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网络时代的侦探小说传播

ellry/文

1896年,《时务报》第六册开始连载一篇题为“英包探勘盗密约案”的文章,这便是福尔摩斯故事中的《海军协定》。由此开始,侦探小说译介入中国,让广大读者认识了一种新的小说门类。而在民国中期和1980年代形成过两次翻译侦探小说的高峰,同时也催生了中国本土侦探小说创作的浪潮。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侦探小说的传播又有了新的特点。而这本《奎因百年纪念文集》最初也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因此,笔者想借本文讨论有关侦探小说传播与网络的某些关系。

90年代末正是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大爆发的时期。门户网站层出不穷,个人网站更是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推理主题网站也借着这股东风破土而出并且逐渐壮大起来。第一家此类网站应该是1998年由美国华侨Pipilu建立的“侦探推理园地”。2000年前后,推理个人网站出现了一个高潮,出现了华生的侦探世界、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狄公案、郁子的侦探小屋、老榕树侦探推理文学社、兄弟侦探服务社、侦探事件簿等诸多网站(上述网站除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均没有延续到今天)。

2000年8月,一些个人网站站长和资深推理迷发起组建一家综合性网站,便是后来的推理之门。当时参与建站的包括书香门第网络图书馆老蔡、老榕树侦探推理社楚州狂生、阿加莎中文站的琵吉、FAN、侦探推理世界华生、资深推理网友石之轩、郁子的侦探小屋郁子、侦探推理园地Pipilu、兄弟侦探服务社虫探、全校网侦探推理频道李勇、中国司法鉴定网陇首云、狄公案狄仁杰、侦探事件簿Power、神圣家业的悭吝人等。并且由老蔡担任推理之门的站长。

推理之门的出现对于侦探小说在网络上的传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它以论坛为主(早期也设有聊天室),又具备了门户网站的特点,在模式上比较理想。内容上,它以原创小说、每周谜题和推理评论为三大特色。从推理之门走出了不少目前在国内原创侦探小说领域小有名气的作者,诸如罗修、水天一色等。他们走向平面媒体之前,已经在推理之门发表了大量原创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气。而推理评论板块将原本分散在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起来,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新入门的读者可以向老手们咨询阅读问题,比如哪位作家写过什么书,哪些出版社出版过什么书;有一定阅读量的读者可以交流阅读的体会,就书中某个漏洞分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通过别人的介绍获知自己喜欢的作品;更有一些乐于助人的领路人,介绍了很多当时还不曾翻译过的作家作品,或是对读者熟悉的作家进行深入剖析、相关介绍,引导大家认识更为广阔的推理世界,诸如陇首云、香港路人甲都是这样的领路人。网络带来的信息量是以往各自为政的阅读模式下难以想象的。前几年,平面媒体对于侦探小说的关注相当少,也没有出现专门的杂志。推理之门起到了引领相当数量的读者走进了侦探小说的大门,从而为日后提升侦探小说阅读气氛积淀了人气和力量。

推理之门成立后不久,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悭吝人即开始筹划主办具有同人志性质的“推理之门会刊”。“同人志”一词乃是源自日文词汇(英文中也有表示类似意思的词汇———如“fan magazine”、“fanzine”),是指一群同好走在一起,所共同创作出版的书籍、刊物。这种刊物非经正规出版社出版,乃是爱好者自发印制。历史上第一本综合性推理同人志是1967年创办的《安乐椅侦探》(The Armchair De-tective,TAD)杂志。在它之前也有推理同人志出现,最著名的是1946年创刊的《贝克街期刊》,但是缺乏一本涉及侦探小说各种领域的综合性刊物。这本杂志由艾伦·J.胡宾单人创办。它不仅为推理迷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催生了其他推理同人志。它鼓励推理迷撰写具有学术性质的文章,许多埃德加奖评论作品便是从这本杂志走出来的。它还将推理迷联合在一起,从早年的私下聚会最终发展为世界侦探迷大会(布彻大会)。

《安乐椅侦探》早期全靠胡宾一人完成繁重的打字、校对、写地址、装信封、邮寄、管理订户、联系资金等工作,他的五个孩子或者偶尔到访的同好会帮点忙。1976年,他同意由加州出版家公司接手《安乐椅侦探》的发行工作,而他继续主持编辑工作。后来杂志换了两个东家,最终因为经营问题于1997年停刊。现在,仍然有一些推理同人杂志在延续着《安乐椅侦探》的使命,比如《神秘档案》(Mystery*File,1974-,目前以电子版发行)、《神秘现场》(Mystery Scene,1985-)等等。

2000年11月,第一份中文电子版推理同人志《推理进行时》(不久更名为“推理时报”,并且一直沿用至停刊)宣告诞生。在·卷首语》中,悭吝人以“我们爱推理”为题写了一篇激情洋溢的创刊词:

终于,推理之门的MAIL LIST新鲜出炉了。当我在一个字一个字键入着创刊词时,我的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自己的心血马上要被别人检验了,有点像考试之前的感觉,因为我们爱推理!

