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黄楼 八 重游江南

元丰二年(1079)三月,朝廷告下:

“苏轼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军州事。”

苏轼将行,徐州吏民依照俗例,举行一套“攀辕”挽留的表演,如将他座骑的鞭镫割破,发动一批老百姓来挡在马前,表示不肯让这位贤太守离去。也许有人会因此而沾沾自喜,苏轼则认为真是“儿戏”,自知无恩于民,老百姓涕从何来?大道旁的石人,看见过多少次太守的来来去去。

但是,父老们说:“前年,没有太守,我们都做了水里的鱼鳖了。”苏轼举鞭道谢,说:“正因为我命穷,到处都遭凶灾,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苏轼有《别徐州》词,调寄《江城子》,语意十分萧索: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别去徐州,走马南都,往访弟苏辙。

在马上,想了许多要对老弟说的话:“前年到南都来时,麦老樱桃熟,今年重来,樱麦已半黄绿。岁月如旧,而人事则已几次反复,你那里已经换过三个太守,送往迎来,像车轮一般盘旋的生活,实在毫无意思。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还乡,我不知道,但我已经想好,决定住到眉山县南的石佛镇去,过田农生活,岂不很好。”

又是这番旧梦,说过无数遍了,依然是个梦想。

三月十日,抵南都,兄弟相晤,过乐全堂谒张方平。因病,在苏辙家住了半个月,二十四日离去,舟行至灵璧镇,徇张硕之请,为作《张氏园亭记》。

张氏历世显宦,造此园,费时五十余年,不但有花木池台之美,兼有畜牧、纺织之类的设备。大凡生事所需,百物咸备于一园之中,它不是一个普通但供游赏的花园。苏轼称羡张家先人治园之意,论曰: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如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


张氏为其子孙,筑室艺园,使其出可以仕,退可以隐,得从容进退,无适而不可之乐云云。

这是归乡无计的苏轼,触景所生的感慨与歆羡。他如要回眉山去,连住到哪里去,都还要大费一番周章,遑论生计所需的取给。所以他要赞佩张氏先人为子孙设计的周到,如此而已。

过扬州,老友鲜于子骏(侁)在做知州,设盛宴于平山堂,招待苏轼。平山堂是欧阳修知扬州时所修造的名建筑,苏轼身临其地,不免怀念先师,作《西江月》词: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次宴会,湖州张大亨(嘉父)亦在座,僧德洪《石门题跋》记嘉父言:“东坡登平山堂,怀醉翁,作此词。时红妆成轮,名士堵立,看其落笔置笔,目送万里,殆欲仙去耳。”此是苏轼当年的丰采。

四月渡淮,至高邮,秦观、参寥俱在,就坐上苏轼的船,一路同行。过金山,遇大风,访宝觉禅师。至无锡,同游惠山,惠山的水有“天下第二泉”之誉,他们就在山上汲泉生火,煎茶共饮,苏轼有咏曰:“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这几日相伴,苏轼益发觉得参寥这个人,坦率天真得可人。秦观发现苏轼已经有点重听,又以为他在装聋。苏轼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人生的贼病。现在一病先去,只怕此心未了,即使不见不闻,还是障碍。”

五年之前,在此一带,结伴同游的刁约(景纯)和张先(子野)两老,皆已先后物故,人琴俱亡,只剩得一抔黄土,空帏鹤唳而已。苏轼追怀昔游,无恨怅惘,都一一前去祭奠。

至秀州(今浙江嘉兴),往白牛村哭祭陈舜俞之殡。

仁宗一朝四十一年,中制科者仅十五人,苏氏兄弟亦在这十五人中,舜俞比他们早,且是那次科考中的第一名。苏轼在祭文中说:以令举学术的深厚,更得科甲的发扬,声名远播,天下莫不期之以大器;但是同辈中有不少人飞黄腾达的,他却一生困于仕途,不得大用。熙宁三年,他还不过是个山阴知县,为了拒绝施行青苗法,上疏抗论,被贬为监南康酒税,一斥再斥,终于放归田里,郁郁病死于白牛村。

苏轼想不透这是什么道理,令他十分惶惑。他在天道与人事之间,想来想去,不出三种情况:一是天所赋予令举的才能,只是一个无意中的偶然,所以并不安排他的用与不用;二是天确有意作成这个人才,而人事不足以辅成其大;三是天生斯才而人不用,所以天又夺回去了。苏轼惶然道:三者必居其一。否则,以令举之贤,何为不立?何又立而不得其用?

苏轼的惶惑,实是知识分子的穷途之恸;哭令举,亦苏轼之要搔首问天的自伤。所以陆放翁题跋说:


东坡前后集祭文,凡四十首。惟祭贤良陈公,辞指最哀。读之使人感叹流涕。其言天人予夺之际,虽若出愤激,然士抱奇材异识,沉压摈废,不得少出一二,则其肝心凝为金石,精气去为神明,亦乌足怪,彼愦愦者固不知也。绍熙甲寅十二月二十九日笠泽陆某谨书。


元丰二年(1079)四月二十日,苏轼抵湖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