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立志做电影导演的张国荣

作者:松岗环Tamaki MATSUOKA(日本)

中文翻译:水鸟&秦晶

1、与时代共进的演艺生涯

回顾张国荣(Leslie Cheung)的演艺生涯,我们不能不感慨他的脚步与香港历史的种种契合。Leslie的演艺人生,正处于从香港回归进入具体筹备阶段的1982年起,到正式回归的1997年,这15年期间,加上回归前期的5年及回归后的5年尾声阶段,前后共历经25年。可以说,他的演艺生涯正是与香港现代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时代完全重合的。

作为歌手,Leslie的事业始于1977年在亚洲业余歌唱比赛上演唱的一首英文歌曲。当时香港歌坛正处于从英文歌曲向粤语流行歌曲转型的过渡期,即将迎来真正的流行歌曲时代的到来。罗文等歌手演绎的具有本地风格的粤语歌曲(很多是电视剧主题歌)十分流行。Leslie的第一张专辑全部是英文歌曲,第二张则是粤语翻唱的欧美歌曲以及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这忠实而及时地迎合了当时香港歌坛发展的节奏。

此后,Leslie一方面翻唱日本歌曲、同时演唱以黎小田等人制作的香港风格的流行乐曲。1987年转投新艺宝唱片公司后,在与日本音乐界的合作中确立了其精湛的音乐风格。这也是顺应了80年代前期日本歌手在香港走红及随之而来的日本歌曲翻唱风潮,香港的流行歌曲在此过程中也得到很好的历练。还有像80年代中期谭咏麟起用日本作曲家芹泽广明从而改变自己的音乐,都反映了当时香港歌坛的流行趋势。尽管Leslie在80年代末兴起的台湾歌曲翻唱风潮中并未有许多翻唱作品,但只要回顾他作为歌手的成长过程,就会自然地联想到80年代香港流行歌曲的发展史。

在经过数年的引退生活复出歌坛后,Leslie选择了加盟台湾滚石唱片公司。1991年香港开始卫星电视的播出,由于最初粤语节目的播出未被允许,歌手纷纷转而重视国语歌曲,Leslie显然也认清了那个时代的需求。在1997年回归后香港的经济发展减缓时期,Leslie以自己的两台演唱会体现了他超越性别的自由意识,他向我们传达了在回归后的新时代里,不必被既往概念所束缚,追求实现没有偏见的自由世界的精神告白。可以说,歌手Leslie的脚步一直都是这样密切地呼应着时代的气息。

不仅作为歌手,我们同样可以捕捉到作为电影演员的Leslie的脚步是如何紧扣时代脉搏的。但是,电影终究是导演的天下。以歌声与时代共舞的Leslie,在电影世界中充分体验了作为演员的满足感的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作为一个演员不能把握主导权的遗憾。他渴望更加主动地介入电影世界,创造自己的时代――我们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想要做导演”的愿望一直贯穿于Leslie的语言和行动中。

本文试图沿着Leslie电影导演之梦的诞生和成长的足迹,来追溯他的艺术生涯。

2、导演梦的萌芽

Leslie究竟是何时开始梦想成为一名导演的呢?翻看我订阅的香港电影杂志《银色世界》(创刊于1979年1月,1997年2月停刊),这里刊登了比较多的对Leslie的采访,就从这些采访内容中他本人的一些发言来窥探一下那个时期吧。

首先,最早的关于导演梦的言论见于《银色世界》1989年2月第229期的报道《张国荣宣称希望与梅艳芳双双结婚》。记者引用Leslie的话这样写道:

“‘而我虽然二、三年后会移民外国,可是大概不会特意开个告别演唱会的,如果要搞些特别纪念,还不如我和梅艳芳在红磡体育馆,与各自的另一半,双双结婚。哈!’……但是张国荣在离开娱乐圈、尝试非明星生活之前,他还有个心愿要完成。……他虽然说以前提过此事,但知道的人不多,且一向在幕前的表现不错,突然表示要‘演而优则导’,不免叫人有点意外。‘拍片那么多年,我经常留意导演们的做事方法来偷师,而且许多片我也经常参与意见,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导演这工作。’”

