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段德昌、贺英、赵一曼、赵世炎、赵尚志 76、段德昌——常胜将军 始创游击

同志们,永别了!祝革命早日成功!中国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

——段德昌

段德昌(1904~1933年),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中共党员,早期红军将领,曾被誉为“常胜将军”。

1924年,段德昌离开家乡,在华容与留法归国的共产党员何长工等一起创办新华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前后,任南县第一国民小学教员,接触到《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当反帝大风暴席卷全国的时候,段德昌与其他进步青年一道,发起组织青沪惨案雪耻会,并担任该会调查股主任。当年6月加入共青团,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被党组织选派到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中山舰事件”后,被国民党右派开除出军校,转入毛泽东、李富春等主办的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五师政治部秘书和第二师政治部秘书长。在参加攻打武昌的战斗中,段德昌结识了该师一团一营长、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彭德怀,两人遂成为至诚的师友。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由段德昌介绍的。后来,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一书中,对段德昌给予他的关怀、教育和培养,表达了无限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1929年春,段德昌率洪湖游击队进入江陵、石首、监利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三县红色政权。8月,鄂西游击总队成立,段任参谋长,后代总队长。在游击战中,段德昌与周逸群一道,首创“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术,与1930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原则有同曲异工之妙。可以说,段德昌是毛泽东这一军事思想的最早创始人之一。同年底,鄂西游击总队扩编为红独一师,段任师长。1930年2月,独一师升编为红六军,段任副军长、前委委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随后,在鄂西特委的领导下,他率红六军战斗在荆江两岸,将江陵、石首、监利、河阳、潜江等县苏区连成一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洪湖苏区正式诞生。

段德昌回洪湖后,即与周逸群一起,将红二军团失散回洪湖的1000多名战士集合起来,组成新六军,段任军长。1931年1至5月,国民党先后调集五个旅的兵力,向洪湖苏区发动两次大规模的“围剿”,苏区大部分地区被敌占领。段回洪湖后即率领新六军和赤色警卫总队,采取“只打虚,不打实;不胜不打,要打必胜”的战术,灵活机动地与敌周旋,胜利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恢复了洪湖苏区,新六军也发展到2000余人。3月以后,以王明为首的中共中央派夏曦主持湘鄂西工作,新六军改编为红三军第九师,段任师长。周逸群牺牲后,段德昌成为洪湖苏区的主要领导人。

1931年夏,国民党政府军向洪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段德昌率红九师二十六团北上开辟天(门)潜(江)苏区,破除洪湖北面之敌,并胜利迎接贺龙红三军东进洪湖,同年11月,段代表洪湖苏区出席瑞金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至1932年上半年,在粉碎第三次“围剿”的过程中,段率领红九师取得了龙王集、文家墩、新沟嘴三大战斗的胜利,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此后,湘鄂西根据地军民就送给了段德昌“常胜将军”的美名。

1932年7月,敌调集10万重兵,向洪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面对强敌,段德昌与贺龙等主张采用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方法,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以夏曦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执行王明“左”的路线,要求红军打阵地战,“不使一寸土地为敌人蹂躏”,并在苏区开展大“肃反”,苏区大批党政军骨干遭杀害,结果第四次反“围剿”失败。10月,洪湖苏区几乎全部丧失。11月,红三军被迫撤离洪湖苏区,从随县北部出发,取道豫西南、陕东南、川东,进行八千里“小长征”。途中,段率九师负责阻击、断后,保证了红三军于1933年1月安全转移到湘鄂边。

段德昌到湘鄂边后,时值湘鄂西的“肃反”达到了高潮。段德昌一边率军同敌苦战,一边同夏曦“左”的路线作坚决斗争。他曾当着夏曦的面质问:“你谁都不相信,把党团组织都解散了,连党都不相信了。你把红军搞完了、苏区搞光了,你是革命的功臣,还是革命的罪人?”洪湖根据地丧失后,段痛心疾首,多次向夏曦提出如何恢复洪湖苏区的设想和建议,并立下了“给我四十条枪,三年内不恢复洪湖苏区,提头来见”的誓言,但都被拒绝。就因为这,段德昌被诬为分裂红军的“改组派”而遭到逮捕。

1933年5月1日中午时分,夏曦连连催促赶快行刑!段德昌挺胸走向刑场,片刻,段德昌被砍死,就义于马东县金果坪,时年29岁。这位为创建新中国而苦苦奋斗的军事奇才,蒋介石悬赏伍万大洋取其首级的英雄,就这样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