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今古茶器与饮茶风尚-1
一、古代文献里最早记载之茶具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并创立独具中化民族典雅的饮茶文化的国家。我国茶叶和陶瓷向以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经陶瓷专家学者的考证:“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陶瓷的发现也有近四千年的历史。”引自《中国陶瓷》一书中李知宴《中国古代陶瓷概述》一文由此可见,古代先民们成功地试行烧制陶瓷和发现茶的使用价值的时间是相近的。而典雅的茶文化与灿烂的陶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自然地找到了它们的契合时机。于是,茶器、茶具便构成了古代茗饮文化的一部分。
高品茶茗正是借助精美器具凭添自身的无限韵味;而名贵茶具乃是以茗饮文化的演进、发展与人们对茗饮艺术美的不断探索与追求而愈益增进其身价的。
茶器茶具,既然是茗饮文化的一部分,在通常情况下,它首先应该出现在茶书或咏茶文学作品里。但人们惊奇地发现,古代文献上第一次出现“茶具”二字,竟然是在西汉王褒《童约》里。《童约》作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在唐陆羽《茶经》问世800年之前中国茶学、茶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献。《童约》是一篇游戏文字,写一位精明而有些苛刻的主人翁,为其尽乎“全能”的仆人日常劳作、职责,以契约的形式作出具体详细规定。微至园中拔蒜;大至裁树作般;细至购买脂粉,防盗捉奸。其文妙趣横生,实在令人一读为快。可是许多茶书、茶文章里,往往只摘取与茶事相关的两句,余皆不录,为使读者更易理解《童约》所言其他事物同茶事的关系,不妨录其全文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餔。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包鳖。烹茶尽具。餔已盖藏。
舍后有树。当裁作般。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掾求用钱。推纺恶败。橹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
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枱。转出旁蹉。
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在《童约》中涉及茶事两项,涉及茶具者亦是两项,即:
“武阳买茶。”“·烹·茶·尽·具。餔已·盖·藏。”武阳即今之四川省彭山县,在西汉时已是茶乡和茶叶集散地了。主人作者王褒家居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县为了待客和日常饮用,要派仆人去武阳买茶。而“烹茶尽具。餔已盖藏。”是说主人府上有嘉宾来访,在丰盛的酒宴之后,又设茶宴款待。其饮之茶,当然就是武阳佳茗。仆人烹茶时所用茶具,文中虽未说明是什么样质量的茶具,但是“尽具”二字已说明了主人设茶宴待客时,是使用与其身份士大夫阶级家庭,作者王褒在汉宣帝时受诏入京城长安擢为谏议大夫,亦正是戏作《童约》期间相称的成套茶具,在使用后童仆要及时洗涤洁净,妥为收藏。《童约》说明,我国早在公元前西汉时,四川部分地区饮茶已成为时尚,由于饮茶风习和礼仪的形成,较有社会地位的人家,已开始使用成套的茶器茶具了。
〔笺注〕①王褒:小传略详见本书第四章《茶圣陆羽下》——《中华茶文化一代新风的开拓者》笺注①。
二、古典茶诗中第一次出现的陶瓷茶器陶瓷茶器,在古代诗赋中第一次出现是在西晋杜育①《荈赋》中。写作时间是公元313年之前亦即是王褒《童约》问世三百年之后,约在晋武帝后期或惠帝、怀帝在位期间。
《荈赋》是描写一个初秋天气晴朗的农闲之日,三五结伴同游的品泉者,携带茶器茶具,来到岷江之滨的茶山上,兴致颇高地采制香茗,就地汲水、煎茶品饮的生动情景《荈赋全文请见本书第七章《今古茶诗》上第一篇。诗人在《荈赋》中对所用茶器写道:“器择陶简,出自东隅。”按:陆羽在《茶经》中引文为“器择陶拣,出自东瓯。”这两句诗说明,来茶山的品泉者,当时不仅已使用陶瓷茶器,而且是选择“东隅”所产的精美茶器。因品泉者所在的岷江之滨的茶山,是在四川省北部境内,从方位上讲,对越窑按:西晋时,今之浙江省上虞县、余杭县和绍兴市均已生产精美青瓷,习惯上称为“越窑”系而言称其为“东隅’。
杜育《荈赋》中所说的茶器,并非是越瓷茶碗盏,而是越窑出产的罐或壶之类的冲茶器。这是从“酌之以匏”匏,即是以无柄的圆形葫芦瓢当茶盏,或以类似其型的木制茶碗,“取式公刘”两句中得出的结论。品泉者在茶山的制茶、饮茶方法、方式,看似“末茶”饮法,即将采摘的鲜叶,以火炙干,捣成碎末,随投入越瓷容器之中,再以沸水冲覆,调制成清醇芳香的茶汤;然后,品泉者仿效古代公刘的饮酒方式来饮茶。
