顶中道场,白日无羽香火,遐叹零落,衣援楚风。”
这是陆羽的生前好友周愿,在其受命来陆羽家乡竟陵郡当刺史上任之初游西塔寺,触景生情,追怀往昔他同陆羽等人交往际遇时,书写了这一节有关龙盖寺、智积禅师和陆羽经历的珍贵史料。竟陵龙盖西塔寺已不知于何代何年被毁堙,今日早已荡然无存了。
〔笺注〕①周愿:生卒年不详。唐汝南今属河南人。于大历八年、九年733、734曾在湖州参预由颜真卿刺史主编的《韵海镜源》总校工程。德宗贞元三年至八年787—792为岭南节度使从事,贞元十年794为滑州从事,约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任竟陵刺史。
三、佛国尘世两重天地智积禅师在古雁桥下水滨收养了这个弃儿之后,将其削发,育为弟子,以期继承衣钵。这位僧侣中间的小小弟子,年龄逐渐长大了。他觉得这寺院内外——佛国与尘世,是截然不同的两重天地。他在寺院殿宇中看到的景象,似乎永无变化的庄严妙像和恩公、禅师、师兄们那一副副冰冷的面孔,以及一色的缁衣、袈裟;听到的声音则是暮鼓晨钟、鱼磬声声伴和着诵经之声;而日常饮食则是一色的清茶淡饭;言行举动却要处处受到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毫无个性自由。而他在寺院外所看到、听到的则是另一番大千世界——市井人们的衣着五彩纷呈,男女长幼可以亲昵嬉笑,有俗人的温情,特别是那些与自己同龄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慈亲和兄弟姊妹,享受着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这些尘世间的万千景象,则非常令其向往。而在同市井小儿的接触中,又听到一些有伤其自尊的不雅绰号。这对于有倔强个性和自尊心的小陆羽说来,其心灵深处所受到的难言创伤,似乎是无法忍受的。于是在心理上产生了“耻从削发”见《唐才子传·陆羽传》之念。
四、陆羽姓名之由来陆羽姓名之由来,最早文献当为唐代李肇①《唐国史补》
卷中《陆羽得姓氏》所载:“竟陵僧有于水滨得婴儿者,育为弟子,稍长,自筮得蹇之渐繇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令姓陆名羽,字鸿渐。”《新唐书·陆羽传》亦曰:“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而元代西域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陆羽传》里言及陆羽姓氏之由来时,除同前文雷同者之外,在“以《易》自筮”之前有“·耻·从·削·发”四字。这四个字从陆羽最后离开寺院的经历来看,也是合乎逻辑的;从而引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谁为陆羽占卜取名的?按李肇氏之论,是其师者;而按辛文房氏之论,则是因“耻从削发”,陆羽“以《易》自筮”取姓氏。而陆羽本人所着的《陆文学自传》里言及其姓名时只说“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对占卜取姓氏情节,只言未涉。这些不同的说法,再加上《周易》的《蹇》之《渐》卦的玄妙卦辞,就使陆羽姓氏之来历,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综观诸文所载,陆羽之姓、名、字从占卜而来,当可确立无疑。以占卜取姓氏,也可能是陆羽开其先河吧?这亦堪称是千古奇闻。至于古人用蓍草、木棍、竹签等占卜不可思议的繁复方法、程序姑且不论;然而就陆羽的姓氏名字究竟是缘何从《蹇》之《渐》演化而来的泥?就读了上述传略原文之后,对广大读者说来,也许对陆羽姓名之由来,仍不甚了了。
那么,何谓《蹇》之《渐》呢?《蹇》之《渐》原是《周易》六十四卦中之第三十九卦和第五十三卦。原来古人占卜问事、预测吉凶祸福之时,如觉得所占第一卦同所求问之事有些不相干或毫不相干,于是可以再占第二卦。占卜者所占的第一卦,称之为“本卦”或“正卦”;所变的第二卦,则称为“之卦;”或“变卦”。这亦就是人们俗语常说的“怎么又变卦了”一词之来源。
