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矢志经商:从9岁学徒到23岁老板 第三章 辞职创业:东拼西凑举步维艰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日)松下幸之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成为战场,物资奇缺,日本产品成了抢手货,不管什么都能卖得出去,这就大大刺激了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工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松下幸之助也萌生了独自办企业的念头。
1910年,电能的应用给日本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大阪市开始开通电车。松下幸之助尽管只有17岁,但他看到了电气的未来。当时他单纯地认为,有了电车后,脚踏车的需求就会减少。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投身电气业。
在松下幸之助离开脚踏车店时,有一个有趣的插曲。他以一个青年对未来的大胆想象,把自己的事业定位在电气上,求他的姐夫帮忙,希望能去刚刚成立不久的电灯公司工作。然而,脚踏车店的老板对松下幸之助那么好,使他又无法面对老板说出离开的理由。于是,松下幸之助采取了一个孩子气的做法——偷偷离开,并留下一封信,信的内容是:
尊敬的五代老板、老板娘,对不起!请原谅晚辈的不辞而别。我实在是无法当着您二位的面说出我要辞职的话语。在我做学徒的7年中,您二位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青年人,并且,教会了我许多本领。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谢谢您,老板、老板娘!
现在,电气行业有着无限的前景,因此,我大胆地想投身到电气行业这一前途无量的事业中去,希望能在这方广阔的天地里有所建树,实现父亲对我的期望。我已经把目标定在了大阪电灯公司。我去意已决,希望您二位能够理解我。在此,我正式向您提出辞职,望能够接受我的请求。
7年来,您二位的言传身教,使我初步懂得了怎样做人、如何经营,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知道您二位对我的恩情,我本应一辈子留在您二位的身边报答。可是,电力事业对我实在有太大的诱惑,少年轻狂,总想着到更为广阔的地方去闯荡。我总是想,或许那里更能让我有所作为。为此,我再次恳请二位原谅我的冒昧选择和失礼,对不起!请二老放心,无论今后我在什么地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勤奋,绝对不给你们和船场街的前辈们丢脸!
最后,老板、老板娘,希望您二位多保重身体!
就这样,松下幸之助离开打拼了7年的五代脚踏车店,来到了大阪的姐姐家。这时的姐姐已经结婚了,姐夫龟山是个热心人,心地善良,把松下幸之助当做亲弟弟看待,而且之前,他曾答应为松下幸之助在电灯公司谋求一个职位。
松下幸之助与姐姐、姐夫吃过晚饭后,向他们说出自己此行的目的:“姐姐、姐夫,我已经辞去脚踏车店的工作,姐夫曾经答应我在电灯公司为我找个活干,我想明天去,可以吗?”“什么?明天?你已经辞职了?阿吉啊,你太鲁莽了,电灯公司也不是说进就能进去的啊!”松下幸之助听后愣住了,他以为离开脚踏车店就能进入电灯公司,也为自己的莽撞而懊恼。姐姐看到他失落的样子安慰说:“阿吉啊,现在申请进入电灯公司的人很多,目前还没有名额,你要先等一等,现在就在姐姐家住着等消息吧。”
松下幸之助听姐姐和姐夫这么说,只能先在姐姐家住下,可是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看到“樱花水泥公司招收搬运工”的广告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公司主管见到身材瘦弱的幸之助,冷冷地说:“小子,搬运工是个很辛苦的体力活,你能吃得消吗?”