公刘是周部族祖先,在豳邑其地在今陕西省旬邑县、彬县一带都城营建宫室落成庆典时,盛宴臣下、宾客,以“匏”为酒具,相庆豪饮,称之为“酌之以匏”,并定为国宴礼仪方式见之于《诗·大雅·公刘》。古代公刘“酌之以匏”的饮酒方式,对后世影响较深远,多有仿效者。
杜育在《荈赋》中写西晋时的品泉者,未用陶瓷茶盏来饮茶,并不意味着当时没有精美的陶瓷茶盏,而只是表明趁闲暇秋游茶山的人们雅兴豪情颇高,十分精于山泉茗饮之道,人们既选用精美的越瓷茶器来调制茶汤,又以古人尝用以饮酒的“匏”代替茶盏一是着意在创造一种既有乡土风情,又有典雅、豪放、深邃的品茗意境。
《荈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第一首茶诗,杜育是第一个写使用陶瓷茶器饮茶的作者,因此,可以说他在中国茶学、茶文化史上占有继往开来的显着地位。
〔笺注〕①杜育:小传略详见本书第四章《茶圣陆羽下》——《中华茶文化一代新风的开拓者》笺注③。
三、陆羽制茶器与开创一代茗饮新风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一提到茶器茶具,往往只理解为日常生活饮茶使用的茶壶、茶碗或茶盘、托盘等,而连茶叶盒罐、筒、暖水瓶、烧水壶等,也不列入茶器之列,这是同现代人饮茶风习改变,对典雅的民族茗饮文化逐渐淡忘有关。
那么,完整的茶器具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按陆羽《茶经·四之器》所云,凡是直接用于煎茶、饮茶或与之相关的一切器具都属于茶器范围。历史上茶器具配套件数最多时,莫过于唐代了,陆羽《茶经》里共列出二十四件。其中一部分是他本人亲自设计制造的,从而形成了一个最完整的茶器系列。这是同茶圣陆羽在唐大历年间《茶经》问世前后所倡导和推行的“陆羽煎茶法”或称之为“文士茶”相适应的配套茶器具。
陆羽《茶经》里所列烹饮茶使用的主要器具有如下种类:
1.风炉:煎茶风炉为陆羽亲自设计,以铜铁铸造,上有三足、两耳、三个通风窗孔和底部透火灰孔隙,其形如古鼎状。这种风炉不仅设计精巧,还在炉体和三足上铸有寓意深刻的铭文、卦象与图象详见本书第十章《茗事典故》中《煎茶风炉上的铭文典故》。
2.鍑或作釜:煎水容器,以生铁铸造,或以陶瓷、石料为之。精美的鍑为银质的,不仅“雅丽、至洁”,且可用之恒久。
3.交床:是以熟铁制作的十字形支架,用以固定鍑于风炉之上。
4.茶碾:用以将事先在文火上烤炙好的茶饼或茶碾成粉状茶末。《茶经》里记载的茶碾,是以桔木或以梨、桑、桐、柘木制成。其碾内槽是圆的,外形是方的;内圆是便于碾轮之运行,外方是防止倾倒。并规定了轮、轴等之具体尺寸规格。另外,还要一个扫拂碾中细茶末的小工具,是以鸟翅羽翎制成的,名叫“拂末”。后来的茶碾,多以铜铁制成;贵重的也有以金银制作的,一般都十分小巧精美。
5.罗合:是茶罗与茶合之组合名称。用茶罗将碾好的茶末过罗,剔除其粗梗、硬片等杂质,将罗过的细粉状末茶,置于茶合内备用。茶合是以巨竹筒或以杉木制成,外涂以彩漆,并以纱绢制作外罩,高三寸,口径四寸,盖厚一寸,底厚二寸。
6.则:是用以衡量往鍑中投放茶量的小工具,以海贝壳或以铜铁、竹片制成,其形状如今时之小杓子。投茶量是根据鍑中水量多少与饮茶者对茶汤浓淡之需求而定,凡煮水一升,须放末茶一方寸匕。则,就是按水与茶的一般比例的定量标准,故称其为准“则”。
7.水方:盛清水容器,以椆贵稀木料《山海经·中山经》:“丑阳之山,其上多椆椐。”,或槐、楸、梓木等合其里层,外层涂以漆料,增其美观。可容水一斗,按古代容器单位,一斗相当于十二市斤。
8.漉水囊与绿油囊:漉水囊是以丝织品等制成的滤水器,煎茶用水在倾注于鍑中之前,用其将水中杂质滤出,以保持水质清洁;绿油囊是不漏水的容器,可用于携带酒水,平时漉水囊藏于其中。
漉水囊,本为僧家“三衣六物”“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三种僧衣;“六物”指三衣之外加上铁多罗〔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之一。皎然上人在《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一诗有云:
吴缣楚练何白晰,居士持来遗禅客。
禅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
先师遗我或无缺,一滤一翻心敢赊。
这是皎然在接受已退居的郑老县令送他一件漉水囊之后,为老县令写的赠诗。这首诗说明,漉水囊早就是僧家的滤水用具了。由于陆羽的童年是在寺院里长大的,他的一生几乎又同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况且他倡导的煎茶法特别受到寺院禅师们的赞赏和支持,故将漉水囊这一佛门禅物作为茶器之一,是有颇深用意的。
9.热盂:是一种瓷或砂质的盛热水的容器,在煎茶时用以浇汤止沸。