在这里,Leslie谈及移民及引退,并表明他引退前想做的事是做电影导演。结合1989年9月Leslie正式宣布引退来看,这一年他确实有此打算。不过在当时的演艺界,“三年后退休”就像一句口头禅,谁都可以这么说的。

香港的移民热潮大约发生在正式确定香港回归并开始研究具体回归实施方案的1983、84年,以及1989年6月之后,此后也出现过若干次的移民热潮。正值回归前10年的1987、88年也是如此。那时兴起“移民电影”热,并产生了《航天员》一词,1988年8月8日还创刊了《移民抉择》杂志。

在这个热潮中,演艺圈中关于“移民与引退”的说法在人们眼里已经见怪不怪,估计谁也没有把Leslie的发言当真吧。因此随之发表的关于他想做电影导演的言论也同样没有被当真。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他会产生做导演的想法呢?让我们做一个推测。自1978年《红楼春上春》以来,Leslie虽然也有几部值得关注的作品,但总体来说这些作品并未给他带来好运。而从1986年轰动一时的《英雄本色》之后,Leslie出演了一部又一部可以称得上力作的电影,如《倩女幽魂》(1987年)、《英雄本色2》(1987年)、《胭脂扣》(1988年)等,……可以想象都是因为他在这些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作为电影演员的满足感。同时,他看到吴宇森、关锦鹏等人如何做导演以及徐克如何做监制,深受启发,所以才会萌发了那些想法的吧。

之后Leslie也曾几次表示了要做电影导演的想法,而在1989年的4月或5月,这个消息终于在报纸上成了一大新闻。我们可以在无线电视台的《1989年度劲歌金曲第一季季选》(大概是5月播出的)中看到他与主持人郑丹瑞(阿旦)的这段对话:

阿旦:“听说你的音乐电影《日落巴黎》很好看是吗?你自己也参加了好多意见。听说你想要做导演,是不是有这个打算啊?”

Leslie:“如果有看过报纸的朋友会知道我有这个打算的。不过我想今年比较困难,因为我要拍一部电影,我想拍完后我就可以开始导演工作。”

阿旦:“那如果你做导演的话,你想要拍什么样的电影?”

Leslie:“爱情片啦,哈哈。”

话虽如此,但这时他似乎还没有具体的导演计划。《银色世界》1989年8月第235期刊登的《张国荣:今年是我的转折点》一文,以Leslie的手记形式写来并有如下的记述。根据这篇报道,这一年春夏之间他将在海外举行《巡回告别演唱会》,同时宣布以后不再在海外开演唱会。

“主要是我在歌唱事业的发展上,已达到一个高峰。但在这个阶段,我却希望有时间发展歌唱以外的事业,例如导演、唱片监制或是形象设计等工作。而外出登台,实在花太多时间,所以,才决定进行这次告别演唱。”

从这里我们了解到,他不仅想做导演,而且也考虑到了其他方面的选择。之后1989年9月17日,Leslie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宣布退出演艺界,引起一片哗然。关于引退后的问题,《银色世界》1989年11月第238期曾以《香港歌坛、影坛失去瑰宝——张国荣宣告退休引起震撼——临别秋波还要执导一部电影》为题报道如下:

“到演唱会结束之后,张国荣便不再亮相幕前,电视和各类节目,即使慈善表演节目,他也不会出席,因为现在的慈善节目太滥了。在完成电影『人间道』之后,张国荣也不会再演电影,即使得奖他也不会出席任何颁奖典礼,以守诺言。但是张国荣还欠嘉禾一部片约,但不是演员约,是导演约,所以在演唱会完满结束后,他会环游世界三个月,之后便到纽约攻读电影课程,充实电影知识。整个课程约需九个月进修,接着便会执导一部电影,完成电影后,便正正式式告别娱乐圈,完全脱离演艺界,功成身退。”

