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罗亦农、罗忠毅、罗炳辉、郑律成、恽代英 72、罗忠毅——敌后抗敌 搏杀伪顽

我们要用刺刀、拳头、枪托子打击敌人!我要亲手打死100个鬼子,才解心头之恨!

——罗忠毅

出生于襄城贫民家中

罗忠毅是新四军抗日名将。1907年生,湖北襄阳人。早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7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31年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到江西,同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罗忠毅加入红军后,刻苦学习,努力工作,193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士兵委员会主任、连长、营长等职。

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从班长晋升为排长、连长、营长。1933年,他被选送到瑞金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调福建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连(城)宁(化)(龙)岩军分区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

在闽西坚持游击战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罗忠毅任中央军区第三作战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当时,敌强我弱,处境险恶。1935年3月,张鼎丞、方方在永定的金砂召开闽西各红军游击队领导人会议,成立了以张鼎丞为主席的闽西军政委员会,领导游击战争。4月,闽西军政委员会将闽西游击区划为四个军分区,罗忠毅任第一军分区(又称第一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们率部在极艰难的环境中与敌周旋,度过了三年游击战争中最艰苦的一年。1936年1月1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将原四个分区合并为三个分区,罗忠毅仍任第一分区司令员。这时,“清剿”的国民党主力开始撤退,形势好转。罗忠毅率部趁势向宁洋、连城、清流方向发展,在龙岩、连城、上杭交界的贴长、梅花十八洞一带,开辟了新的苏区。

1937年7月,国共两党在闽西龙岩和谈,达成协议,并根据协议,闽西红军整编为“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罗忠毅任司令员。是年10月,南方各省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闽西南等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谭震林、粟裕先后任副司令员,罗忠毅任参谋长。

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冬至1939年春,罗忠毅和二支队的全体指战员,在敌人密集的据点网中搞钻心战术,开展游击战争。他们紧密依靠群众,狠狠打击了敌人,壮大了自己,在日伪心脏的南京近郊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1939年8月,新四军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奉命合并,成立了新四军江南(指江苏南部)指挥部,陈毅任总指挥,粟裕任副总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领江南新四军主力北渡长江后,罗忠毅留在江南,重组江南指挥部,担任总指挥。同年10月,黄桥大捷后,罗忠毅仍回茅山地区,就任新二支队司令员。他领导新二支队和地方武装共3000多人坚持江南敌后斗争,战斗在敌顽夹击的艰苦斗争环境中,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与敌人周旋。

1941年1月中旬,皖南事变后,苏南形势极其险恶,战斗频繁。罗忠毅率部几乎是天天战斗,夜夜移营。有时竟一日数战,一夜三移营。罗忠毅依靠二支队的力量,在各县武工队和秘密交通站的帮助下,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1941年3月,新四军按中央军委命令,整编为7个师,罗忠毅领导的二支队改为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谭震林任六师师长,罗忠毅任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廖海涛任旅政委。5月21日,黄金山战役打响。谭震林指挥,罗忠毅亲临前线作战。此战役持续四天,三战三捷,俘敌官兵500多人,缴获了很多武器。迫使国民党顽固派停止了皖南事变后对苏南新四军大规模的进攻。

临终遗言:“你快走,我掩护!”

黄金山大捷后,谭震林返回东路六师师部,罗忠毅西进溧水,北返茅山,肩负起坚持茅山根据地抗日斗争的重任。

茅山根据地南对国民党军队,北对溧武路日伪封锁线,南北仅30里左右。十六旅和苏皖区党委的存在,如一把利剑插进敌人的心脏,日军早欲除之。

1941年11月28日拂晓,日军以步、骑、炮兵3000多人,在大雾掩护下,分三路向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机关驻地溧阳县塘马村周围村庄进攻。当时,十六旅旅部机关、后方医院、被服厂、修械所、旅教导队、苏皖区党政机关以及茅山四县抗敌委员会和各县主要人员共1000余人驻扎在这里,而战斗部队不足400人,与敌人兵力悬殊太大。此时,罗忠毅迅速部署部队组织主力抗击日军,指定旅参谋长王胜率领旅部和苏南党政机关转移,而他自己带着身边仅有的四十八团二营官兵冲了上去。

日军先后发起了三次冲锋。罗忠毅指挥部队有时采取火力合击,有时采取反冲锋,接连将日军打退。

但是,敌人凭着炮兵、骑兵的威力,终于进入塘马。罗忠毅率部撤退到王家庄。日军从四面八方围来,情况危急。罗忠毅命令机枪手把机枪架到村子外面,掩护突围。这时,旅政委廖海涛要罗忠毅随部队先撤,罗忠毅却坚持要廖海涛先走,在他俩互相谦让时,手倒下了,成群的日军又围了上来。罗忠毅冲到牺牲的机枪手身边,抱起机枪,边扫射边喊道:“我掩护你们,向南出击!”罗忠毅手中的在不停地怒吼着,一批日军倒下了,又涌上来一批。警卫员担心首长安全,关切地请求罗司令快随部队南撤。“你快走,我掩护!”罗忠毅说完这句话,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了。战斗至午后,廖海涛也在战场上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经过血战,16旅旅部和苏皖区党政机关的人员,终于突出了重围,粉碎了日军围歼的阴谋。

罗忠毅、廖海涛牺牲后,新四军军部通电全军:“罗、廖二同志,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十余年,忠实、坚决、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卓著功绩。全军一致追悼,昭彰先烈。”

新中国成立后,溧阳人民把罗忠毅、廖海涛的遗骨从小余庄村口迁葬于笠帽山麓。1981年11月,在罗、廖壮烈牺牲40周年之际,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在笠帽山麓兴建了“溧阳西山烈士陵园”。广大军民为悼念罗、廖两位英烈,送了数十副挽联,其中一副写道:

忠勇为国,毅然丈夫,一朝杀身成仁,气凛沙场寒敌胆;

海崖生波,涛震寰宇,异月流芳百世,节届纪念慰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