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今古茶诗上-4
十八、唐韦处厚一首
茶岭①
顾渚②吴商绝③,蒙山④蜀信稀。
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⑤肥。
〔韦处厚〕773—828字德载,初名淳,因避宪宗讳改。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宪宗元和元年806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员外郎、翰林侍讲学士、兵部侍郎等职。
〔笺注〕①茶岭:据《茶经述评》所考,此为“夔州的茶岭”。夔州唐时属山南西道,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境。
②顾渚:顾渚紫笋。
③吴商绝:唐时湖州亦为吴兴郡治。是谓已不见吴地的商人贩运紫笋茶了。
④蒙山:蒙山茶。产于唐雅州名山县蒙顶山区。素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之誉。蒙顶茶从唐时起,为皇室贡品,非常珍贵。今四川名茶中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均属上品茶。
⑤紫英:指茶岭上所产之茶品。诗人说,现在虽然难以见到顾渚紫笋与蒙山茶了,可是这里的“紫英”茶,肥嫩鲜醇,是完全可以同紫笋和蒙顶茶媲美的。
十九、唐李群玉一首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①
客有衡山隐②,遗予石廪茶。
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③。
圭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④。
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⑤。
红炉⑥爨霜枝,越儿斟井华。
滩声起鱼眼,满鼎飘清霞。
凝澄⑦坐晓灯,病眼如蒙纱。
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
顾渚与方山⑧,谁人留品差。
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⑨。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诗人。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少好吹笙,善书翰,苦心为诗。宣宗大中八年854徒步远至京师,就诗三百。荐授弘文馆校书郎。
其诗五言警拔,七言流丽,名句甚多,为后人所传颂。
〔笺注〕①石廪:山峰名。在南岳衡山,即今湖南衡山县西。衡山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为着。石廪峰产石廪茶。
“方”、“团”为饼茶之两种形状。
②衡山隐:点出龙山人为南岳衡山隐士。
③自云采掇二句:是诗人借隐者之言曰:此茶是凌晨在云雾弥漫的石廪峰上所采之早春带露茶芽。
④圭璧、积芳二句:言茶之精美,相叠成纹,如圭似璧,散发着天然的“茶之真香”。
⑤金粉、松花:谓用茶碾将方或圆形之石廪茶碾成细细末茶,如金粉、松花,轻嫩溢香。
⑥红炉至清霞四句:言煎茶过程,细致入微:令茶童越儿取来经霜松枝,汲取井泉佳水,点然鼎状风炉,煮水煎茶。耳闻鍑中微微有声,眼看水面鱼目散布,继而四边泉涌连珠,为之二沸,投茶于鍑,鍑中茶汤飘滚如雪浪白云。
⑦凝澄起四句:言灯下品茗及其功效。当诗人刚刚品饮了一杯香茗之时,连看景物都模糊的病眼,突然觉得清亮起来,眼前的灯光和天将晓时窗纱中透进的曙光都看得十分清楚。顿觉心胸开阔,消除了心中的烦恼和忧虑。
⑧顾渚:颇渚紫笋,已见前解。方山:茶名。产于福州,亦是唐代名茶。
⑨结尾四句:诗人手捧茶瓯,细品茶味,芳香清醇,觉得石廪茶已胜过久负盛名的顾渚紫笋和福州的方山茶,颇有些为鲜为人知的南岳石廪茶鸣不平之磋叹。
二十、唐李郢二首
1.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①
昨日东风②吹枳花,酒醒春晓一瓯③茶。
如云④正护幽人⑤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⑥拍成和雨露,玉尘⑦煎出照烟霞。
相如⑧病渴今全校,不羡⑨生台白颈鸭。