正是因为我们爱推理,我们才会创办了推理之门,我们才会开办了推理之门会刊。我们有着三四岁时坐在老祖母腿上,听她讲“包公智断牛舌案的故事”的经历;我们也曾有因为看“四签名”而一看见断腿的人就想入非非的经历;我们甚至因为看了“莫格街凶杀案”而一看见猩猩就发抖……相信我们,推理之门是您在网络上通向美妙推理世界的一道门,相信我们吧,因为我们爱推理!

也许,推理之门会刊仅仅是今天中国网络千百万种MAIL LIST中微不足道的一种;也许,推理之门仅仅是今天中国网络千百万家HOME·鄄PAGE中不起眼的一家;也许,推理之门会刊将成为中国网络千百万种MAIL LIST中极受欢迎的一种;也许推理之门将成为中国千百万家HOMEPAGE中最耀眼的一家;也许……但是,无论我们是大或是小,是强或是弱,但是,相信我们,我们爱侦探推理,我们热衷侦探推理!无论我们拥有数十万用户,还是几位用户;无论我们拥有数十万PAGE VIEW或是几十PAGE VIEW,我们都会尽力办好我们的HOMEPAGE与我们的MAIL LIST,原因是因为———

我们爱推理!!!!!!!

如果读者能有幸看到这份创刊号的话,那么会觉得它有些简陋。第一期仅有四篇文章:《卷首语:我们爱推理(创刊词)》、《推门动态:推理之门征求原创谜题》、《推理FANS秀:充满争议的寻乐》、《推理杂谈:永远的诗人侦探———爱伦·坡》。全部字数仅两千余,相当于一篇稍长的评论文章。但是作为一份以推广、传播侦探小说文化,以资讯、评论、爱好者交流为主题的电子刊物来说,并不能以“简陋”一言以蔽之。

从之后的几期会刊来看,它的进步是明显的。第四期开始每期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比如第四期的主题是日本推理、第五期是推理漫画等等。每期的会刊便会根据当期话题进行选文,甚至联系同好专门撰文。这已经接近正规刊物的办刊理念了。此外,对于推理时事的关注也是会刊的一大特色。比如,第六期就中国第二届侦探小说大会做了专题报道(尽管文章认为这次大会是“失败的打造”),第八期主题是关于楚州狂生制作的网络推理游戏。

另一方面,会刊始终坚持以资讯、评论为主,是一份非小说刊物(在第九期上出现过一篇乐阳的小说《身份案》,不过同时刊登了师承燕对这篇小说的点评,而且该期主题便是“探索中的原创推理”,后来也有刊登过小说,比如第十七期刊登了旗帆的《风吹百合事件薄之证据》)。当时的推理论坛,除了个别单一作家为主题的论坛(诸如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论坛)以讨论作家作品为主,其他论坛讨论气氛并不活跃。以推理之门为例,灌水、聊天是最热门的,其次是原创小说、谜题,再次是评论。有不少优秀的评论文章无法得到众人的关注,点击率很低。而会刊给予它们一个机会,让更多的人从会刊上阅读到这些优秀的评论文章。

前言:网络时代的侦探小说传播(2)待到发行第十期暨推理之门创办一周年时,会刊已经有了明显的自身特色。当期的主题是推理知识大测验,一共二十题。此外还有推理作家师承燕的访谈录、P.D.詹姆斯最新小说《遵圣命而死》的介绍(还没有中译本)、关于森村诚一《青春的证明》的评论等等。总字数超过14000字。到第十七期,总字数接近20000字,订阅人数达到1125人,已经是一份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刊物。恐怕读者不曾想到的是,这都是还在高中读书的悭吝人一手操办的。可惜的是,在2002年8月22日发行第十九期(2002年第四期)之后,会刊便停刊了。

