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段德昌、贺英、赵一曼、赵世炎、赵尚志 77、贺英——承夫遗志 巾帼英雄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在脚板大小,要看她的路子走得正不正。

——贺英

贺英(1886—1933年),原名贺民英,乳名香姑,湖南省桑植县人,贺龙的大姐。中国第一位女游击队长。

贺英1886年农历4月14日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姊妹七人,她为长女。因家境贫寒,自幼即跟随父母劳动,分担家务。1906年,与表兄谷绩廷结婚后,协助谷组建土著武装,屯驻云景寨,与地方恶势力抗衡。她性情豁达,疾恶如仇,勇武胜于须眉,深受部下拥戴。1916年,她支持长弟贺龙杀掉了桑植县大劣绅朱海珊,赶走知县陈慕功,推举慈利会党首领卓晓初出任桑植县长。1922年,丈夫谷绩廷被土著军阀陈渠珍派人诱杀。她拿起丈夫留下的枪,率领云景寨弟兄,抗官府、杀豪绅、防土匪、护穷人,开始了更加顽强地斗争。1926年夏,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自铜仁出师北伐时,贺英联络桑植县民军文南甫、李云清、刘玉阶等部进占桑植县城,赶走县长马策,驱逐驻军团长肖善堂,城内群众和各界人士大开城门,送“万民伞”,欢迎贺英进城。贺英部队纪律严明,进城后,城内秩序井然,民众安居乐业。1927年初,贺英接贺龙信,同妹妹贺满姑一起到武汉小住。受大革命影响,贺英决心搞一批武器回湘西坚持斗争,离汉前夕对贺龙说:“国民党那帮人只顾升官发财,不要指望他们能干出什么好事来。”“你只管大胆干,在外面不行就回湘西去,乡亲们会支持你的。”回家乡后,贺英积极组建武装,半月内即扩兵数百,声势益大。

贺英的武艺十分高强,曾经只身深入一个土匪巢穴,生擒了匪首,从而收编了几百土匪。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卢冬生等受中共中央指派到湘鄂西开展武装斗争。贺英得信后即刻带领部属一千余人参加“洪家关聚义”。

1928年10月,工农革命军在石门受挫,贺龙率部退桑鹤边休整,处境艰难。此时,贺英倾尽积蓄,多方筹措,亲自带游击队到堰垭,给工农革命军送棉花、棉布、银元和子弹,并向贺龙建议:“队伍要伍,不伍不行”。贺龙接受了她的建议,进行了著名的堰垭整编。

1931年4月,红三军向洪湖一带转移。为了保证红军子弟读书,她开办了湘鄂边第一所游击队小学校。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后期,湘鄂边斗争形势异常险恶,贺英游击队在桑鹤边大山中孤军奋战,在千层壳(山名)地区坚持到1933年1月红三军打回鹤峰。

1933年5月5日深夜,敌人偷越大山,于6日凌晨突然包围贺英游击队驻地洞长塆。射杀了驻守的哨兵。贺英正在睡觉,听到枪响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就从床上抄起枪来和敌人展开了激战。贺英镇定地拔出双枪从窗口向攻上来的敌人射出两串子弹,把敌人打得缩回了竹林里。她命令一班精强力壮的队员守住大门,叫二妹贺戊妹带领伤病员和家属,掩护他们迅速从后门撤退。贺英在前门双手紧握双枪,带领游击队员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突然一颗子弹打在了她的大腿上,她“咕咚”一声倒在地上。徐涣然为她包扎,背上她正要走,一颗子弹擦伤贺英的肋下,射中徐涣的肩膀。贺英一边让徐涣然先走,一边继续还击,急切地说:“这时刻我怎么能离开战斗岗位,我掩护,你们赶快突围!”伤口在剧烈地疼痛,血在不停地从伤口往外流,她咬紧牙关,鼓励战友:“坚持就是胜利,天亮我们的人就会赶来的。”她顽强地同游击队员一道英勇地阻击敌人,使敌人不能前进。渐渐地东方透出了鱼肚白色,她知道附近的游击队、赤卫队闻到枪声会赶来救援的。

正在这时,两颗子弹击中了贺英的腹部。一颗击中击中肚脐左侧,另一颗射入小肚子。贺英明白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镇定的托住自己流出来肠子,将其塞回腹中。然后一边叫人用一尺宽的白布把自己负伤的肚子紧紧缠起来,一边把自贺满姑牺牲后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八岁的外甥向轩叫过来,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将两把枪递给向轩说到:“四姥,莫哭,快去找红军,找大舅去,报……仇……”然后命令徐涣然等人撤退。

贺英见众人撤退,她又端起枪来和敌人厮杀。时间一点点过去,她腹部缠着的雪白的绷带已经完全被鲜血浸透,她的意识逐渐模糊起来。突然,敌人射来的一颗子弹射穿了她的心脏。她永远地倒下去了,她把一切都献给了这里的人民。

敌人终于带人冲进场屋,只见贺英凤眼圆睁,背靠墙壁坐在血泊中,手中仍然持着双枪。慑于贺英的威名,竟然没人敢上前查看。敌人对贺英的尸体又放了一排枪,见贺英全无反应,这才确定贺英的确断气了。

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收拢了贺英烈士的遗体,缝合起来入殓安葬。解放后,她的遗骨被迁葬到了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