“能,我可以,请您收下我吧,我一定不影响工作进度,求求您了!”看到松下幸之助这么迫切地想要工作,主管答应了。当晚松下幸之助把应聘成功的消息告诉了姐姐,没想到姐姐当时就哭了。在姐姐心里,松下幸之助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本应该受到呵护,可他小小年纪就打工谋生,身体又那么瘦弱,怎么能担当搬运工这种繁重的体力活呢?一想到瘦弱的松下幸之助在工地上扛水泥的情景,姐姐的眼泪就怎么也止不住。
“姐姐,你哭什么呀?”松下幸之助劝慰姐姐,“虽然我长得瘦,但是我在脚踏车店修理脚踏车过程中也练就了很好的体力呀。而且,这份工作只是我进入电灯公司前的过渡工作,不会做很长时间的。姐姐,再说,我也总不能在家里吃闲饭啊。”听到弟弟这么懂事,姐姐又欣慰又感到心酸,于是也没有再反对。
不过,做搬运工可不是一般地辛苦。装车、推车和卸车,每一个环节都是体力的较量。那里的搬运工都是身强力壮、膀大腰圆的壮汉,15岁的松下幸之助跟这些人一起工作,实在可怕,真担心不能胜任。尤其是要把水泥放在台车上推来推去。这样的工作,松下幸之助实在吃不消,常常会被后面推来的台车赶上,好几次几乎相撞。
每当这时,后面的工人就粗鲁地说:“喂,前面的小子,快推啊!慢吞吞的会被撞死的啊!”松下幸之助虽然拼命推,可是力不从心,真不知如何是好。
干了10天左右,监工同情地对松下幸之助说:“你的身体不适合在这里工作,赶快去找别的工作吧。”并给他分配了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监工的亲切、体谅,让松下幸之助由衷地感激。后来又把松下幸之助派到工厂里担任看守测量水泥机器的工作。
这个工厂是制造水泥的中心工厂,整天都是沙尘弥漫,石头粉尘非常浓,使人看不见五尺之外的东西。在那里工作,都要用布包住眼睛和嘴,即使是这样,一小时之后,也会满嘴砂粒,喉咙也开始疼痛。
虽然不费体力,可是那种灰尘满天的场所真不是人待的,松下幸之助干了一天就投降了,只好再回去做原来的搬运工。
后来,他渐渐习惯了搬运的工作,勉强可以胜任了。在那些日子里,工作一天回到家里的松下幸之助全身的筋骨都好像要散架了,可为了不让姐姐见了伤心,每天回家他都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就在这段时间不长的搬运工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要了松下幸之助的命。
从姐姐家到樱花水泥公司,中间要过一条河,松下幸之助每天都得坐小蒸汽船上下班。坐在船上,吹着微微的风,对一整天在灰尘中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松下幸之助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体会着劳动后的轻松快乐。
一天,松下幸之助坐在船边,由于身体和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神情恍惚间竟不慎被人挤下水去。等到松下幸之助挣扎着浮出水面,小蒸汽船早已经驶远了。此时的松下幸之助忘记了害怕,不擅游泳的他拼命挣扎,就这样坚持了不知多长时间,另一只船终于驶来。松下幸之助开始大声呼救,船上的人发现了他,这才算死里逃生。幸亏当时是夏天,若是在冬天,他可能就没这么幸运能支撑到获救的时候了。
从这件事情中,松下幸之助悟到一些道理:落水时的绝望并未影响我的求生欲望,凡事只要再坚持一下,也许就会有好的转机。目前自己很辛苦,但是只要能坚持住,就一定能等到电灯公司向我招手的那一刻!
在樱花水泥公司咬牙苦干的3个月,他承受了从来没有过的重体力磨炼,因此他对生活的艰辛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松下幸之助接到了电灯公司的录用通知。从此,他的人生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1910年10月21日,年仅15岁的松下幸之助,进入大阪电灯营业所做内线员的见习生。就这样,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踏出了步入电气界的第一步。
按照公司的规定,松下幸之助要先做3年的见习生,之后若是考核通过,才能成为正式职员。他先是做屋内配线员的助手,配线员助手的工作是将配线员需要的电线、灯头和工具等材料放在手推车上,往各个客户家里跑,一天至少要跑上五六家。不过,多亏之前在水泥厂当了3个月搬运工的工作经历,松下幸之助能轻松地应付这项工作。现在想想,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经历什么事,都会为自己的未来积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目前做的事情,哪怕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厚积薄发,迈向成功。
就这样一两个月后,松下幸之助凭着勤奋好学,对配线工作已经十分熟悉。简单的工作只要有正式技工看着,他就能做得非常好,加之他自己又勤勉肯干,技术提高得很快。有一天,技工师傅夸奖他说:“松下君,你这么勤奋好学,手也很灵巧,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技工。”松下幸之助听了感觉比吃了蜜还甜,之后,他工作更加卖力,很快便可以独立工作了。
3个月之后,公司举行电线接头技术竞赛,很多资深的技工参加比赛,松下幸之助虽然只是助手,但他不会放过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报名参加比赛。令人惊讶的是,松下幸之助居然击败了那些熟练的技术工,拿到了一等奖,这个意外的一等奖给松下幸之助很大的鼓励,同时也坚定了他从事电气行业的信心。不久,公司扩展业务,主管看到松下幸之助勤劳能干、技术过硬、聪明好学,就破格将他转为正式员工,并任命其为工程领班。
当时的日本刚刚引进电气,在许多人眼中,电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而且还很可怕,碰到就会死。因此,普通人根本不敢动家中带电的东西,但凡有些涉及电的物品,哪怕只是一个线头,也要请专业人员来处理。因此,电灯公司的职工成为了百姓心中近乎神明的人,十分尊敬。