这样,Leslie在1989年12月21日至1990年1月22日举办了与他年龄一样的33场告别演唱会,挥别依依不舍的众多Fans,以轻松的心情移居加拿大。

3、实现导演梦想的具体步骤

如今众所周知,Leslie的上述计划并未实现。命运弄人,Leslie并未作为导演,而是仍然以歌手、演员的身份又返回了香港演艺圈。

出演王家卫导演的《阿飞正传》(1990年)而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为他复出演艺圈埋下了最初的伏笔。1991年4月21日的颁奖典礼,当天 Leslie不在香港而没有出席,由好友周润发代为领奖。Leslie的获奖感言刊登在《电影双周刊》1991年5月2-15日第315期上。他先说“由于我正在加拿大念书,课程紧逼,故未能抽身返去香港出席这次颁奖典礼”,接着表示对获奖“感到意外”,我觉得这是他的真情表达。他凭着《烈火青春》(1982年)、《英雄本色2》(1987年)、《胭脂扣》(1988年)等电影,数次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而最终与大奖失之交臂,反倒是在他引退之后拿到了这个奖。可以想象这时Leslie的决心或许有所动摇了吧。

而且在加拿大的隐居生活,似乎与他此前心中向往的理想相去甚远。在《Leslie Cheung的所有》(产业编辑中心/1999年4月15日出版)中,除了写真以外,采访内容也很出色。其中就有记述说,Leslie觉得“Something was missing”(生活中缺了点什么),“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我爱的人和关心我的人都不在身边。虽然生活的确悠闲自在,但做人如果太过清闲了,也就降低了存在的价值”。

其后,Leslie出演的电影渐渐增多,出演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1993年)使他真正走上了演艺复归路。在这部作品中,Leslie的演技和他在学习京剧艺术方面的努力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而对他本人来说,这部电影也肯定在许多方面鼓舞和激发了他自己。也许,他的内心再次动摇了。1993年秋天,Leslie一行为宣传此片访日时,《周刊文春》1993年10月21日号曾这样报道:

“Leslie出演这部电影,既有对陈凯歌导演的信任,也由于他们对这个关于‘艺术和爱情都无情地被政治所捉弄’的故事产生了共鸣。关于最初对中国的印象,‘外表看上去似乎不错,但实际上还有许多人在贫困中挣扎,整个社会缺乏应有的自由。’认为‘自由比什么都重要’的Leslie,没有等到97年回归,就移民到了加拿大。”

是选择回归后的香港、还是加拿大?是延续一个明星的生活、还是退出而过那种虽然安逸却无聊的普通人的生活?——抱着这种犹疑摇摆的心态,于1993、94年出演了多部电影后,Leslie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要留在香港。之后就有了1995年6月的复出歌坛宣言,同时也再度燃起他的导演梦想。

1996年,在尔东升、罗志良导演的《色情男女》中,Leslie担任了其中戏中戏的导演。这只是非常短小的一个作品,但此后就有了Leslie关于导演之梦更加积极的言论。比如,在曾多次采访报道Leslie的亚洲大众文化杂志专刊——日本的《POP ASIA》杂志1997年4月30日第11期中发表的访谈中他便说道:“我已经决定今年底初次尝试做电影导演,所以要做的事情很多。”

另外,在前面提到的《Leslie Cheung的所有》中,采访者志摩千岁问:“第一部执导的电影进行得怎么样了?”Leslie回答:“正在准备着呢。剧本还没有定稿,但如果快的话我想今年(1999年)春天就可以开始了”。志摩女士在后来出版的《Leslie的时光》(产业编辑中心/2004年4月1日出版)中提到,这是1998年秋末的事。

还有其他一些事情也可以证明他做导演的志向。1999年3月29日香港大学举办了一期研讨会《港大论坛——东邪西毒》,林青霞与 Leslie一起作为演讲嘉宾,在研讨会上探讨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的电影制作手法。“今年或许你们会看到一部好戏,因为Leslie is going to be a director this year”,林青霞边说边望向邻座的Leslie。而Leslie则并未局限于王家卫的电影,而是对香港电影业的现状发表了一番宏论。他的发言与其说是一个演员的观点,不如说更接近于导演或制作人的视角,其思路清晰严整,俨然像一名已经拍过多部电影的导演。