〔李郢〕生卒年不详。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初家居杭州,以山水琴书自娱,疏于驰竞。宣宗大中十年856进士及第,入幕湖州,淮南等州为从事,入为侍御史。
李郢工诗,尤擅七律。
〔笺注〕①枳花茶:产地未详。
②东风句:犹言片片香茗是被温暖的春风吹进了诗人的茶碗里。
③瓯:古陶器名,大者为小盆,小者曰盂,为饮茶、酒之具。唐时人们崇尚越窑生产的茶瓯,以其色青、若冰类玉着称于世。
④如云:诗人觉得瓯中茶汤升起的热气如云,似乎可以遮住与豪门权贵之间的鸿沟,求得一时的快感。
⑤幽人、野老:为诗人自喻。李郢曾以琴书和游山玩水自娱,以隐士自况。似雪句:言其身虽为山乡野老,但仍能及时品尝到茶汁绝胜雪乳的上品香茗。
⑥金饼:古时造饼茶或研膏茶,必须经过冲捣或研磨工序,将采摘的带露鲜叶,经清水洗涤后,研碾成膏状,拍成饼形,再投入茶焙,以文火进行烘焙。
⑦玉尘:茶饼经茶碾碾碎过茶罗,成为如白玉一般的末茶。
⑧相如: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传说,相如有消渴之疾。
⑨不羡句:此句似从陆羽《歌》“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之句演化而来。台:古代的官署名,如御史台。此句表示诗人不羡慕仕宦生涯。据此推断,这首诗当作于856年李郢进士及第之前。
2.茶山贡焙歌
使君①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②价无比。
春风三月③贡茶时,尽逐红旗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茶来。
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贴催④。
朝饮⑤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
一时一晌还成堆,蒸蒸馥馥香胜梅。
研膏⑥架动声如雷,茶成拜表奏天子⑦。
万人争啖⑧春山摧,驿骑鞭声砉流电⑨。
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⑩,到时须及清明宴。吾君HI可谓纳谏君,谏官不谏何由闻?九重HJ城里虽玉食,天涯吏役长纷纷。使君忧民惨容色,就焙尝茶坐诸客,几回到口重咨嗟。
嫩绿鲜芳出何力?山中有酒亦有歌。
乐营房户皆仙家,仙家十队酒百斛。
金丝宴馔随经过,使君是日忧思多。
客亦无言征绮罗HK,殷勤绕焙复长叹。
官府例成期如何?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题解〕茶山,指唐湖州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顾渚茶山。在太湖西岸。唐时在顾渚山设贡茶院。每岁采制春茶时,诏派州刺史亲临茶山督办修茶。这首《茶山贡焙歌》,约作于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春。作者于大中十年856登进士第,入幕湖州当从事。此诗较详尽地记录了他陪同州刺史进茶山督办修茶时的所见所闻。对采制贡茶付出辛劳与血汗的广大茶民表达了深切同情;对身居九重的天子及朝中锦衣玉食的权臣显贵们作了辛辣的讽喻。
〔笺注〕①使君:对地方长官之尊称。据《唐刺史考》所载,在宣宗大中十一至十二年,先后有崔准、萧岘为湖州刺史,未详谁是诗中所指之使君。
②客在金台句:指在采焙贡茶时应邀来茶山的客人。金台:指临时设置之待客场所。
③从春风三月至研膏十一句:描写阳春三月顾渚茶山采制贡茶时的宏大场面。贡焙每日凌晨朱门大开,成千上万的男女茶工涌入茶山,春茶碧绿,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竞相采摘,随时送回贡焙,转入下道工序,场面蔚为壮观。
④连贴催:尽管茶工十分辛劳,地方长官昼夜督办,可是朝廷朱印牒文,还是接连送到,频频催逼。
⑤朝饮二句:言采制贡茶的茶工十分辛劳,由于采摘标准要求十分严格,茶工人众,竞相采摘,故有的茶工凌晨入山,到日暮时还未采到“一掬”茶。忍饥挨饿,苦不堪言。
⑥研膏:在唐代的茶诗里,“研膏”二字第一次在本诗里出现,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国茶学界一般认为,研膏茶始于南唐,兴于宋代。这里所说的“研膏”茶,尽管还不可能如宋代“北苑贡焙”研膏茶工艺那样精细,但至少说明在唐代后期,造茶工艺从制造较粗放的饼茶,已开始向工艺较精细的研膏茶过渡。从“研膏架动声如雷”句来看,这已不是陆羽《茶经》里所列的饼茶成型工具——单人操作的“杵”与“臼”,而是像一种连动的机械研磨茶膏的装置。