松下幸之助的高超的电气技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正直善良的人品很快赢得了公司和同事的赏识和信任。当时,公司承接的重要工程,几乎都要他参加,其中有滨寺公园开设海水浴场的巨大灯箱广告工程、芦边剧场电气改建工程等等。
滨寺公园的项目给松下幸之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当时工程项目在技术上难度非常大之外,更主要的是海滨浴场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很大。随着工程一天天地进行,松下幸之助逐渐感受到大家对海水浴的兴趣逐渐加深,海水浴对人们生活、运动、健康、娱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由此,松下幸之助领会到:无论经营什么事业,都必须以大众的需要为前提,只有进一步地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经营才能获得成功。
松下幸之助到电灯公司正式上班之后,就从姐姐家搬了出去,和同事芦田一起在另一位同事金山先生家寄宿。芦田君是个上进的人,一边工作一边在关西商工读书,在与芦田君同住的日子里,松下幸之助受其影响很大。加上在工作中他发现要在电气这一行业站住脚,就要学习很多新知识,继而也萌发了继续读书的想法。
当关西商工学校夜校部招生的时候,松下幸之助便去报了名。松下幸之助凭着顽强不服输的精神在每天下班之后赶到很远的夜校学习,由于他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因此听起课来十分吃力,再加上夜校的讲课进度很快,因此松下幸之助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年以后,松下幸之助顺利地拿到预科毕业证书。升入本科以后,松下幸之助选择了与工作相关的电机科,但是本科不比预科,课程难度大,尽管他想尽一切办法,仍然赶不上老师的进度。松下幸之助在学习和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的体力,本来就很弱的身体已无法承受,于是他退学了。
松下幸之助这段求学不成的历史,它警示我们:在有条件、有时间的情况下,求学的年轻人要珍惜学习机会,循序渐进、系统地学习。同时,我们也看到,就是因为松下幸之助在这短暂的一年多时间内尽其所能掌握电气的理论知识,才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松下幸之助退学之后,一边调养身体一边工作,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休养,他开始在工作的具体程序和规范上动起心思来。
当时电气事业在日本刚刚起步,电工操作并没有什么具体规范,实际中有许多浪费人力物力的程序和工艺。细心的松下幸之助通过观察和不断思索,找到了一些操作简便的方法,并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手下的工人,大家试着照做,果然效率大增。
这样一来,松下幸之助在工人们中的地位更高了,连老板也多次表扬他。他手下的技工对他说:“松下君,你以后不要干活了,只管想办法让大伙在工作中又省劲又干得快吧!拜托了!”谦虚的松下幸之助还是事先将一天的工作计划安排好,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就这样,松下幸之助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接触到日后从商的另一门学问——管理。通过在电灯公司中不断摸索经验,寻求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松下幸之助逐渐领略到管理的乐趣。在以后经商的日子里,他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注重管理,即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这成为松下公司的制胜法宝。
1913年,松下幸之助被公司任命为检查员,这是令同行羡慕和求之不得的职业,只是检查工人的工作是否有问题。因为知道工人的操作水平,加上他细心肯干,因而十分轻松,得心应手。但正是这种轻闲的工作却促使松下幸之助离开公司自谋发展。
早在松下幸之助没有担任检查员的时候,他就发现市场上的插座在设计上有许多不足,因此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对插座进行改良。在花费很多心思之后,他终于完成了一个试验品,于是兴致勃勃地拿给主任看。
“主任,这是我改良的插座。”他逐一介绍插座的优点,但是主任看了之后好像很不满,说:“你这个根本不行,还要多下工夫。”
信心满满的松下幸之助一听,好像挨了当头一棒,总是觉得主任没有眼光,直到后来他做好插座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作品真的很差劲。
但是,松下幸之助没有气馁,一如既往地投入到改良插座上,不久,他再次拿着自己改良过的插座找到主任:
“主任,您再看看我改良的插座。”
“嗯,真的改良了吗?”主任边问边反复地看插座,“不错,不过我要向公司汇报,并请专家鉴定一下。”
“公司会采用我改良的插座吧?”松下幸之助迫切地问。
“这个我不敢打包票,一切得听从公司的安排。”主任说。
几天后,主任将松下幸之助找到办公室对他说:“公司认为你的插座设计得很好,但是大家都习惯了旧插座,没有必要改用新的插座。”
“这么说,公司对改良的插座没兴趣?”松下幸之助不解地问道。
“松下君,请记住,我们是电灯公司,不是生产插座的公司,不要为插座操心,干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明白吗?”主任说,“再说,如果公司采用新型插座,那么旧的插座怎么办呢?库存的很多插座怎么办?”