10.鹾簋〔cuóguì〕:鹾意为咸盐;簋,为古代食器。圆口,圆足。无耳或有两耳,或有四耳、方座,或带盖的。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食物,盛行于商、周时。《茶经》里的鹾簋是以陶瓷烧制的像筒盒形的小罐,或用瓶、罍亦可,用来装盐花的。因唐时煎茶为调味,要往茶汤里投放少许盐花。
11.碗:由于唐代是我国陶瓷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作为茗饮文化主要器具之一,这时已较普遍地使用陶瓷茶碗了。
陆羽当时对唐代全国各大窑系生产的精美茶碗作了鉴评与对比,他从品茗时观察茶汤颜色出发,特别赞赏如玉似冰的越窑青瓷茶碗,评为全国第一。
12.涤方:用以盛洗涤用水之容器,其规制如水方,可容水八升。
13.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可容五升。
14.巾:是用布一样的粗绸子做的,长二尺。备二块互相换用,以便揩擦净洁各种茶器。
15.畚〔běn〕:是用白蒲卷成条而编成的用具,可贮碗十枚。或以竹编成的笤圆形盛物竹器亦可贮放十个碗。为了防止碰撞,碗与碗之间,以剡纸指以浙江剡溪之水造的纸,隔开塞紧。
16.具列:是一种如床或似条几型的工具,为竹木制品,以色漆涂之,十分美观。将饮茶用毕、洗涤洁净的各种茶器具装入畚与都篮之中,陈放其上。
17.都篮:专用来收藏各类小件器具,或作为外出山野品泉时携带茶器之用,以竹片编织而成。
18.此外还有若干什小器具,如炭棰、火筷子、竹夹两种:一是用来烤炙茶饼,一是煎茶时搅动茶汤时使用、竹刷、水瓢、装茶纸囊等共二十四件。
如果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待1200年前陆羽所倡导、推行的煎茶法和为其配套的系列茶器,也许会觉得陆羽搞的这一套饮茶法太繁项了吧?难道饮茶也值得花这么大的精力吗?殊不知,陆羽从童年时代起,几乎把他大半生如果说不是以其毕生精力的话的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茶学和茶文化事业。他潜心研究茶学,推行陆氏茶,着述《茶经》,制造茶器,是中国茶学史、茶文化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在历史上曾极盛一时,闻名遐迩。如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饮茶》中说:“楚人陆鸿渐羽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陆羽在《茶经》里所记载和倡导的饮茶系列茶器,大多数一直延续使用到明朝初年。真可谓是:鸿渐不愧为茶仙,独领茗韵数百年。
四、若冰类玉的越瓷茶碗唐代是我国陶瓷业发展的繁荣时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陶瓷成就的基础上,唐代陶瓷业亦随着经济文化进入鼎盛时期而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唐代自开元以来饮茶风习的兴起,茶具的制造随着陶瓷业的飞速进步而愈益精美。这一时期的茶具,以南方的越窑青瓷和北方的邢窑白瓷逞相争辉媲美。
唐代的越窑,又称越州窑。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市唐时其辖境包括会稽、萧山、山阴、余姚、剡县、上虞等县,以绍兴、萧山、上虞、余姚一带构成了越窑体系,是中国陶瓷业的发源地,青瓷生产已达2000余年。在唐代越窑青瓷达到了鼎盛时期,至北宋后期开始衰落。
唐代伟大茶人陆羽,在潜心研究茶学的同时,也对当时各地生产的风格与质量各异的茶具做了鉴评对比。陆羽在《茶经·四之器》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还对各地瓷器宜茶之比较说:“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宜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中唐诗人韩偓在《横塘》一诗中亦有赞越瓷宜茶之诗句:“蜀纸麝煤添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
我们从陆羽对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越青瓷、邢白瓷茶碗,其质量都是非常精美的。越瓷青绿,釉色翠润,如冰似玉,邢瓷白釉蕴银,光洁如雪,质地优良。毕竟越瓷茶具更胜一筹。由于其釉色青翠,造型典雅,装饰瑰丽,颇受当时茶人和文士们的喜爱,诗人们以优美的诗句来赞誉越瓷茶具的精美绝伦。