陆羽自占卜或曰其师为其占卜求名时,所占第一卦为《蹇》卦。其卦象是“下艮上坎”。坎卦象的符号是一阳陷在二阴之中,为坎陷之象,其寓意为前有艰难险阻;艮为山之象,亦寓意为前有艰险之地;而在《蹇》卦六爻兆辞中又连续出现了六个“蹇难”,这预示着求卦者命运难艰,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也许是有鉴于此吧,占卜者舍弃了“正卦”。所以又占了“之卦”,复得《渐》。其卦象是“艮下巽上”。《序卦传》说:“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
渐者进也。”《渐》卦主导兆辞曰“女归吉,利贞”,说的是女子出嫁。但其寓意为凡做一切事情,都应循序渐进,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如超越客观条件,急躁冒进,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而《渐》卦的六爻兆辞则连续出现了六个“鸿渐”:
——鸿渐于干栖于岸边;——鸿渐于磐落于磐石之上;——鸿渐于林飞翔于林木之间;——鸿渐于陵飞翔于山岗之上。
——“鸿渐于陆”在六爻中竟然出现两次。而第六爻的兆辞是:“·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释意为:“鸿鸟渐着于陆,它的羽毛可以用于礼仪饰品,吉祥。”这就是茶圣陆羽姓氏与名字之由来。
〔笺注〕①李肇:籍贯与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806—820中为翰林学士,自中书舍人左迁将作少监。有《翰林志》、《唐国史补》等传世。
五、《蹇》、《渐》二卦与鸿渐上述一节文字,已大体上讲清了陆羽姓名之由来。但当进一步探索陆羽的姓名与《蹇》、《渐》二卦的寓意时,颇令人感到有些惊奇和神秘,陆羽的坎坷人生经历,与《蹇》、《渐》二卦的寓意有许多相似之处。
陆羽,字鸿渐。“鸿渐”二字寓意为:凡做一切事情,都应循序渐进,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渐》卦兆辞:
——“鸿渐于干”,说明鸿鸟大雁可以栖息在岸边水滨,这个栖息之所又是一个新的飞行起点;——“鸿渐于磐”,鸿鸟又可以从岸边水滨飞栖于大磐石之上,这比在水滨是更加稳固安全了;——“鸿渐于林”,按鸿雁的脚趾是连着的,不能据枝栖于树林之上。但若能得到一个较为平坦的枝柯,也可以立稳,作为暂时的栖息之所;——“鸿渐于陵”,陵为高岗,是鸿雁所能飞栖的最高处。
这预示着陆鸿渐有一个人生旅途的辉煌得意之期;——“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渐》卦的这句兆辞,是陆羽姓氏之所本,寓意深长。“羽仪”疏注:“上九最居上极,是进处高洁,故曰鸿渐于陆也,居无位之地,是不累于位者也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
这就是说,鸿渐于陆,犹如圣贤之高致,超然于进退之外。一羽鸿毛,虽非国家和社会栋梁之材,然其羽可用为仪——难道不可以作为世人的表率,成为千古之楷模吗?这不正如陆羽在《歌》吟咏:“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超然于世外的诗句中所蕴函的高洁胜境吗?这也正如刘毓秀明、清时今江西上饶人在《茶山试泉赋》中所云:“鸿渐先生,清游寄寓,高风缥缈,嗜茶而着为经,逸韵流传仪羽偏喜高骞,材亦裕乎盐海讵求,自试有味,早出乎酸咸,宜无心复耽乎名胜。”
陆羽之《歌》是明其不羡高官,一生志在书海茶泉之夙志;而刘氏之《赋》则是对陆羽超然世外,清逸拔俗,文彩风流之精彩写照。
陆羽占卜求名时,或曰为陆羽占卜求名者,舍弃了所占的正卦《蹇》,但《蹇》之卦象和兆辞中所寓意的艰难险阻,却如影随形,似乎常常伴随在陆羽的身边,其蹇难可谓多矣:
“三岁惸露”被遗弃,可谓是陆羽人生的第一大难;在寺院生活期间,由于陆羽拒绝终身为僧,曾受尽凌辱折磨;当陆羽实在不堪忍受,“舍主者而去”,来到社会生活之中,由于他为人善良耿直,疾恶如仇,我行我素,亦曾受到世俗的忌恨,遭到社会和达官显贵的白眼,致使陆羽的内心世界充满孤独、凄苦、彷徨、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几乎达到了难以自控的程度。