⑦拜表:指州刺史在完成修茶任务时,向皇帝呈报的贺表。
⑧急啖〔dàn〕:争饮之意。在此作争采茶芽解。
⑨砉〔xū,又读huā〕:砉然,谓骨皮相离之声。砉流电:是说送贡茶的驿站骑手,为赶路程,不停地用鞭子狠狠抽马,几乎将马皮都抽裂了。
⑩路四千:谓从湖州到长安四千华里。送贡茶的驿骑,必须在十天内送到京城,赶上清明宴。
HI吾君:指唐宣宗李忱,公元847—959年在位,年号大中。
HJ“九重”句:是诗人对天子及身居京城锦衣玉食的达官显贵们的讽喻。
HK无言徵绮罗:是言州刺史的忧民情思,也深深感染了宾客的情绪,在征求客人点歌舞、戏曲时,大家都沉默无言,也是一片叹息之声。
二十一、唐李咸用一首
谢僧寄茶
空门①少年初行坚,摘芳②为药除睡眠。
匡山③茗树朝阳偏,暖萌如爪拿飞鸢④。
枝枝膏露凝滴圆⑤,参差⑥失向兜罗绵。
倾筐⑦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
石排古砌春苔干,殷勤⑧寄我清明前。
金槽⑨无声飞碧烟,赤兽⑩呵水急铁喧。
林风HI夕和珍珠泉,半匙青粉搅潺湲。
绿云轻绾湘娥鬓,尝来纵使重支枕,胡蝶寂寥空掩关。
〔李咸用〕生卒年不详。晚唐诗人。陇西今甘肃临洮人。习儒业,久不第。曾辟为推官。因唐末离乱,遂寓居庐山等地。工诗,尤擅乐府、律诗。
〔题解〕赠茶者为庐山僧人修睦?—918,俗姓赵。昭宗光化年间任庐山僧正掌管佛教政务、执行佛律的僧官。
诗人寓居庐山时,与之交往甚密,常有唱和,结为诗友。他日李赴异地,僧以庐山茶相寄。
〔笺注〕①空门:佛教名词。佛教宣扬“诸法皆空”,以“悟空”为进入涅盘之门,故称佛教为“空门”。此句是赞扬修睦少年为僧,志诚意坚,潜修佛事。
②“摘芳”句:言修睦所以采制药效功用显着的庐山茶,是为醒脑提神,坐禅时破除瞌睡。
③匡山:即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而居。故称匡庐或匡山。庐山产茶历史悠久,大约始于东汉或西晋时期。
④飞鸢:鸢鸟,俗称老鹰。“匡山”起二句说,庐山上向阳的茶树长势茁壮,萌发出的肥嫩茶芽,似乎都能托起鸢鸟的起降。
⑤凝滴圆:谓茶树的生长环境。庐山北邻长江,南毗鄱阳湖,属高山云雾茶产区。茶树多在云雾笼罩中生长,饱经雨露滋润,采摘的鲜叶上都凝结着如膏脂般的露珠。
⑥参差:谓茶树枝条长短不齐,伸向四面八方,茶芽上生有白色茸毛,犹如兜上白色的“罗绵”一样。
⑦倾筐起三句:谓修睦采制春茶的过程。短甑〔zèng〕:一种较浅、敞口用以炊物之瓦器。将采回的带露新鲜茶芽倒入甑器中,以蒸煮方法杀青;然后进入研磨工序,并用细密的白纻麻布之类过滤。在制成茶饼之后,再一排排放在古石台上,以日光晒干。
⑧殷勤:言友情深厚。修睦将刚刚焙好的春茶,在清明之前即寄到诗人手中。
⑨金槽:指茶碾。一般以铜铁制成,泛称金碾或金槽,以喻其珍贵。
⑩赤兽:指火势旺盛。正在煮水的风炉,已发出水沸的喧响。
HI林风起五句:诗人说,他在春风和煦的夕阳之下,携带煎茶器具,来到林中珍珠泉畔,点燃风炉,烹茶品饮。因庐山茶非常珍贵,药效显着,仅放了半匙,可是到了晚上,起卧数次,难以成眠,那里还会有“庄生梦蝶”呢?
二十二、唐郑遨一首
茶诗
嫩芽①香且灵,吾谓草中英②。
夜臼③和烟捣,寒炉④对雪烹。
惟忧⑤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⑥堪珍贵,能令睡思清。
〔郑遨〕866—939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唐末应进士试两举不第,遂入少室山河南登封为道士。后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为友。世称“三高士”。后唐明宗时召拜左拾遗,晋高祖以谏议大夫拜诏,皆不就。赐号逍遥先生,天福中卒。
〔题解〕郑遨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五。另见《茶董补》卷下宋郑遇《咏茶》一诗,五言八句,同郑遨诗雷同,前四句和第八句完全一致;第五、六、七句则只有个别字不同,三句分别为:“罗忧碧柳散。煎觉绿花生。最是堪怜处。”故请读者比较鉴别。
〔笺注〕①嫩芽:从诗中“寒”、“雪”二字推测,此嫩芽当为早春刚萌发的茶芽。
②草中英:称赞“嫩芽”是茶中上品,堪称精英。
③夜臼:指将日间采摘的鲜叶经蒸煮杀青,连夜用杵与臼将其捣碎、定型、烘焙。
④寒炉句:是一幅道士雪地烹茶图。翌晨时逢降雪,大地银装,道士燃起风炉,取雪煎茶,品饮香茗,赏雪赋诗,情趣高雅,颇为逍遥。
⑤惟忧二句:是道人对其焙茶工艺,尚觉欠佳自唐陆羽《茶经》及其煎茶法问世之后,即崇尚茶汤呈雪乳色为佳,在煎煮时鍑中茶汤里常常飘浮着绿色的花沫。
