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志敏、毛泽民、毛泽覃、王尔琢、王尽美 06、方志敏——清贫一生 可爱中国

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功名利禄视如粪土。

——方志敏

方志敏(1899~1935年),江西弋阳县人。中共党员,农民运动领袖,早期红军将领,被中央军委确认为33位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之一。

发动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方志敏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先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中共江西区委工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农民协会秘书长。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遭敌重围奋勇抗战后因寡不敌众被俘

1934年1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即红7军团)到达闽浙皖赣边区,与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方志敏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率部继续北上抗日。由于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围追堵截,红10军团一开始就处于极端险恶的境地之中。方志敏不畏强敌,沿途不断打击敌人。12月中旬,部队在皖南遭遇国民党重兵围攻。方志敏指挥部队打退国民党军多次进攻,部队伤亡很大,不利再战。他指挥部队乘夜撤退。

1935年1月,他率红10军团撤回赣东北途中,在怀玉山遭7倍之敌围困。他率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主力部队就毅然复入重围。当他找到只剩2000余人的部队时,已被敌14个团的兵力包围在纵横不到15里的狭小地区。他率部浴血奋战,实施多种突围方案,均未成功。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于1月29日被俘。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

入狱后,方志敏先后被关押在陇首、玉山、上饶、南昌等地。英勇就义狱中写《可爱的中国》

1935年2月6日,方志敏被反动派押在装甲车上在南昌城游行示众。他挺立在四周插满刺刀的囚笼里,对路两旁的群众,微笑着抱拳致意。接着,反动派在豫章公园举行“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一位美国记者记载了当时所见到的情景:“戴着脚镣手铐而站立在铁甲车上的方志敏,其态度之激昂,使观众表示无限敬仰。周围是由大队兵马森严戒备着。观众看见方志敏后,谁也不发一言,大家默默无声,即使是蒋介石参谋部之军官亦莫不如此。观众之静默,适证明观众对此气魄昂然之囚犯,表示无限之尊敬及同情”。而方志敏则抓住时机,对被反动派逼观的几千群众大声宣讲革命道理。吓得反动派目瞪口呆,急忙把方志敏塞进铁甲车带走,不敢再来第二次。

方志敏严词痛斥国民党驻赣绥靖主任顾祝同和江西省府要员的劝降,忍受着生活的残酷折磨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连敌人的报纸和中央社也不得不承认:“方志敏反对一切提议,态度非常强硬,看出他至死不会动摇。关于红军现状的一切问题,他一概拒绝回答。”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方志敏拖着病体,利用敌人要他写供词的纸和笔以及最后6个月时间,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死!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给党中央的信》、《遗信》、《狱中纪实》等20余万字的著述。实践了“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他们工作一天”的誓言。

1935年8月6日清晨,方志敏于南昌市下沙窝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时年36岁。

1965年,中共江西省委为方志敏烈士修建坟墓时,毛泽东主席亲题墓碑,写下“方志敏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叶剑英元帅曾在方志敏一张照片上题诗,歌颂方志敏的伟大业绩:

血战东南半壁红,

忍将奇绩创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

又照秦淮一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