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折磨人的拉锯战 背后的阴谋家
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用蒯通的话说,这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韩信手里。他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刘邦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既千方百计拢住他,又想出一些办法来掣肘他。项羽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在这时派武涉前来游说韩信。恰恰韩信自己看不到这一点,天大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却“天与弗取,时至弗行”。
“臣最近在学习相术。”蒯通一开始就话中有话。
“那你帮我看看相吧。”韩信顺应形势,先中套再说。
“大王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蒯通懂得欲擒故纵之术。
“把实话说出来,把假话留给别人吧。”韩信眉头有点儿微蹙了。
“我观大王的相,如果单看面相,大王最多只能封个侯而已,而且还会有危险。而如果相大王的背,却是高贵得无法形容。臣看了一辈子的相,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富贵相。”蒯通不急不慢地说道。
“先生请详说。”韩信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相居然这样的好;忧的是为什么面相只能封侯,而且还会有危险。这是蒯通撒下的一个诱饵,目的就是引韩信上钩。
果然,面对韩信的询问,蒯通不主张他归刘邦和项羽的任何一方,而是劝他顺应形式的需要自立门户,以齐地为中心,和项羽、刘邦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应该说他的理论水平的确很高。但当时韩信却丝毫不为所动。
他直言不讳地说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刘邦的提拔和重用就没今天的他。蒯通这时拿了一个例子来说他。就是张耳和陈余反目成仇的事。
张耳和陈余两人还是平民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胜似亲生兄弟。而一旦参加革命后,在个人利益面前却最终反目成仇,甚至到了最后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一旦产生谁也无法预料后果。然后他反问了韩信一句,你和刘邦的情义比得上当年的张耳和陈余吗?韩信知道不如,但他还是不为所动,在危急时刻刘邦宁可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宁可自己没得吃先给他吃,这种大恩大德无以回报。风遗尘整理制作。
蒯通继续劝说韩信:“此一时彼一时,你现在的功劳已经震主了。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会完全信任你;归附汉国,刘邦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惊恐。在这种情况下你已无安身之处了。”蒯通直切命脉,不过他当时表达“功高震主”四个字时却是这样说的:“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他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张,只有自立门户既能成就一方霸业,亦可免去将来的血光之灾。这下说得韩信无言以对,最后只好说让他考虑考虑。
蒯通所言,并没有违背当时的造反道德。天下亡秦,群雄并起,谁能把天下争夺到手就是谁的。一不靠公民投票,二不用举手表决,三不需法律程序,全凭实力。同是造反者,同为争天下,韩信与刘邦、项羽拥有同等权利,同等机会。如果韩信当时敢于喊出一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豪言,最终究竟谁能当上皇帝,真还难说。
然而,韩信考虑了几天,最终道义战胜欲望。他认为自己当个侯已经足够了。蒯通怒其不争,仰天长啸,“时乎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说罢,装疯而去。
刘邦迫于同项羽对峙的困难局面,为了防止不测,作为权宜之计,接受张良、陈平建议,封韩信为齐王。这样一来,局面是稳住了,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梁子也结下了。韩信自以为从未萌生“背汉”之念,心里坦荡荡。可是,以后事态发展已经让他身不由己了。从此以后,刘邦却要将捆扎他手脚的绳索一步步收紧了。
刘邦的用人之术,是一套将人摆布于生死间的封建权术。
韩信在军事上纵有盖世奇才,在权术游戏中也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韩信即使是一只猛虎,刘邦也能将它牵在手里转场子赚钱。他可以违心地将韩信封为齐王,让韩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汉王厚我”,使他即使面对蒯通和武涉的左右游说也“不忍背汉”。
韩信的所作所为给后世的流氓树立了伟大的榜样。胯下之辱成为以后所有梦想成为英雄的狗熊们的一句铁杆借口。问题是,有几个人能够像韩信那样成功以后依然可以这样作秀的呢?更多的是以杀戮和羞辱作为曾经的回报,然后绵延不绝、纷争不断。但是韩信对漂母的回报却又说明他还是重诺言的,也有诚心的一面。
韩信这个人无疑是有大才华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萧何这样的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此看来韩信这匹千里马也不外如是。在项羽那里默默无闻,在刘邦那里一样是默默无闻,还差点儿因工作不力而被砍脑袋,后因对项羽的一番评价而被刘邦刮目相看。
在韩信看来,项羽成了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护亲排外、背信弃义的典型,刘邦反倒成了有仁有义,宽宏大量的榜样。不愧当初项羽仅仅只让他做个门卫,韩信拍马屁的功夫的确不赖。这番话有多少事实,后面会有一个同阵营的人给出一个更中肯的评价。
韩信羽翼丰满的时候又犹犹豫豫,被刘邦一个缓兵之计给收买了回去。立国以后准备再反一次,结果又是不听人言被吕后设计给干掉。如果说韩信反复无常恐怕是合适,如果说他比项羽更妇人之仁恐怕更是很贴切的,和黥布一样,一心只有私利而无大胸怀的风骨,最终的下场何其悲哉!好歹项羽是战死杀场,还有尊严可说;韩信最终居然死在一个麻布口袋当中,还是被妇人所设计,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古语有言:“有仇不报非君子。”孔子更是明确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唯以直报怨!”这样看来,韩信不但称不上是君子,连小人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有才华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