陆羽求名时所占《蹇》卦的意思是险阻,是蹇难;但在繇辞和象辞中又充满辩证关系,有时遇险阻而应止,有时遇蹇难却要进,难可转易,险可化夷。陆羽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并没有向蹇难的命运屈服,而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地对来自多方面的艰难险阻进行博斗之后,才逐渐地走上了光明坦途,从而得以完成他从事茶学研究,推行茶礼、茶艺,着述《茶经》的平生夙愿,在人类的茶学史上创造了永不泯灭的光辉业迹,垂范青史,亿万斯年。
六、古文献里隐现的童僧陆羽法号陆羽三岁时——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在竟陵县城石桥下苇塘水滨,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至天宝三载或四载744—745离开寺院,陆羽在龙盖寺智积的扶育下,度过了人生的童年。对于陆羽这十年左右时间的经历,在古籍上所载的几份陆羽简传和陆羽的《自传》,以及今古一些茶书上都作了大体相同的记载。
但对陆羽在龙盖寺这段生活经历的身份,古文献上的几份陆羽小传及陆羽《自传》的记载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陆羽在寺院里生活的十年,究竟是俗家子弟?还是佛门弟子呢?
这不仅在几份陆羽传记上没有明确的一致看法,而在中外一些茶书上也是莫衷一是,持有异议的。
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中《陆羽得姓氏》一文中所载:“竟陵僧有于水滨得婴儿者,育为弟子。”文章以下部分是记载陆羽占卜得名情节这“育为弟子”在概念上是不很明确的,也可解释为:智积准备将陆羽培育成“佛门弟子”,并未明确陆羽是否受戒,正式成为佛门弟子。
在《新唐书·陆羽传》里只提到:“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全文中并未涉陆羽是否为佛门弟子之事。而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陆羽传》里,除言及陆羽姓氏之由来,同前文雷同之外,在占卜求名之前有“耻从削发”四字。这四字非常关键。这说明陆羽在占卜问名无论是其自己占卜还是智积占卜之前,在龙盖寺里已由其恩师将他削发为童僧,正式受戒出家了。
陆羽在《自传》里,写其在龙盖寺里的经历有两段是比较重要的:一是,陆羽同其恩师关于佛儒之争,陆羽说:“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予答曰:‘终鲜兄弟,复无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为孝乎?’”而结果是陆羽与智积各执儒学与佛学经典“不屈”而散。这段话写得比较明确,陆羽当时是拒绝其恩师积公令其学佛、终身为僧的严命,时年陆羽九岁,也就是天宝元年742,陆羽已能读书作文章了。
陆羽在《自传》里第二段记载是,当他不辞而别逃离寺院,进小剧团当伶人期间:“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陆羽擅自逃离寺院,当了小剧团里的演员,已丧失了作为佛门弟子,得以修成正果的机缘,非常可惜。接着积公又说:“‘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如上智积禅师所说的话是比较明确的:陆羽在龙盖寺期间已正式受戒为佛门弟子了。如是俗家子弟去当演员自然是与丧失佛门之“道”毫无牵涉的。
陆羽《自传》里从积公口中讲出的上述两段话,是同《唐才子传·陆羽传》里的“耻从削发”的语意是一致的,都说明了陆羽在龙盖寺确已受戒出家了。
陆羽如是削发受戒为童僧,那么,他除了市俗的姓氏之外,在受戒时,主持法事的禅师或法师,会正式授赐给他僧名或曰法号的。可是古文献上介绍陆羽的几份小传及陆羽《自传》里均未见载。那么,能进一步明确陆羽童僧身份的法号究竟叫什么呢?
