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矢志经商:从9岁学徒到23岁老板 第一章 乡下孩子:家道中落无奈辍学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不用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向前迈进。

——(日)松下幸之助

1894年11月,日本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佐村(现在的和歌山市祢宜地区)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雪,风雪之中的一间木屋显得格外静穆。27日这一天,几个产婆在松下家的房前忙前忙后,进进出出,随着一声期盼已久的啼哭声,松下幸之助诞生了,这是松下正楠家的第八个孩子,虽然生来瘦小,但是啼哭声非常响亮,松下正楠看了看刚出生的孩子,低声说:“就叫他幸之助吧。”

松下这个姓,源于他家祖屋旁的一棵松树。这棵松树有着800年的历史,枝繁叶茂。据说此树有两个奇特的地方:一是树的一侧向大海倾斜并长得十分茂盛,而另一侧则光秃秃的;二是每年过往的仙鹤都会在这棵树上停留,即使周边有别的松树也不作停留,年年如此。这些现象引起了海草郡人的注意和敬畏,把它称为护佑一方的“千旦之木”。松下这个姓的意思就是“神木庇护”。

和佐村靠海,全村人以种植水稻为生,松下正楠算是比较有经济头脑的人,他疏于农耕,但乐于东奔西走经营稻米。和一般人家相比,松下家在村中算是比较殷实的,一年到头都有米吃,逢年过节都有新衣服穿,松下幸之助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此备受宠爱。由于母亲德子病弱,父亲也常年在外忙碌,为了照顾小幸之助,他雇佣了一个老妇人加藤惠子为保姆,村中的人都叫她阿惠婆,这个阿惠婆乐善好施、悲天悯人。常把自己不多的几个钱给了沿途遇上的僧人和乞丐。她也爱小动物,见了横过田间小路的青蛙也要让路,还要问好、施礼。阿惠婆常背着年幼的松下幸之助,来到大松树底下,仰望古松,唱道:

“春日高楼摆花宴,落樱树下频举杯。千年老松传古韵,绿叶浓荫傲迎辉。”

冬去春来,叶落花开。几度春秋,松下幸之助由阿惠婆背着上山,又领着下田。慢慢地,小幸之助也会跟着唱几句了,有些谣曲还铭刻在心,伴随了他的一生。不过,他常唱的还是《箱根八里》中的几句:

“武士走天涯,刚勇更无前。长刀木屐仰天笑,踏断八里山中岩。”

阿惠婆还爱给小幸之助讲故事:讲一休如何善良、助人,讲丰臣秀吉的文韬武略。阿惠婆对人对事的态度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年幼的松下幸之助。

平静而幸福的日子被接二连三的厄运打破,特别是父亲投资的失败。时值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日本产业兴隆时期,许多农民开始做起投机买卖,看到这些,不甘平庸的松下正楠没有经受住快速致富的诱惑而涉足到米市投机买卖当中。

然而,松下正楠的生意做得并不是十分顺利,投资失败,连松下家祖先留下来的地产和房产也都赔光了,丧失了地产和房产的松下一家不得不离开,搬到了和歌山市。松下正楠在熟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木屐店,但是木屐店的生意并不好做,加上竞争又十分激烈,松下正楠只好让正在上中学四年级的大儿子辍学帮助经营木屐店的生意。但由于松下正楠一心想快速致富,无心经营,导致木屐店苦苦维持两年之后倒闭。

正所谓“祸不单行”,命运总是在捉弄已经多灾多难的松下一家,木屐店倒闭的1901年,在和歌山纺织厂工作的大哥因病去世,紧接着二哥和二姐也相继去世。一年之内失去3个孩子,哪个父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在松下幸之助的记忆里,母亲德子总是流泪,父亲松下正楠也是垂头丧气、长吁短叹的。但是,松下正楠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困难击倒的人,凭借着顽强和坚韧,他终于在松下幸之助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大阪聋哑学校找到一份工作。靠着父亲寄来的微薄的生活费,家里又开始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父亲在米市投资失败的惨痛教训,对松下幸之助后来的事业起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他的做法跟父亲截然相反: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从不投机。因此可以说,米市投资失败的教训是父亲留给松下幸之助的唯一遗产。

在愁云惨雾的笼罩下,松下幸之助6岁那一年,父亲将他叫到跟前说:“阿吉呀(松下幸之助的乳名),你该上学了,明天去上学吧。”小幸之助点点头,第二天穿上了新衣服,背上母亲缝制的书包,欢欢喜喜地和同村小朋友一起去上学。按说,以松下家是无力供养幸之助上学的,原因在于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将清政府给的两亿多两白银用于兴办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建造小学,因此松下幸之助能够有机会上学了。

