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康厚明 从“农民工”到“人大代表” 见证

2008年,金秋。石牛寺村,阳光普照,麦田飘香。一辆小轿车停下来,车里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笑容可掬地跟收割的村民打招呼。立刻,有十几个村民围上来,和这个“大领导”攀谈起来。

这个人,就是康厚明,他请了半天假给母亲过生日。此刻,他俨然已成了全体村民心中的“大领导”。他去过北京,并且和那么多“官”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还在电视上不断露面、接受采访,村民们仰慕他很久了。

那些原来称呼康厚明为“老康”的人,此刻只是嘿嘿地笑着,不敢张口。康厚明原本是话语不多的人,但现在可不能冷场,必须要“表现”一番,便逐一问候起来。其实,和村民说话,可比电视上接受采访轻松多了,他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

村民说,现在在家种地太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可把他们乐坏了。真没想到,国家对农民会这么重视了。另外还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简直跟做梦似的。

正说着话,有一群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马上又有几个村民说,石牛寺村从去年就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政策了,孩子上学都不花钱了。要是发现哪个老师收钱,家长就要告他去,因为这是不合法的……这句话,把康厚明说乐了,十几个人也都着笑。

有个村民说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好处多,他前一阶段做了心脏病手术,花了9万多,后来给补助3万元。这件事全村子都很震惊,因为大家此前一直持怀疑态度,这下子全都相信了。

大伙正说着,从远处小跑着过来一位婆婆,气喘吁吁的。原来是康厚明的母亲,听说儿子今天回家看她,给她过生日,就在大道上等着。看见一帮人围着地垄沟说话,老太太就急忙赶了过来。这时候,她激动地从人堆里冲过来,拽着康厚明的手说:

“我种了这些年地,还有我爸爸我爷爷我太爷爷,一直都种地,可从来就没听说过种地不交税的!那要是放在康熙爷年间的话,那可叫皇粮国税啊,你不缴纳,是要杀头的!现在呢,国家全都给免了,我起初都不信。谢谢共产党,谢谢毛主席!”这句话又把大伙全都逗笑了。

有人纠正说,现在的主席是胡锦涛,老太太便说,“谢谢毛主席,谢谢胡锦涛!”

康厚明告别了村民,和母亲一起回家。

此时,大姐、大姐夫、二姐、三姐、三姐夫都回来了,给母亲过生日。康厚健正在工地紧张施工回不来,刘胜玉要给工人做饭,也抽不出时间。康厚明的两个妹妹从外地打来电话。

康厚明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这些年在家里照顾他们兄妹的孩子,很辛苦。大家都不断往老太太碗里夹菜,还让老人家喝了点酒,祝愿她长寿。

晚饭后,康厚明因为单位还有事,就准备离开。老太太送出很远,叮嘱康厚明注意身体,经常往家里打电话,才慢慢回去。

轻烟缥缈的石牛寺村,显得安详、幽静。白鹭在田野间飞过,湛蓝的天空下面,是宽广起伏的麦田。家乡是美丽的,铺垫千年的乡土,散发着一串串留恋。康厚明在车里看着窗外金黄的麦浪,心潮起伏,他为农村30年来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

1978年的中国农村,一片萧索。那一年,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133.5元,其中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40元以下。有2.5亿的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占农村总人口的3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很快提高。1978年到1985年间,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分别增加了264元和192元。贫困人口由1978年以前的2.5亿下降到1.25亿。到2000年,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原先的8000万减少到3000万,占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到3%左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这是一个历史的壮举!

进入21世纪后,中央连续出台了多个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惠农政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初见成效,农民奔小康的速度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农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中国进入了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连续下发五个“一号文件”,作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

康厚明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见证了农村巨变的这一切,同时,他又走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路——产业工人即“农民工”之路。这条路充满艰辛,不过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历练的过程,康厚明才一步步变得成熟。

毋庸置疑,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民工”问题给予了足够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出批示,温家宝总理为农民追讨工钱成为佳话。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还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劳动安全等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第8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2005年工作要点》,将“制定和完善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2005年4月初,根据国务院要求和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国务院研究室牵头成立了农民工问题调研和文件起草组,经过近4个月的辛勤工作,最终形成了近5万字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为起草《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奠定了基础。

2005年11月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地区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认真解决他们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2006年1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这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文件涉及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

康厚明是幸运的,从一个农民工,到劳动模范,再到人大代表,他见证了中国改革大潮席卷着每一个角落,也见证了这股力量蒸蒸日上不可阻挡,正带着中国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