·陆·羽·当·童·僧·时·僧·名·或·法·号·曰:“·法·海”。这是唐代颜真卿所撰《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里所列参预修撰《韵海镜源》群士名单中披露的。今见于《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九《妙喜寺碑铭》这段文字写得不连贯,往往会令阅其文者所忽略。在点明陆羽法号之前后文一段原文是这样写的:“大历壬子岁即唐大历七年,772真卿叨刺湖州。公务之隙,乃与金陵沙门法海前殿中侍御史李嶀陆羽国平助教州人褚冲”按,在原文所列人员名单中均未加标点颜真卿所写的这段话,从字面上看疑云很多,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一是,会使人认为“金陵沙门法海”是一位高僧呢;二是,会使人理解为“前殿中侍御史李嶀”曾经是在“金陵”今南京市某寺院里当过和尚,法号曰“法海”。三是,因为“金陵沙门法海”同陆羽的名字之间还隔着“前殿中侍御史李嶀”八个字。如读者未加细致推敲,一般是不会将“金陵沙门法海”同陆羽名字联在一起的。
其实,这个“法海”就是陆羽当童僧时曾用过的僧名或法号。何以会得出这个结论呢?其根据和理由是:
一是,经详加研究当时在湖州参预修撰由颜真卿主编的《韵海镜源》的五十余人的名单中,以及当时在修撰《韵海镜源》期间参加游宴、诗会的诸生中,根本没有另一位僧名为“法海”的金陵僧人。
二是,李嶀没有身入佛门的经历。李嶀为赵今属河北赵县人,曾擢制科举。制科是皇帝在殿廷亲自诏试具有非常才华之士的取仕制度。李嶀在安禄山叛乱时,客居清河,曾向当时平原太守颜真卿献计,大破安禄山叛军,其后官任殿中侍御史,于大历七年至十二年772—777任湖州防御副使。
三是,既然“金陵沙门法海”就是陆羽曾用过的法号,那么,为什么不是写的“竟陵”而是写的“金陵”呢?这是因为唐人在诗文中将“金陵”与“竟陵”通用之故。因为陆羽在《歌》一诗中即将其家乡竟陵写作“金陵”。如:“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此诗载于《金唐诗》卷三百零八四是,因为颜公撰写的这份名单,凡是有身份、头衔的,都冠于名字之上,但因为陆羽离开龙盖寺之后,是以隐士或素衣之士从事茶学和文坛活动的,并没有什么头衔可写。所以,颜公只好选用陆羽曾在当童僧时用过的佛门法号。但如若将“金陵沙门法海”六字直接冠于陆羽名字之上,陆羽的身份再也不是什么“山人”、“处士”了,而变成一个僧人了。
颜公在《碑铭》中颇费心思地作了一点文字游戏,写上了陆羽曾用过的法号。
颜公撰写《碑铭》的时间,约在大历九年774春,《韵海镜源》修订工程全部完成之后。当时陆羽亦在湖州。要在《碑铭》中写上陆羽曾用过的法号,颜公是会征得本人同意的。这是因为陆羽虽然离开了龙盖寺,但他的思想受佛教的影响很深,几乎一生都与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
七、一场佛儒之道的大辩论陆羽,这位佛门中的小小弟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开始憧憬尘世间俗人的美好生活时起,特别是从占卜取名时起,就预示着终究有一天要去实现他的“金陵鸿渐,锻羽翼于云天”的美好理想;这亦预示着师徒之间,关于佛儒之道的大争辩是不可避免的了。
陆羽在其《自传》里,对这场大辩论有一段精彩的表述:
“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为孝乎?羽将授孔孟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
这场大辩论的发起者,当然是智积禅师。当积公觉察到小陆羽对佛经并不热衷,而是经常地阅读儒家的书籍时,即决定必须对这个“法海”小弟子,进行一番戒行、一番释教要旨的宣讲。于是,这场佛儒两道之争的大辩论,即在寺院禅堂之中展开了。小陆羽在辩论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以及他宁折不屈的坚强个性。
智积大师,手持佛书,向小陆羽宣示“出世之业”,令其折服。何谓“出世之业”呢?在佛教语言中犹如“出世间”。