唐代中期诗人陆龟蒙有《秘色越器》一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由于越瓷工艺高超,形似“功剜明月”釉如“千峰翠色”,自唐宋以来即成为宫廷贡品。如唐代中期诗人徐寅在偶获一件精美的贡品秘色茶盏之后,欣然作《贡余秘色茶盏》诗曰: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初醅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秘色,是谓瓷器上的青色釉彩。宋德林《候鲭录》六:
“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镠①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由此可见秘色茶盏为宫廷专用贡品,更被视为越瓷中的稀世之珍。
〔笺注〕①钱镠852—932字具美,小字婆留。唐末临安今杭州市人。
少任侠,率乡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归董昌为稗将。昌反,镠执之,昭宗888—904拜镠镇海镇东军节度使,赐铁券,拥兵两浙,旋封越王,又封吴王。唐亡,受后梁朱温太祖之封,称吴越国王,改元天宝,是为十国之一。卒谥武肃。传王位至其孙俶。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举族归于宋朝。
五、如银似雪的邢瓷茶具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齐名,早在唐代就誉满全国。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货贿有通用物》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汉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陆羽在《茶经》中说,邢瓷茶碗,“类银”、“类雪”稍逊越瓷一筹,亦是赞其质地精美,晶莹如雪似银。而中唐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之《茶瓯》一诗中,则是把邢瓷与越瓷相提并论,各有千秋的,其诗曰: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萍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而精通品茶之道的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有“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之句,则完全是赞誉邢瓷素洁如雪,最宜品茶,茗香飘溢,不啻神仙了。
邢窑古代窑址,经瓷学考古家们的考证,今河北省临城县境内为该窑系中心。临城县在唐代属赵州,而今河北省内丘县在唐时属邢州,与内丘交界之处,为古代邢窑早期地址。
六、法门寺出土的唐宫精美茶器1987年4月3日,在陕西省扶风县重建法门寺塔时,在塔基地宫中发现了一大批稀世珍宝,其中包括唐代宫廷御用的珍贵精美的茶器具。被认为是我国考古史上一件轰动世界的重大发现。
法门寺在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相传,该寺与佛塔建于东汉桓、灵147—189时期,有“先有塔后有寺”之说,素称“关中塔庙始祖”。佛塔的来历,据佛典记载,古天竺印度阿育王,在释迦牟尼死后200年约公元前272—226年撒佛舍利佛教名词:意为尸体或尸骨。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于大千世界,于同一天内建塔84000座,以供佛舍利。扶风县法门寺佛塔是在中国建造的十九座塔中的第五座。法门寺起初一直称“阿育王寺”唐贞观元年627取“佛法之门”意改为“法门寺”。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藏释迦佛手指骨一节。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上,历代帝王每隔三十年开塔一次,以最高的佛礼仪式将佛骨迎往皇宫内供俸,以祈海晏河清、国运昌隆。
法门寺宝塔地宫中出土的这批历史文物,是唐末僖宗李儇于乾符元年亦为咸通十五年,874最后一次将佛骨连同历代帝王供俸的古器真品一同密封于宝塔基地宫。在这批出土的2449件珍贵历史文物中,特别引起国内外茶学界、茶文化界注目的是,有一批可称之为稀世珍宝的唐宫御用银质鎏金茶器具等数十件。其中有:
1.银质鎏金茶碾子一只。其形状类似中药铺里的小型药碾子。但制作精巧,在碾槽下有平行、饰有花纹的底座,放置或使用时可保持碾身稳定,碾槽上缘制有可抽拉的护盖,不用时将碾轮另处置放,可盖上碾槽,防止灰尘落入,保持洁净。底座上有铭文“咸通十年869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二十九两。并有制作工匠和监制官的名字。通高7.1厘米不包括碾轮,长27.4厘米,通宽5.6厘米,重1168克。