“哈咿。”松下幸之助有口无心地答道。主任和公司的态度无疑给松下幸之助泼了一盆凉水,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既然好东西公司不采用,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干呢?回想起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他的心底突然跳出一个想法:离开电灯公司,自己创业!前途正光明,才23岁的他也不禁被自己的大胆想法吓了一跳。
在和妻子井植梅之商量后的第二天,松下幸之助再次来到主任办公室,向主任提出辞职,主任大吃一惊:“松下君,你刚刚升为检查员,多少人嫉妒你的位置呢!你那么年轻,前途无量啊!难道就为了你的改良插座?你可要三思啊!”
“是的,我想经营我的插座,谢谢您长时间的关照,请您批准我的请求。”松下幸之助平静地说。
其实主任也不想让松下幸之助这个人才流失,再三挽留,但是松下幸之助依然坚决地要离开公司,主任只好同意他辞职。就这样,松下幸之助离开了工作7年的大阪电灯公司,开始了自己创业的征程。
改良后的插座比起旧插座是个不小的技术进步,这一点,松下幸之助深信不疑,他于1916年10月3日向日本标准局申请专利。1917年1月24日,经该局审核、鉴定,批准登记,颁给“实用新案等42129号”专利许可证。改良型的电灯插座获得了国家的认可,未来的松下电气公司,以一只小小的改良型电灯插座,开始了它进军世界电器市场的艰苦行程。
松下幸之助放弃了安安稳稳的小职员生活,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但是,办企业谈何容易,刚辞职的松下幸之助面临着一堆棘手的问题。首先就是“三无”,一无资金,二无人员,三无厂房。
松下幸之助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辞职之后,松下幸之助一次性领到离职金33.2日元,公积金42日元,再加上家里原有的20日元积蓄,一共只有95.2日元。在当时日本,100日元连买一台机床都不可能,松下幸之助想要创办工厂,这点资本是绝对不够的。但是雄心勃勃的松下幸之助觉得钱不是问题,他可以节省开支。
人员方面也是捉襟见肘。妻子井植梅之当然是第一人选,他又叫来了井植梅之的弟弟井植岁男来帮忙。这位刚刚15岁的井植岁男就是日后三洋电机公司的创办人。松下幸之助在电灯公司干了7年,但接触的都是工程方面的工作,而电灯插座是产品制造的工作,他只是个门外汉。于是他聘请了公司的两位同事,一位是在电业商会做工人的林伊三郎,另一位是当时仍在大阪电灯公司的森田延次郎。当松下幸之助向他们表明自己的计划,并希望他们来帮忙的时候,二人都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当然,二人并不是向公司提出辞职,而是向原来的公司请了长假。
接下来要置办的厂房就是松下幸之助的住房。他家有两间房,把一间大的房间用来做厂房,剩下一间小的房间和妻子住。
就这样,一个勉勉强强的工厂算是置办完成了,松下幸之助创建的第一套班子就此形成。别看只有5个人,但他们是松下事业走向辉煌的关键力量!
正当万事俱备、只等开工的时刻,最棘手,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难题出现了:技术。松下幸之助的改良插座是用旧的插座外壳进行改良,现在自己制造插座,不得不制作胶木外壳,但这对于5个从未与制造搭过边的人来说,无疑是天书般的难题!