出世者与世间相对,是指超出“三界”
①、“六道②生死轮回”的境界,相当于涅盘。《法华经·譬喻品》:“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这即是指释迦牟尼当年出家求道后,苦苦修行六年毫无所得,可是他在菩提树下独坐冥想中,突然获得了无尚正觉即“大彻大悟”。亦即是获得了“苦、集、灭、道四圣谛”。
“四圣谛”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的灵魂,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按照人的一生行为的善恶,死后要受到各种不同的“报应”。
“四圣谛”之“苦”,是说人生在世有无量众苦切身;所谓“集”,是研究人生致苦的原因;“灭”是研究消除造成人生苦难的“条件”;“道”就是指出通向涅盘之道。
智积大师向他的小弟子宣示“释氏”的“出世之业”的目的,就是要陆羽放弃学儒之念,摆脱尘世的七情六欲,只有虔诚学佛,修成正果,才能脱离人生的苦难。
然而,小小年纪的陆羽,并没有被其恩公的大师威严和佛学要旨所征服,却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不能遵从恩师严命的立论——“我既然是一个孑然一身的孤儿,又无兄无弟,如果我入佛门,身披缁衣,终身为僧,这岂不是要断绝后嗣吗?如果这样做,将被天下的儒土们耻笑我是一个不知孝义的人。恳请恩师,允许我学习孔孟圣人的文章典籍好吗?”
智积听了陆羽的陈情后,双手合十答曰:“善哉!子为孝。”
这是积公在讥讽这位执意要脱离佛门的小弟子:“善哉!老纳竟然不知你还是一个孝子啊?你既然连生身父母都尚且不知,何以为孝!”接着又说:“你难道不知,西方佛教今日正在大唐帝国里兴起,其名声远播海外,不是已大大超过了儒学和道教吗?”云云。陆羽在《自传》里对这场大辩论以两个“不屈”作结论,可见师徒佛儒两道哲学观点尖锐对立的争辩是何等激烈,终以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不悦而散。
〔笺注〕①三界:佛教把世俗世界划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皆处在“生死轮回”过程中,认为是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
②六道:亦称五道或五趣。即佛教所说众生根据生前善恶行为,有五种轮回转生的趋向。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三界诸天。若再加上阿修罗,则称六趣或六道。
八、师徒佛儒论战的时代背景智积禅师向陆羽宣讲释学之精要,其用心之良苦,期望之殷切,已跃然纸上。但为什么未能说服陆羽呢?陆羽为什么以“孝义”之论来对抗恩师的“出世之业”能立于不败之地呢?这是同当时唐代社会围绕着佛教、道教与儒教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尖锐复杂的斗争紧密紫系在一起的,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针对佛教势力日趋发展,在与朝廷争夺人丁、财赋,以及宗教思想,对唐王朝刚刚建立不久的国家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有害影响,采取了“扬道抑佛”、大兴儒教的政策。如,“唐太宗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637年贞观十一年下敕规定道先佛后,佛徒大为不满意,纷纷到阙下上表反对道士在僧尼之上。唐太宗使人宣旨说,法令久已施行,不伏者当受杖责。一个壮年僧徒声言不伏此理,结果挨了一顿打,这个壮年僧徒病死了。”引自《中国通史简编》到了唐高宗及武则天当政期间,围绕着佛、儒、道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了,而实质上是借助宗教或儒家势力来争夺国家权力。高宗秉承祖训,尊崇孔子与道教,企图以此来抵销武后大力扶植的佛教势力。到了武则天称帝掌握朝廷政权之后,又明令规定,佛教在道教之上,僧尼在男女道士之前。