2.银质鎏金茶罗子一只。其构造精巧,匠心独运。外形如一只箱形的手饰盒,由罗箱、罗盖、罗筛、茶屉和底座五部分组成。在箱体、箱盖上均有花纹装饰,典雅美观。其用途是,在茶饼经茶碾碾成极细粉状的末茶后,过罗用的茶筛子,将未碾碎的茶梗、茶楂剔除,然后将末茶置于茶屉内待烹。茶罗底部的铭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罗子一副,全共重三十七两”。通高9.5厘米,座长14.9厘米,底宽8.9厘米,重1472克。
从制造时间、文思院监制以及茶罗子与茶碾底部两侧各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镂空花纹装饰来看,上述两件为配套茶器珍宝,可能出于同一工匠大师之手。
3.银质鎏金末茶盒。有龟型、方型、菱型等数件。龟型盒造型逼真,昂头曲尾,形态可爱。龟背为盖、中空储放经过碾、罗的待烹之精细末茶。龟象征饮茶长寿。通高13厘米,纵长28.3厘米,宽15厘米,重820.5克。
4.银质鎏金坛子一对。圆型、高脚、有盖,密封性能较强。专家们对它的用途认为可能是放置茶饼、或经烤炙后待碾的茶饼用陆羽在《茶经》有云:茶饼经微火烤好后,为防止香气之散失,应放于较密封的容器之中,或放置茶食等。
每坛壁都有四幅人物图像,纹饰精美。坛通高24.7厘米,直径13.2厘米,重883.5克。
5.银质鎏金手提笼子两只。一只为圆形,有盖,底部有四足支掌。通体作金钱眼状镂空,在笼身与笼盖上饰有鸿雁29只,呈展翅飞翔状。通高17.8厘米。直径16.15厘米,重654克。底边铭文为“桂管臣李杆进”6字。另一只为金银丝编织而成,近椭圆形。通高15厘米,长14.5厘米,宽10.5厘米,重355克这两只笼子是否放茶饼炙茶用,有待学者作进一步考证。
6.银质鎏金盐椒盘。立体造型,十分精美。是由一簇荷叶、莲花、莲蕊、荷叶杆等巧妙地组合而成。三支叶杆为支架,仰莲为盘,用于放精盐,覆叶为盖,莲蕊作蒂,蕊中空放椒粉。重546克。台脚有铭文:“咸通九年868文思院造银涂金盐台一枚。陆羽《茶经》有云:在茶汤初沸时,往鍑中投放少许盐花,以调茶味。
7.银质元塔形炉子一只。炉腔中、下部有隔板、下有六个通风或添炭口,两边有提拿手。此炉可能是炙茶或煮茶炉。
出土时盖面上贴有封签“大银香炉臣杨复恭”字样。通高56厘米,外径35.8厘米,重3920克。
在法门寺宝塔地宫中出土的珍品茶器具中,还有琉璃茶碗、茶托一副、秘色越瓷茶碗一只。以及银质火筷子、银质鎏金波罗子两套每套5件,是可叠合、放置佐茶食品的容器。
扶风法门寺所藏大批稀世珍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因而刮起了一股“佛骨旋风”,也引起了中国与世界茶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在继1990年9月和1992年5月先后召开了“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究会”和“国际法门寺佛教学术讨论会”之后,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法门寺博物馆,经过精心筹备,于1994年11月,召开了“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有200多名中外学者包括港、台同胞,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60多位着名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
中外茶学界、茶文化界、茶禅界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法门寺宝塔地宫系列唐代宫廷茶具的出土,是继唐代中期陆羽《茶经》问世以来,中国古代与世界茶文化史上,又一划时代的辉煌篇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宫廷系列茶具;它以设计精巧的造型,寓意深刻的图纹,古朴典雅的风韵,不仅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唐代的灿烂的文化成就和制造精品金银器皿的高超工艺水平,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而且逾加证实了中国不仅是世界茶叶的发祥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这也充分体现了从唐代中期以来,由茶圣陆羽与他的“缁素忘年之交”皎然大师所倡导、创立的“陆氏茶”文化和寺院的茶禅文化有了迅速的普及与发展,而且代表中国古代茶文化最高雅、最完备、最盛大的茶道仪式,是唐代宫廷的清明茶宴关于唐宫清明茶宴请见本书第十章《唐代的贡茶》;从唐僖宗皇帝将大批珍贵御用茶具封存于法门寺宝塔地宫,敬献供俸于佛祖这一史实说明,中国古代的茶叶与茶文化都同佛教文化有不解之渊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