松下幸之助虽然比同龄的孩子个子矮小,但是生性好强,学习十分认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丝不苟地完成,回答问题时声音比别人响亮,出操时也比别的孩子做得认真。小幸之助并不知道这些举动在别人看来并不雅观,但是他觉得只有这样认真学习,才对得起这个珍贵的上学机会。

松下幸之助非常富有同情心,班级中有的同学家境困难,上学时没有饭团吃,虽然小幸之助家也很拮据,但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从自己带的饭团中取出一两个给同学,尽管自己也很饿。

松下幸之助还有一颗正义之心。小幸之助的班里有个叫龟太郎的同学,虽然长得瘦小,但由于他是浪人(就是地痞、流氓)的儿子,因此在班级中经常欺负同学。一天,龟太郎本应该负责擦洗教室的地板,但是他却指使一个同学代他拖地板,那个同学不肯,他抡起书本向同学打去,一旁的同学都不敢吱声。小幸之助看到后大声呵斥龟太郎不要欺负同学,也许是从未有过同学敢呵斥自己,也许是被小幸之助的正气凛然所震慑,颐指气使的龟太郎居然乖乖拖起地板,尽管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从此以后,同学们都愿意和小幸之助玩,连龟太郎也围绕在他身边。

松下幸之助见义勇为的事情传到村中,邻居经常对母亲德子说:“德子,真羡慕你养了个好儿子,将来幸之助一定能成大器!”“哪里哪里,他还差得远呢。”尽管母亲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暖暖的,并希望小幸之助能成大器。

在短暂的求学期间,松下幸之助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为以后的经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一天,父亲松下正楠从大阪给母亲德子寄来一封信,上面写道:“我知道幸之助已经读四年级了,还有两年就毕业了,我也不是不知道读书对人生的重要。但是,并非人人都能从求学中出人头地,家庭现在这样窘迫,不如现实一点。现在有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大阪我的一位好友宫田开了一家火盆店,正需要学徒,我希望幸之助能赶快来帮忙。”德子看了信之后伤心落泪,自己不忍心让这样一个勤学上进的儿子辍学,也不忍心让9岁的儿子外出打工。

德子写信与丈夫商量让幸之助念完小学再去打工,但是松下正楠收到妻子的信件后十分生气,严厉催促德子快速将幸之助送到大阪当学徒。在日本,妻子是不能违背丈夫意志的,无奈之下,德子只能遵从丈夫的意思,让幸之助辍学去当学徒。

母亲德子将父亲要他去大阪当学徒的事情告诉了松下幸之助,令德子出乎意料的是,幸之助非但没有不舍学校而且是高兴地答应了当学徒一事。对于年幼的幸之助来说,他并不知道学徒的艰苦,也没有体会到求学的可贵,只是觉得能够见到父亲,并能够去一个大城市——大阪了。德子见幸之助一口答应,不禁转过身去悄悄地抹去泪水。

就这样,年仅9岁的松下幸之助中断了学业,准备前往大阪开始他的学徒生涯。

母亲德子在松下幸之助离开的前几天,夜夜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制新衣服,眼泪也随着一针一线落在了幸之助的新衣服上。松下幸之助离家的日子到了,母亲德子早早起床为他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年幼的幸之助似乎还不知道离家之痛,吃过饭之后兴致勃勃地冲出家门,母亲穿着木屐走在路上,并不时说:“阿吉,慢点,慢点走啊!”瑟瑟秋风中,单薄的松下幸之助和有些佝偻的母亲来到了纪之川火车站。

这天的纪之川火车站空荡荡的,天空也灰蒙蒙的,萧瑟的秋风夹杂着阵阵寒意向幸之助和母亲等人袭来。趁着火车还没到,德子叮嘱松下幸之助:“阿吉,当了学徒要听老板的话,不能偷懒,也不能让你爸爸失望啊!记住了吗?”

“妈妈,我记住了。”幸之助不住地点头。

“早晚天气凉,你要多穿衣服啊!你有尿床的毛病,记得下午要少喝水!”德子还在叮嘱着。

“妈妈,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幸之助向母亲保证。

“还有……”一阵刺骨的凉风堵住了德子的嘴,德子看着寒风中瘦弱的幸之助,泪水就涌了出来。

伴随着轰隆声,火车进站了,分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母亲德子搂着幸之助,并含着泪拜托一起前往大阪的邻家大叔:“路上,请多关照!”

火车缓缓驶出纪之川火车站,母亲德子依旧站在原处,不断地挥手,秋风吹起了她的衣襟,吹乱了她的灰白头发,也吹乱了松下幸之助的心。

晚年的松下幸之助回忆起离乡的情景时说:“那时的情景,我现在仍记得很清楚。想起母亲孤单的身影,现在还会心痛。这一幕我永远忘不了。”

纪之川火车站是松下幸之助有生以来第一次单独出行的始发点,同时也是他走向社会的起点,从此他开始了独自打拼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