而到了唐玄宗时期,则又采取了“扬道抑佛”政策。籍助说其曾在梦境中遇见老子,遂令人绘制了大批李耳的画像,派专人分送到各州郡的开元观供奉。并诏令各地男女道士庄严迎候,老子画像送达之后要做七昼夜道场,并由朝廷拨专款开销。
唐王朝视儒教为国教,在大兴儒教方面,则更是不遗余力的。唐太宗命令孔颖达撰修《五经正义》,对自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历代学者对儒学经典作的各种注释作了统一集注,并由颜师古审正《五经定本》。唐太宗颁诏天下,令儒士学子统一教授官定《五经》范本。唐王朝以大兴儒教、统一儒学经典思想,用以抵消佛教当时在社会生活、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对人们思想产生的有害影响。
唐玄宗曾下诏颁布李老子的《道德经》和由他亲自注释的《孝经》。并诏示天下说:“道为理本,孝实天经。”
陆羽同其恩公这场关于佛儒争辩,约发生在天宝三载或四载744—745,正是在唐玄宗大力倡导“道为理本,孝实天经”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而佛教和儒学,在对待人伦、君亲等方面存在着尖锐对立的不同观念。佛教的“灵魂不灭”和“因果报应”说,导致了人们在对待人伦、君亲、孝悌关系上的思想混乱——谁又知今日所奉事、所孝敬的君亲长辈之前生或来世,在“六道轮回”中又是什么转生或将会转变成什么呢?而儒学则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百行之首,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综上所述,这就不难看出,少年聪慧时年只有十一二岁,自信具有相如、子云雄辩之才的陆羽在同智积的辩论中,正是紧紧把握了孔子学说,自春秋创立以来以孝道为君亲、人伦的天经地义之理,孝道宣传深入人心的有利时机,以《孝经》作为他手中的理论武器,才得以在智积以恩公和禅师之尊,宣示释教“出世之业”,威严咄咄逼人,自己孤立无援的情势之下,从容应对,立于不败之地的。
九、苦难的童僧生活由于陆羽公然拒绝了其恩师所宣示的释教要旨和令其终生为僧之严命,这就激怒了智积禅师,遂即以极其繁重的劳役和肉体折磨来惩罚陆羽。
陆羽在《自传》里追忆这段苦难生活时说:“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不仅再也得不到恩师往日的怜爱之情,而且令其干那些与其年龄不相称,近于服苦役的繁重劳动。除每日打扫寺院,清除厕所粪便,合泥抹墙,背砖瓦修房屋外,并令其在竟陵西湖之滨牧放三十头牛。
难能可贵的是,陆羽在繁重的苦役之下,仍孜孜不倦地学习文化知识,因西湖无纸,以竹片划牛背来练习写字。有一天他请教于学者,并借得张衡①《南都赋》
②。因不识其字,就仿效那些念书的孩子,正坐展卷,佯装读书,只是口动而已。此事被智积发觉了,以恐其污损“外典”
③为名,又将陆羽束于寺院,严禁外出。之后,又令陆羽到山林之中砍柴,每日负捧荆于山野与寺院之间。并派年龄大些的门徒来监督陆羽的日常劳作。智积还给陆羽规定了每日必须读会和默写的佛教经文。如陆羽偶尔忘记或过日不作,就要遭受鞭笞。当陆羽哀叹岁月流逝,学问仍无长进、呜咽不能自胜之时,“主者”就认为这是陆羽因受惩罚,心怀忌恨,故意对抗师命,又鞭抽其背,往往将其折磨得不堪忍受之时乃止。
据史料所载,隋唐以来,一个寺院就是一个佛国世界,朝廷的法律管不到这里,对寺院下层僧众违犯戒律者,可以任意处罚,施以酷刑。何况像陆羽这样无依无靠的孤儿呢?而在佛经中有两条重要戒律:第一条是忍辱无诤;第二条是慈悲平等。看来陆羽正在以身履行第一条戒律,虽遭受凌辱折磨,但不得抗争。一个十多岁的童僧,在寺院里连劳动、言行都要处处受到监督,在遭受惩戒时,何以抗争得了呢?只能默然忍受。至于第二条戒律,看来积公亦并未完全遵守。在水滨拾婴之初,是以慈悲为怀,收养了孤苦无依的小陆羽;后来由于陆羽“耻从削发”,拒绝终生当和尚,并执意要学习孔孟之道,同佛教教义大唱反调,智积便一反常态,以繁重的苦役与严酷的惩罚来折磨陆羽。这那里还有什么佛门的“慈悲”和“平等”可言呢?
