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一、周恩来家世简表

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诞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

一九一零年先后入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银岗书院、奉天府(今沈阳市)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且养成了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事、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一九一一年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老师“读书为了什么”的提问时,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九一三年考取天津南开学校。

一九一四年与同学张瑞峰、常策欧等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被会员推为智育部长。同年,获南开学校“国文佳观”比赛第二名。

一九一六年任南开学校《校风>文苑部部长。

一九一七年九月,由天津登轮赴日本,行前写七言诗一首:“大江歌罢掉头东……”

一九一八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传到日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一九一九年四月回国。五月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是学生界主要领导人之一。九月主持觉悟社成立大会,并起草觉悟社宣言。

一九二零年因领导天津学生请愿活动被捕,七月获释。十一月赴欧勤工俭学。

一九二一年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一九二二年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介绍朱德入党。

一九二四年回国,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一九二五年参加领导东征。八月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一九二六年夏,在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农民运动与军事运动》,十二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

一九二七年任中共江浙区军委书记。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党的五大被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七月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成员。参与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一九二八年出席党的六大,后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军委书记。在国民党统治区上海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

一九三零年和瞿秋白一起主持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

一九三一年年底,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书记。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委。

一九三三年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参与领导第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一九三四年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一九三五年长征途中,出席遵义会议,并协助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一九三六年代表党中央赴西安,同国民党等进行谈判,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一九三七年代表党中央同国民党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华北参与指挥八路军的对日作战和向敌后实行战略展开。

一九三八年先后在武汉、重庆组织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年底,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

一九四三年七月,回到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准备工作。

一九四五年四月,参加党的七大,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六月,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一九四六年一月,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达成关于停止军事冲突、恢复交通问题的协议。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国民党破坏协议,谈判破裂,回延安。

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担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一九五零年与毛泽东一起在莫斯科与斯大林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一九五三年领导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一九五四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任国务院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先后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发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一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一九五五年出席万隆会议。

一九五六年一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九月,在党的八大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十一月,出访亚欧十一国,次年二月回国。

一九五七年八月,在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上作《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一九六零年参与制定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组织贯彻执行。

一九六二年在科学和文艺工作者的会议上作报告,阐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出访亚非十四国。次年三月回国。

一九六四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一九七一年协助毛泽东领导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一九七二年二月和九月,先后同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首脑会谈,签发中美联合公报和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一九七四年主持国庆二十五周年招待会。

一九七五年病重期间,在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要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