这一时期,在《电影双周刊》1999年3月8日-4月1日第520期的采访报道《传奇背后——张国荣》中, Leslie也就准备执导的作品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这是第一部张国荣的电影,不说其他,现在首先要找到投资者。”……“主要的角色也会用专业演员,已经确定的有莫文蔚、叶德娴,编剧是阿宽(陈庆嘉)。其实故事是我想的,他再替我polish(润色)”…“(开机)希望定在7月。制作费用在1500万美元以内。”

这部长篇电影最后没有实现,但从这次采访可以知道当时已经进行到很具体的程度了。

2000年,Leslie执导了一部37分钟的短篇电影——提倡禁烟运动的主题作品《烟飞烟灭》。在这部作品中Leslie身兼编、导、演三职:脚本也是他写的,他还在剧中与Anita(梅艳芳)出演一对夫妻。作品虽短,但已能充分让人感受到Leslie的艺术才华。流畅的故事背景、精练的镜头运用,除了 Anita之外他还很好地协调和调动了多位影星参与演出。可以肯定,这次经验大大增强了Leslie的信心。

接着,2001年3月,Leslie执导了自己的歌曲MTV《梦到内河》,并邀请日本芭蕾舞演员西岛千博共同出演。同年末,他又导演了与Anita对唱的《芳华绝代》的 MTV。这部作品运用优美的黑白和彩色镜头,不仅极富戏剧性,而且画面性感迷人,与《烟飞烟灭》相比,更加展现了Leslie作为导演的出类拔萃的艺术灵感。剧情设计非常出色,加上张叔平对Leslie与Anita对唱画面的剪辑,观者无不被深深吸引和感染。

2002年初春,Leslie在香港接受了《POP ASIA》杂志记者石井恒先生的采访,谈起自己将要执导的作品,Leslie始终兴致勃勃。《POP ASIA》2002年4月10日第41期刊登的石井恒先生的这篇采访《亚洲的骄傲Leslie Cheung》,这里节选其中一段:

“现在正处在紧张的筹备阶段”……“其实十几年前香港电影界的朋友们就问过我,Leslie为什么不自己做导演呢?可那时我还不具备做导演的条件,也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两年前我陆续导演了一些MTV,还有禁烟运动的短篇电影《烟飞烟灭》,现在已经为正式执导电影做好了准备,我渴望制作电影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了”……“演员方面已经决定从内地挑选。”

事实上,Leslie的第一部执导作品在这一时期已进入了相当具体的操作阶段。据知情人士透露,剧本的第一稿已经完成,构想是以中国青岛为故事背景,讲述一个的是上一个时代的爱情故事。服装设计准备委托关系很好的和田惠美女士担任,而音乐制作则由默林茂先生(《十面埋伏》的作曲者,2004年)负责等等。这时的Leslie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其情绪之高涨从这个时期的访谈中就可以感觉得到。尽管剧本初稿还不完善,他准备再行修改,但无论如何,在Leslie离去的前一年,他已经站在了距离实现愿望很近的地方。

4、永远的梦想

一年后,Leslie走了。而他最终未能被称为“张国荣导演”。接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我正在新加坡旅行,看到2003年4月4日《联合晚报》刊登的文,心情十分沉痛。据《港报》及其他香港的报道所述,曾允诺为Leslie的电影出资的中国内地实业家,在2002年3月因涉嫌挪用公款,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已被拘捕,随之,Leslie导演梦断。

十数年间的孕育培养,致力于成为一名电影导演的梦想在就要实现之际破碎了,可以想象那是怎样沉重的打击,并最终变为深深的绝望。试想如果处在香港电影的昌盛时期,肯为Leslie导演电影出资的应该不乏其人吧。因此不由得不这样想,将与时代共进的 Leslie逼向绝路的,也还是这个时代。

尽管如此,十几年来锲而不舍地追求导演之梦,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的Leslie仍然让我们惊叹。从1989年到2002年,当我们回顾Leslie走过的实现导演梦想之路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的不断进取的艺术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