这时,在苦难中挣扎的陆羽,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他而言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是,遵从师命,皈依佛门,潜修释典,终身为僧;第二是,逃出寺院,返回世俗,争取自由,施展抱负,实现平生夙志。
陆羽在他的故乡——竟陵龙盖寺度过了人生的童年,在他亲身经历了佛教所宣场的“人生有众苦切身”的种种遭遇之后,对于日趋严酷的惩罚再也不堪忍受的情况下,终于选择了第二条路。用陆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陆羽逃离龙盖寺的时间,约在天宝四载745,时年十三岁。
〔笺注〕①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曾两次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用水推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是汉代四大辞赋家、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②《南都赋》:是张衡所作辞赋之一。此赋是写汉时南阳郡及其临域之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山川形胜、风物人情的赋文。因东汉时的京城在洛阳今属河南,时称东京,而南阳郡在洛阳之南,故称其为南都。
③外典:佛教名词。佛教徒称其他宗教或学派的文章、典籍为“外典”。
十、老僧追逐小伶人陆羽从龙盖寺逃出之后,来到了一个兼演戏曲、杂技的小剧团里当伶人。因其相貌有些丑陋,且又兼有口吃,不宜登台演出,而是从事编剧业务。由于他自幼颖悟,热心学习诗词,练习写文章,这正是发挥其才能之时,在短时间里共写出数千言的三篇戏文。并擅长在幕下操作“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由于陆羽为人忠厚正直,乐于助人,人又聪明,深得剧团的信任。
可是,时隔不久,当智积和尚打听到陆羽的下落之时,他循踪追到了小剧团里,想把陆羽重新带回寺院。积公对陆羽说:“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智积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你擅自离开佛门,就会丧失修成正果的机缘,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并向陆羽宣布戒律说,佛主有言,凡我弟子在一日一昼夜十二个时辰按地支计时法一个时辰为今之二小时里,只允许一个时辰外学,而学习“外典”的目的,是为了“降伏外道”。
那么,什么是“外道”呢?《圆觉经》:“汝善男子,当镬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磨和外道恼身心。”按佛家各经典对外道之解释种类不一。《唯识论》有十三种外道,《华严经》列有九十六种。
外道的原意:古天竺婆罗门教创立时的《虔修出世法》,强调教徒要以各种苦行与自我戕害的方法,来寻求解脱人生的苦难。如其中有采取自饿、投渊、赴火、自坠、寂默,以及学鸡、学狗等等苦行,并以这些苦行来衡量教徒修行的虔诚。
至于智积向陆羽宣示的所谓“外道”,其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包括了同佛教水火不相容的儒学、道教,以及一切“外典”,甚至连陆羽参加演出的戏曲、杂技等等,均被列入“外道”的范围。这当然就会遭到小剧团里人们的反对。剧团的人都十分清楚,陆羽是因为忍受不了智积的严酷惩罚才逃出寺院的,而今天老僧人追到剧团里,要把陆羽重新带回寺院,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剧团里的同事们就站出来保护小陆羽。
智积禅师,仿佛直到此时,才悟出了一条道理,无论是以他多年来对陆羽抚养、怜爱之情,以释教精义点化之功,或是严厉惩戒,强令陆羽来学佛,再也无法使陆羽成为佛门弟子了。于是,智积老僧最后才无可奈何地说:“以我们人多此指出家僧众,今从尔所欲,可缉学工书。”引自陆羽《自传》从此,智积不再强令陆羽回龙盖寺,可以按照自己的志向兼学其他典籍和技艺,去寻求其人生的道路。
智积老僧的这个决定,虽然是无可奈何的,但又是明智的,这不仅最终保留了他同陆羽之间十余年的师徒之谊,慈幼之情,而且对陆羽的人生哲学思想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致使他一生同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