但是,这5个人都满怀着对未来事业的憧憬和使命感,并对技术革新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资金和人员的局限和压力,迫使他们亲自动手,4个男人,三大一小,在简易的工棚里开始了胶木外壳的试制工作。
松下幸之助5人最初猜测电灯插座的胶木外壳大概是用沥青、石棉、滑石粉一类东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压制而成的。至于这三种原料如何配置、有什么比例却一点也不知道。在当时,这种胶木外壳的制造工艺厂家对此是保密的,泄露了就等于断了自己的财路,因此,松下幸之助几人多方打听也不得而知。松下幸之助甚至偷偷在生产类似产品的工厂外拣丢弃的胶木外壳,并拿回家分析,然后几个人在工棚反复实验。多天的实验毫无进展,大家都有些泄气。
看到大家这样,松下幸之助说:“最近大家辛苦了!胶木外壳的制作工艺不懂没关系的,不懂有不懂的好处,大家都不要有思想包袱,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断试验,一定能够成功,拜托了!”大家一听,立刻又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胶木外壳的实验当中。其实,松下幸之助比谁都着急,可是他不能向大家发火,只能在鼓舞大家之后默默地投身工作。
上天总是眷顾勤奋和勇于创新的人。就在他们努力十多天毫无进展之际,忽然听说原来在电灯公司的同事田中君会制造这种胶木器件,几张被熏得灰黑的脸上露出了兴奋。这位田中君比松下幸之助更早离开了电灯公司,先在一家烧制胶木制品的工厂做技工,掌握了制作方法之后他就出来自己建厂生产,不过由于经营得不太好,正准备另谋出路呢。
松下幸之助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跑到田中君那里去请教。田中君得知松下幸之助也辞职创业后,两人惺惺相惜之情不言而喻。田中君在电灯公司时就很敬佩松下幸之助的为人,当他得知松下幸之助的难处之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胶木器件制作工艺告诉了他。
得到田中君的指点后,4个男人紧锣密鼓地开始制作插座外壳,没几天,他们终于烧制成功了外面看上去很不错的胶木外壳,装入铜片,接上电线,电灯亮了。成功了!松下幸之助终于造出了经过改良的电灯插座。
通过这件事,松下幸之助获益良多,这不单单是对一个并不复杂的胶木器件的烧制方法的理解,更是自己对创业的切身体会。如果这次松下幸之助没有田中君毫无保留的指点,结果也许还很难说。所以办工厂,建企业,光有热情和百折不回的毅力远远不够,还得有技术和掌握技术的人才,只有具备了技术和人才,企业才能永葆青春。创业之初的松下幸之助获得了这样重要的启示,这一启示贯穿了松下幸之助日后几十年的经营历程。
松下幸之助创业之后的第一个难关总算过去了,但是,他并不能因此就松一口气,因为,紧接着又一个困难摆在了他们面前。
经过几个月的生产,第一批改良插座制造出来了。东西做出来了,就要卖出去,这样工厂才维持得下去。但是,松下幸之助他们一直忙于制造产品,却忽略了销售,甚至都没有考虑过东西做出来后怎样卖出去和怎样定价。松下幸之助对产品出来以后应该如何销售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产品要上哪儿去卖呢?怎么定价呢?松下幸之助等5人,技术是门外汉,销售也同样是门外汉。这时松下幸之助意识到,生产不是企业的唯一环节,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赚到钱,工厂才能继续运作下去。
松下幸之助赶紧将森田延次郎、林伊三郎、井植岁男找来商量对策,他说:“目前,托大家的福,产品已经制作出来了,但是咱们也不认识电器批发商,行情也不懂,还有插座的价钱怎么定呢?”
森田延次郎说:“我们原来在电力公司的时候,插座多少钱,我们参考着定价,怎么样?”