2002年底,推理之门由罗修发起了制作“推理之门2002年年鉴”的活动。当年7月,全国首届“微型与网络侦探小说”研讨暨大赛工作会议在内蒙古多伦举办,推理之门多位资深网友应邀参加(上文提到的会刊第十九期专题报道了此次会议)。《侦探世界周刊》的发行也让一些原创写手走进了平面媒体(这份以刊登小说为主的周刊不久也停刊)。对于推理之门来说可谓大事连连。2003年初,这份由诸位管理员和版主撰写的年鉴终于出炉。其中由笔者总结的“推理研究”部分总结了2002年在推理之门刊发的重要评论文章,并且附有提要。

2003年下半年,再由罗修重提发行会刊的想法,在推理之门中得到热烈回应。终于在同年11月,罗修主持的《推理不完全手册》试刊发行。这份会刊不仅是推理之门的产物,同时联合了阿加莎中文站和神秘联盟网站。与之前的会刊不同,这份《推理不完全手册》几乎是一本书籍,内容上包罗万象。当期设有本期热点、原创小说、专栏文章、读书笔记、专题研究、书籍介绍、推理闲聊、谜题宝库、人物采访等栏目。仅原创小说一个栏目就长达数万字。可想而知,要是每期刊物都如此完备而且内容充实谈何容易。笔者仅仅见到过这份试刊,此后也没有了下文。

除推理之门网站以外,当属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建站时间最久,在网友中影响力很大。这家网站最初由琵吉创办,建站时间比推理之门稍早。经过数年来诸多阿迷(阿加莎迷)添砖加瓦已经发展成为整个互联网上数一数二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专题网站。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与侦探小说女王相关的任何资料和深度的评论研究文章。从小说列表、影视改编到作家传记、侦探介绍,包罗万象。论坛里的热心网友还自发翻译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非侦探小说以及非克里斯蒂创作的改编剧本等。对于想了解阿加莎的人或者那些希望了解阿加莎更多的人,这里无疑是他们的乐园。相信每一个去过这个网站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虽然有了可以评论、研究侦探小说的平台,但是以此为主题的网站计划没有。究其原因,看侦探小说的读者固然有不少,但是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对作品有一定独到看法的爱好者并不多。但是面对入门读者不断询问某某作家有什么作品或者推荐哪些好看的侦探小说,总是让人感到推广侦探小说路漫漫其修远,而且从长远考虑也有必要创办一个以较高层次评论、研究为主题的网站。

2003年7月,由乐阳发起了“神秘联盟”网站。这是第一家简体中文的推理研究专门网站。它以会员文章为主,附设有小型的论坛。引述笔者在当时所写的一篇介绍网站的文章:

在此前,1997年台湾既晴等诸位推理爱好者通过网络成立了“密室研究会”,不久有了自己的专门网站(现在已经没有了)。接着在2000年,台湾既晴创办了以评论、介绍为主的“恐怖的人狼城”网站。2002年,台湾诸多推理爱好者成立了“台湾推理俱乐部”(TDC),其中既晴担任会长。另外,“台大电机 Maxwell BBS Mystery 版精华区”时至今日仍然堪称华文推理资料、评论的第一站。可见,台湾在推理研究方面不仅走的比大陆早而且远。

……

接着,乐阳兄找到我,说是想组成一个类似于伦敦“侦探俱乐部”的组织,主题是探索、评论侦探小说,并希望在网络上建立独立的网站。我欣然答应。这实在是我所求之不得的。于是他又和陇首云兄谈了这个想法,也得到了赞同。在几次讨论之后,由乐阳兄担任了制作网站的重任。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之下(当然其中辛苦我是难以体会到的),网站算是建起来了。首批会员是乐阳、陇首云和我。当然,我们也准备邀请几位在推理评论方面有所作为的网友加入我们的团队当中去。

在这里我想就推理评论说几句。为什么需要推理评论和研究?在台湾“密室研究会”的“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鉴于台湾推理文学原有的发展环境,囿于国内书市的局限性与保守性,无法以广角度、大视野的专业眼光来做深入透彻的研究,使得台湾的推理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无法和行之有年、发展成熟的欧美、日本等国相提并论,而在国内推理·息难以流通的情况下,一般读者也不可能从坊间的出版刊物中获得较新、较正确的国外信息。”对于国内读者来说,这种局限性要比台湾来的更大些。