⑥最是二句:谓尽管此茶焙制工艺欠佳,但最堪珍贵之处是,它能提神益思,破除瞌睡,有益于夜间诵经修道。
二十三、唐齐己四首
1.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旗枪①冉冉绿丛园,谷前②初晴叫杜鹃③。
摘带岳华④蒸晓露⑤,碾和松粉⑥煮春泉⑦。
高人⑧梦惜藏岩里⑨,白硾⑩封题寄火前HI。
应念苦吟耽睡起HJ,不堪无过夕阳天。
〔齐己〕864—937?晚唐诗僧。俗姓胡,名得生。唐谭州益阳今湖南省益阳市人。幼孤聪慧,少年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后栖南岳衡山东林寺、江陵龙兴寺等寺院。己性好放逸,爱乐山水,多才艺,能琴棋,擅书法,颇有诗名。
〔题解〕作者曾在岳麓山道林寺清修多年。这首诗是他在远离寺院之后,寄怀念之情所作的茶诗。
〔笺注〕①旗枪:当春茶芽柄已发一叶,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称为“旗枪”。是言春茶之精细者。
②谷前:指在谷雨前采制的第一批春茶。
③杜鹃:鸟名。相传,为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故曰杜鹃,亦曰子鹃、子规等名。诗中“谷前初晴叫杜鹃”之句是说,谷雨之前,天刚一放晴,杜鹃鸣啼之时,即是该采谷前茶的时候了。
④摘带岳华:指采摘岳麓山道林寺周围所产之玉露育孕而成的优质春茶。
⑤蒸晓露:指以锅蒸法杀青含有晨露的鲜叶。
⑥松粉:碾成粉状微带松花色味的末茶。
⑦煮春泉:以清甘之泉水煮茶。
⑧高人:喻指道林寺得道高僧,是作者对诸僧友之敬称。
⑨藏岩里:诗人说,他曾梦见僧友们将岳麓茶珍藏在岩洞里。
⑩白硾:似指白色石料制成的研捣茶的工具。
HI火前:茶焙之前。诗人是说,僧友们将刚刚焙好的春茶趁热封装后及时寄来了。
HJ应念二句:是诗人点题寄怀之笔。僧人诗里一般忌用“情”字,但怀念故友之情却跃然纸上。因品尝僧友们所寄岳麓春茶,睹物思友,苦思低吟,作诗寄怀,几乎彻夜不眠。由于起得迟,耽误了诵晨经的时间,虽不算太迟,亦感到有些难堪。
2.尝茶
石屋晚烟生①,松窗铁碾声②。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③。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④。
春风霅川⑤上,忆傍绿竹行⑥。
〔笺注〕①石屋:寺院里生风炉煮茶之所。
②铁碾声:在点燃风炉煮水之同时,亦在面对古松的窗下,转动铁碾研茶,碾轮滚动时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烘托出主人晚间待客饮茶时的气氛。
③寄僧名:指远方寄茶僧友之法名。
④味击、香搜二句:是言当品饮了芳香清醇的新茶之后,精神兴奋异常,打乱了作诗的思路,一时竟不成章;而茶的香气几乎把睡意也都赶走了。
⑤霅zhà川:即指苕霅溪。苕霅二溪是浙江的着名山水,也是吴兴的别名。素有“苕霅溪山吴苑画”的美誉。霅溪源出天目山,分有二源,其中一源出自山南东天目山,东流经临安、馀杭等地折而北,流经德清县为馀石溪,至吴兴为苕霅溪。
⑥结句:作者说,由于饮了产自吴兴按:吴兴地区是唐代着名产茶区的春茶,令人忆起往昔在吴兴漫游时,曾访问过碧绿的茶园和青翠的竹林,领略过山水如画的霅川风光。
3.谢中上人寄茶①
春山谷雨前②,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③,清和易晚天。
且招④临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相劳寄,无来又隔年⑤。
〔笺注〕①上人:佛教称谓。一般指持戒严格,精于义学之僧。《释氏要览》:“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上之人,曰上人。”
②春山二句:言僧友们在轻雾如烟的春山里,亲自采摘谷前茶的情景。
③绿嫩二句:是说翠绿鲜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满筐。
④且招三句:是赞扬僧友施惠于人的风格。尽管佳茗难得,还要以春泉试煎招待临院客人;又劳远方相寄,真是令人十分感佩。
⑤结句:表达思念僧友之情。又有一年没相见了,不知何时才有重逢相聚之日。
4.谢湖茶①