对于这个建议,林伊三郎和松下幸之助都认同,但是,松下幸之助说:“森田君,你比较善于公关,你先带着样品找电器行的老板看看,把我们的定价告诉他们,请他们评价一下,然后咱们再做最后的决定。”
“好,就这么办。”大家一致同意了。接着,松下幸之助又给大家重新作了分工:让能说会道的森田延次郎负责销售,其余的人继续生产。
森田延次郎带着参考信息回来,松下幸之助和林伊三郎一起做出了他们的第一次定价。第二天,热心的森田延次郎开始了艰难的推销工作。每天,他都拿上几只样品,走街串户,不放过市内任何一家电器商店,向人家介绍这种新型插座的优点,还要演示给对方看,最后才是讲价钱。
森田延次郎推销的时候,松下幸之助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和茫然,他心底当然很希望插座畅销,可是他又很担心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现,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焦急地等待着森田延次郎回来。
森田延次郎终于回来了,看到他沮丧的神情,松下幸之助知道了结果。森田延次郎说:“真不好卖!还没有遇到这样费劲的事情。”
“他们是怎么说的?”松下幸之助急切地想知道具体情况。
“别提了,真不知道这些电器商怎么想的。有一家,看了插座之后,不说买也不说不买,让我等了很久,最后让我下次再来。还有一家,拿着咱们的产品却净问些不相干的事情,什么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电器的,除了插座还有别的东西没有,就是不说要买咱们的产品。另一家甚至这么说:我们不知道这种东西好不好卖,所以现在还无法订购。他难道不想想,他不卖咱们的产品,怎么知道好不好卖呢?真是气死我了。”
听到森田延次郎的这一席话,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
松下幸之助看到大家这么灰心,说:“大家振作起来,森田君这才是第一天开始推销呢,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没准过几天大家都开始抢购我们的产品了呢。好了,现在咱们既然辛辛苦苦地做出来了,当然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接着推销。森田君,就多多辛苦您了。”
“松下君,你放心吧,我会尽力的。”森田延次郎说。松下幸之助的坚持又给了大家支持下去的勇气。
可是,奇迹并没有发生。虽然森田延次郎跑遍了大阪市的大街小巷,可十几天下来,才卖掉了一百多个插座,月底一结账,仅有二三十元的收入,连本钱都没有捞回来。
这样一来,松下幸之助的小厂前景就很不乐观了。家里是堆积得越来越多的插座,而资金却像流水一样全部花光了,不要说买生产需要的原料,连给同事的最低工资松下也拿不出来了,几个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松下幸之助停止了生产,和内弟及两位同事一起出门推销,到了晚上,他们又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来。看着大家如此落寞的神情,松下幸之助痛苦到了极点,自言自语道:“难道这就是大家苦心经营4个月的结果吗?难道这就是我辞去公司职务的报偿吗?”
面对着起步艰难的松下,妻子井植梅之给予了极大的安慰和支持:“松下君,你不要气馁啊。自古以来,能成就一番大事的人,都是经历了诸多磨难的。况且,现在你们只是没有找到销路,这并不能说明你就是失败的啊。我知道,现在家里的经济很困难,但是,你不能因此就亏待了你的朋友。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在为松下君服务。”
松下幸之助听了这番话,心底甚是感动,他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如此地顾全大局,说:“梅之,谢谢你。”
“我这里还有一些能拿出去典当的东西,明天,你就先给他们发了工资吧。”
松下幸之助望着妻子,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天,他们商定,先典当一些细软,变换些钱来给两位朋友开工资,然后让他们另谋出路,求得他们谅解。
其实,面对没有资金、也没有薪水保证的窘境,合作者森田延次郎和林伊三郎也深感为难,就在松下幸之助和妻子商定的第二天,林伊三郎和森田延次郎抢先提起了告辞的话头。
森田延次郎面带难色,小心地开了口:“松下君,厂子办成这样,我们未能尽心尽力,深感惭愧。现在生产停顿,也不能帮你推销出去产品,每天在这里无事可做,我们愈发感到不安……”
林伊三郎接着说:“我们是朋友,按说应和你同甘共苦,即使不给工资也不应有什么怨言,可是我二人都有家室,必须要养家糊口……”
不等他们把话说完,松下幸之助打断了他们:“我明白二位的意思了。厂子到这一地步,全是我的责任,与二位无关。本来,今天我就打算把典当来的钱发给你们,作为最后一个月的工资。现在,听到二位的话,我实在感到抱歉,我也希望自己不再耽误二位的前途,请二位另谋高就吧。”
“松下君,”听了这样的话,二人觉得十分愧疚,“说实话,我们是很愿意和松下君一起干下去的,但是无奈形势所迫,这次的分手是暂时的,我们希望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和松下君再次携手。”
松下幸之助目送两位朋友走远,心头忍不住袭来一阵凄凉,站在那里久久没动地方。就这样,松下公司最初的5人班组就只剩下了3个人了——妻子井植梅之、内弟井植岁男和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