因此,一方面,我们希望把一些正确的、不易见到的推理资料介绍给国内读者。举个例子。不少人对于侦探小说的作家就知道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横沟正史、松本清张等几位在国内译作较多的作家。但是,优秀的作家明显不止这些。某天,一位侦探小说读者在书店看见一本书叫做《九九神咒》①(Nine Times Nine),作者是安东尼·布彻(Anthony Boucher)。他大概不会翻开来看,更不会买。为什么?因为这本书他听也没听说过,也许会认为是讲小九九一类的数学书籍。可这恰恰是一本推理杰作(密室推理)。另一方面,侦探小说在目前中国文艺界的地位还很低,很少有研究者注意它。即便有几个人写了几本关于侦探小说的书,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暂且不说,就是观点也或多或少的带着“社会主义”的视角。这与一个推理迷心中的“评论研究”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真正喜欢侦探小说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侦探评论、研究文章,也更能被读者接受。而从中国目前的推理研究状况来说,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资深的侦探爱好者对于侦探小说的研究超过了(至少在某些重要的领域)所谓的研究“专家”。只是现在我们无法为传统媒体认可,发表文章甚至出书。不过,我们有网络这个开放的媒体,让我们有自己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诚然,如陇首云兄以前说过的,目前作为一个推理小说研究者我们需要甘守寂寞。很多读者(有些还算不上是侦探小说的爱好者)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到评论、研究文章的意义,不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料。当然,我们也看到已经有一批读者(大部分是一些有着较多阅读经历的读者)开始重视评论,对于评论、研究出现了需求的趋势。我们希望借助于自己的微薄,让更多的人喜欢推理,让更多的人了解推理。

我们用什么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想首先是对于推理的热情。没有热情我们是不可能走到这步的。我们当中没有一个是依靠推理小说吃饭的。拿我个人来说,学的是和推理没有任何关联的专业,而且也没有任何想要投身推理的念头。写文章完全是依靠自己对推理小说近乎偏执的爱。说句实话,当我阅读英文的侦探小说参考书时的感受,正如某位同好所说的“痛并快乐着”。然而没有想到,热情的力量是如此的大。其次,我想才是对于推理的认知。没有足够的推理小说知识,我想是无法完成这些愿望的。但是我认为我们仍然有能力去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或者至少说为后继者能够铺平一些道路。乐阳兄身在美国有着获取大量原文书的便利条件,他的文章更是幽默风趣中蕴涵深刻的洞察力,令人折服。陇首云兄对于中国当代侦探小说以及网络侦探小说领域的一些深层次的文章也是有目共睹的。我本人也在推门发表过不少文章,自认为还是有些内容和深度的。当然,我们还要邀请各领域的专家级网友加入其中。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大陆推理研究领域的第一品牌。

当若干年后,回首中国推理走过的道路时,我们希望能够对中国推理界影响一二。

网站成立之后又陆续吸纳了香港路人甲、bcbulang、东乡、伤痕、石门居士等人为会员。后来也逐渐允许非会员向网站提交文章。几年来,网站已经积累了超过四百篇评论、研究文章,发展成为整个华文推理界影响力最大也最为权威的研究专门网站。包括台湾《谜诡》在内的书籍也曾介绍过神秘联盟。

回首神秘联盟走过的这几年,确实对中国推理界有所影响,特别是在研究和评论方面,达到了建站之初的预期。由会员选出的《神秘书单》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译本侦探小说书单,是不少读者阅读和购买侦探小说时按图索骥的工具。网站上一些文章被《推理》等杂志选用刊登,姜维枫的《近现代侦探小说作家程小青研究》也引用了笔者《程小青作品小考》中的研究成果。陇首云对于中国侦探小说发展历程的梳理和研究也是网络上难得一见的资料。

前言:网络时代的侦探小说传播(3)笔者因为尤其钟爱美国作家埃勒里·奎因,曾经在神秘联盟上翻译、撰写过多篇有关奎因的研究文章。2004年末,眼看接下来一年便是奎因表兄弟二人的百年诞辰,笔者萌发了一个想法:趁着这个百年一遇的机会,编写奎因百年纪念文集。最初的设想是杂志模式的同人志,季刊发行,当年发行四期,采取电子版。但是不久便觉得工程过于浩大,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在与几位同好交流之后,决定制作一本《奎因百年纪念文集》,采取实体书的形式,这样更具有纪念和保存价值。