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②。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③。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笺评〕齐己这首茶诗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学者研究唐代末期茶叶制造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史料。在一些茶史资料中,一般认为研膏茶的生产始于宋代。可是李郢约于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春,在《茶山贡焙歌》里使用“研膏”二字,至唐末诗僧齐己在这首茶诗中使用了“腊面香”,这说明在唐代末期,为宫廷制造的贡茶中,已开始生产工艺较为精细的研膏茶了。
〔笺注〕①湖:在湖南省岳阳县南。本作灉湖,亦曰翁湖,因冬春水涸,昔人称之为干湖。湖茶为唐时贡茶。
②蜡面香:为研膏茶称谓。是说在圆或方形的茶饼上涂上含有香料的膏油读去声。在饮用前先将上面的膏油刮去,以文火将茶饼烤炙松软,冷却后再用茶碾碾成粉状,过茶罗后烹饮。
③烹色带残阳:是说煎好的茶汤里,呈现出如“残阳”般的金黄色。是赞湖贡茶品质极佳。
二十四、唐成彦雄一首
煎茶
岳寺①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②。
蜀茶③倩个云僧碾④,自拾⑤古松三四枝。
〔成彦雄〕生卒年不详。字文干,江南人。南唐诗人。
曾登进士第。其诗多为写景咏物之作,长于绝句。《煎茶》诗就是构思巧妙的绝句之一。
〔笺注〕①岳寺:谓诗人在晚春之际游历某名山时借宿古刹。从诗的构思与意境推测,其地似在四川,并非在杭州。
②虎跑泉: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它名列杭州诸泉之首。素有“天下第三泉”之称。思迟迟:诗人说,他在起床前感到口渴,想要饮茶时,又忆起往日游历杭州,在虎跑泉畔饮茶时,那泉甘茶香永铭于怀的情景。
③蜀茶:泛指巴蜀之地所产之名茶。唐李肇在《唐国史补》记载:
“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等名茶。
④倩个云僧碾:谓诗人请寺僧代为碾茶。倩,在这里不读〔qiàn〕,而读〔qìng〕,请,央求之意。见《方言》按:凡事请人代之曰“倩”。
个,为助语词。
⑤自拾:因由寺僧代为碾茶,诗人便到寺外林中拾来三、四枝古松枯枝,用以煎茶。
二十五、吕岩一首
大云寺茶诗
玉蕊一枪①称绝品,僧家造法②极工夫。
兔毛盏③浅香雪白,虾眼④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⑤。
幽丛⑥自落溪岩外,不肯⑦移根入上都⑧。
〔吕岩〕即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字洞宾,别号纯阳,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唐礼部尚书吕渭之孙,海州刺史吕让之子。懿宗咸通间应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道成仙。世人习惯上称其为纯阳祖师或吕祖。许多地方建有其庙宇祠堂。其事迹自宋太宗末年见传世以来,越演越繁。
《全唐诗》存吕岩诗四卷凡二百五十余首。凡涉人与事皆在宋代。据《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1990年11月版载其经历时称:“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肯定。其诗多为他人托名所作。”
〔笺注〕①玉蕊一枪:谓初春刚萌发的第一枚茶芽,鲜嫩如笋,故称其为绝品。
②僧家造法:谓此茶为大云寺僧人按寺院制茶方法所造,工艺极精。
③兔毛盏:亦名兔毫盏。为宋代建窑生产。“兔毫天目”茶碗为其精品之一。在临近碗底部有两个如兔毫的白点,犹如双目,故名。以其釉彩凝重,具有典雅的民间风格而着称于世。
④虾眼:乃为古时煎茶候汤之法。为水之二沸。在宋代苏轼的茶诗里亦有称其为“鱼目”、“蟹眼”者,均此一理。
⑤断送、增添句:言玉蕊茶品质高、功效显,饮后令人神清气爽,可以彻夜不寐。
⑥幽丛:言此茗树生长在峭壁幽谷、溪泉之畔,极不易得。
⑦不肯句:言茶有不可易地栽植的习性。通观今古名茶,确为天地钟爱所育。移之他地不易成活,即便能活,茶味也变了。故古时将订婚之礼仪称之为“下茶”,是寓婚姻不易之理。
⑧上都:京师、首都。《文选》汉班孟坚固《西都赋》:“实用西迁,作我上都。”此似指唐代京城长安。这句诗是说,这样的奇茗嘉木是不肯移根入京城的,实乃借物喻人仙,颇有仙山胜似宦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