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外扩疆域屠徐州 后院起火战濮阳(4)
曹操虽然藉口报父亲及弟弟被杀之仇,而进行残酷的屠杀,而其实呢?他与其父的感情并不深,这个死去的异母弟弟更与他从无情谊,而且长期以来他和父亲在政治立场上很不相同。因此父子、兄弟一直并无太大来往,不过具有一种名分而已。因此对于父亲和异母弟的被杀,他不可能那么伤心,特别不可能那么伤心怨恨到如此丧失理性的程度。
那么,曹操此举的真正目的何在呢?他攻打徐州,与其说是报仇,不如认为是扩充自己地盘及力量的一种必要行动。他在徐州进行的残酷屠杀,与其视为怨恨,不如看作政治上的恐骇。曹操深知徐州这个地方,由于长期处在战乱之外,老百姓几乎没有受过战争的恐怖。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对比,便十分感激陶谦政府,对陶谦政权的向心力很高。凡是外来的势力,自然就有一种强大的拒绝意识。曹操现在要占据这个地方,若是就这么进来,徐州人显然不服管理,只能先用这种惊吓人心的恐怖手段,才可能摧毁徐州人的自足自安的心理,而对曹操采取不得不接受的态度。
显然,曹操这样做是成功的,作为政治家的曹操,有时也懂得用武力手段协助政治问题的解决。虽然,这种解决方式是残酷的,但从这些政治家的眼光看来,老百姓的流血牺牲都是微不足道的,而他们一意追求的政治意图才是重要的、辉煌的。
曹操算是彻底击败了陶谦,他通过战斗,确实对陶谦军无法有恭维认可之辞。但是,在这次他遇到的敌手中,有一个人却不能不引起他的注目,那就是刘备。在这次攻城战中,最令曹操感到意外的是刘备军团的表现,这支为数不多又是仗义相助的客军,居然表现得坚韧无比,对曹军凶猛的屠杀毫不屈服,那股强烈的反抗力,有时让曹操都感到心惊。从此,曹操对刘玄德这个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正当曹操准备彻底击溃陶谦,占领徐州的时候,从大本营兖州甄城传来紧急军情。陈留太守张邈造反,并且和东郡陈宫拥护从长安逃出来的吕布,攻占兖州。目前,兖州大多州郡均响应张邈。荀彧、程昱、夏侯惇所率领的曹军直属部队,仅勉强守住甄城,范、东、阿三郡,情况非常危急。
老窝给抄了,真是大祸临头了,曹操不能不震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说来话长。
吕布自从被李傕、郭汜打败后,逃出武关,四处奔走,跟谁也合不来。他先去投袁术。但吕布自认为杀了董卓,替袁家报了仇,就自己高傲得很。一副大恩人的样子,袁术本来就瞧不起吕布那种反复无常的性格,极为讨厌他,现在他又如此一副状态,心中就更厌恶他了。吕布当然也很快感觉出来,便不想在袁术这儿再呆,另去投奔了袁绍。
袁绍其时正跟黑山军的领袖张燕打得不可开交,正需要一个战场上的帮手,当然就欣然接受了吕布,并叫吕布去替他对付张燕。吕布凭一支画戟,一匹赤兔,居然在常山一战中大败张燕。军中因吕布英勇,都夸奖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由此又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起来。他要求袁绍多给他一些兵马,袁绍念他打张燕有功,就满足了他的要求。但是,吕布却带着兵马出去抢劫,给袁绍惹了许多麻烦。袁绍就批评他,但他不仅不听,还口出狂言。袁绍没法,就想把他杀了。吕布看出不对,便又走了,去投了河内太守张扬。
张扬手下的人,这时受了李傕、郭汜的贿赂,准备暗害吕布。吕布又听到了风声,便立即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躲了一阵,他觉得别无更好的地方可去,便想又回到河内去。路过陈留时,受到陈留太守张邈殷勤款待。张邈认为吕布是个英雄,两人一谈,即很合拍。吕布临走时,张邈跟他约定以后有意彼此帮助。
张邈送走了吕布,就听到九江太守边让被曹操杀害的消息。边让是陈留名士,声望超过孔融,因为瞧不起那些不顾信义,只讲武力的所谓“英雄豪杰”,就心想辞官,回乡隐居,即使隐居,他也敢于说话,常常仗义执言。就因为他说了几句批评曹操的话,被曹操杀了。曹操之所以杀边让,是因为其时曹操正破袁术,边让是替袁术讲好话,而批评曹操太过分了,曹操当然受不了,便以边让扰乱军心之名,将他杀了。
张邈闻知此信,顿时愤恨。
张邈之所以对之怨恨一触即发,乃是他早已和曹操之间有了隔阂。
张邈和曹操的关系其实很深,而陈宫也是曹操最器重的部属。张邈、袁绍、曹操,又同为青梅竹马,也同时成为反董卓关东军团的领袖。张邈素有侠义之风,常为帮助别人不异倾家荡产。当时便有“海内严恪张孟卓(张邈)”的清誉。汴水之战,张邈曾将自己的主力军团交给曹操指挥。曹操在东征陶谦前夕,曾对家里交代:“如有任何不测,便立刻和张孟卓商量”。两人如此彼此信任,为什么会产生隔阂呢?
早在关东军团起义时,张邈已是陈留太守了,论地位和实力都高过曹操。张邈自己又是兖州人,在兖州颇有声望。后来,没料到曹操却得鲍信之助,击败黑山党人及青州黄巾党人,而跃升为兖州牧,反而成了张邈的顶头上司。这一来,使一向好作大哥的张邈心理很不平衡了。
张邈心中很不是滋味,常常表现出来,在朋友们交往的谈话中明显流露。陈留大族高柔由此看出张、曹间的友情危机,曾对陈留的大族长老们表示:
“天下大乱,英雄四起,陈留乃兵家必争之地。曹将军虽拥有兖州,但他到底非池中之物,不会以此为满足。张太守见曹将军先得意于此地,曹将军力量愈大,张太守心中愈不是滋味,其中可能发生异变,希望大家能帮助我,为他们调和彼此心中的不平,以免发生祸事。”
但是,大族长老们都认为,曹、张交情如同手足,不可能有什么变故,因此,便不把高柔的话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