这一构想实在称得上相当大胆。当时全世界范围内,仅仅日本在2004年12月出版了一本《埃勒里·奎因Perfect Guide》纪念奎因百年,美国一家出版社计划出版一本奎因广播剧选集(但是一直拖延到当年7月才出版),《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倒是安排在2005年各期刊登有关奎因的文章。在世界各地纪念奎因的节目表中添上中国爱好者的节目也算一大幸事。考虑到交由出版社出版可行性比较低,于是采取自行印刷的办法,并且仅仅发行100册(当然也是出于销售前景的考量,但是后来发现这一想法有误)。

既然有了目标,接下来便要付诸实施。笔者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在各大推理论坛邀请对奎因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写文章、小说和翻译。组织稿件花费了长达3、4个月的时间,真正定稿则一直到2005年9月份。作为主编,这本《奎因百年纪念文集》明显带有笔者的个人口味。这或许与弗瑞德里克·丹奈(奎因作者之一)选编《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时带有他个人口吻相呼应。笔者不仅筛选投稿者的文章,还对一些入选的文章做了不小的改动。原先计划安排两至三篇奎因仿作,但是迟迟没有选出合格的作品。马天是最热心创作奎因仿作的作者,但是他提交的小说也被枪毙了好几次。笔者与他进行了数次关于情节、诡计方面的讨论,最后写成了《日本木制盔甲之谜》。这是整部文集中最后一篇定稿的文章,也是唯一入选的本土原创仿作。稿子筹备好,但是更为艰巨和琐碎的事情还在后面———排版、封面、印刷、邮寄等等,在出版社由整个团队完成的事情仅仅靠一两个人的业余时间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幸好,有一位专业的美编参与了文集的制作工作。于是封面、版式等美工方面的事情主要由她包干。

《奎因百年纪念文集》采取了预售的模式,即在印刷之前于网络上展开预订。征订启事中有这样一段自吹自擂的煽情文字:

2005年是埃勒里·奎因两位作者丹奈和李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盛大的节日,也为了给中国奎因爱好者提供一个正确的阅读指南,由国内奎因迷自发撰写、编辑并且印制了《奎因百年纪念文集》。目前,文集的文章已经基本撰写、编辑完成,即将进入印刷阶段。该书是国内乃至整个华文世界最彻底、最权威的关于奎因的评论集,它也将是我们在阅读奎因小说遇到困惑的时候,一本最佳的解读奎因密码的手册。这本书将系统及详尽地为您剖析奎因各方面的问题,让我们对奎因有一个更为正确和有深度的认识。让我们100%地吸收奎因式的表达,更进一步更为轻松地对奎因及其笔下人物展开了解。

预售超出了最初的预期,不久便已过半,因此也就义无反顾地送去了印厂。让人欣慰的是,文集尚未印刷完成,100册已经抢订一空。后来不得不采取调剂的做法:原则上不允许订购超过一本。最终,大陆地区发行了不到80本,港台和海外订购了20多本。多亏了贝塔斯曼一位编辑引见,印厂没有拒绝如此低印数的生意,而且价格也比较合理。印刷监督和邮寄的工作要感谢阿元。他任劳任怨,跑了很多次邮局总算把世界各地订阅的书籍平安邮寄出去了。

如今回想起来,《奎因百年纪念文集》的诞生和完成全凭一时冲动。不仅是笔者一个人冲动,为文集撰稿的同好也是出于对奎因的喜爱参与这件事情。我们一门心思想做成这样一件事情,回首才发现身后的路程是如此艰辛。不过,正是这样的冲动演化为无穷的动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实现了奎因迷的梦想。同时,这本书至少在两方面是有意义的。第一,它网罗了国内众多奎因爱好者一起编写了一部堪称品质甚高的评论、研究文集。第二,它是国内第一本实体形式的推理同人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值得欣慰的,我们的努力不仅得到了国内读者的肯定,而且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回响。网络上一家著名的埃勒里·奎因专题网站还报道了本书出版的消息。日本埃勒里·奎因爱好者俱乐部在会刊上也报道了本书。饭城勇三在《埃勒里·奎因Perfect Guide》文库版修订本中加入了本书的介绍。

三年多过去了,不少为《奎因百年纪念文集》写稿的作者那时还在学校求学,如今大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或者继续深造。最为可惜的是罗修,他因为心脏病而不幸于2007年去世,没能见到本书的再版。如今国内侦探小说的阅读氛围正在走向一个朝前发展态势。随着埃勒里·奎因作品的再版和新的出版计划公布,奎因必将掳获更多读者的芳心。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出版本书不仅具有一种史料价值,同时也具备推广奎因作品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