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世界船王”包玉刚 2、初出茅庐的“傻瓜”

金安号起航

搞航运,第一步就是要买船,在海里航行的船,可不是小舢板,要投入大笔资金。包家当初从内地到香港虽然也带了些资金,但即便是买一条旧船也不够。

包玉刚专门去了一趟英国,想向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借钱。可是那个朋友一听说他要借钱买船,就变得像个陌生人一样。不肯帮忙也罢了,他还抖了一下包玉刚的衬衣,讥刺地说:“玉刚兄,你年纪还轻,对航运一无所知,小心别连衬衣都赔进去!”这大大地刺伤了包玉刚的自尊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番大事业来。

两手空空回到香港后,包玉刚又去汇丰银行申请贷款,又吃了一个钉子。无奈之下,包家开始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最后总算凑够了20万英镑。拿着20万英镑的现金,包玉刚在伦敦货比三家,从威廉森公司买下了一条20年代造的已经有27年船龄、载重8700吨的烧煤船,给它起名“金安号”。

包玉刚说,这个名字,象征着他对经营航运业的设想和构思:“金”字表示要赚钱,而“安”字表示要稳中求胜。

1955年7月30日,“金安号”正式起航,未来船王开始了意味深长的处女航。“金安号”驶向香港,途经印度洋时,包玉刚已办好两件事,一是成立“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二是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包兆龙看着儿子坐在香港的沙发中,就安排好了这一切,也不能不佩服儿子的能耐。这艘他还没见过模样的船,就已经开始为包家赚钱了!

最好的经营策略

当时航运业传统做法,是“计程租”,亦叫散租,根据货主的需要把货物运到某地,然后根据这一个航次结算运费,不仅运费收入高,且“现得利”。在航运业繁荣的时期,甚至跑一个航次就可赚回船只造价的1/3。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

不过,“金安号”第一次租船就是“长租”,且租期是9个月,包玉刚的做法立即就遭到业界的嘲讽——都讥笑他为“门外汉”,“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傻瓜”!

许多人都在嗤笑这个不自量力,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刚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对人说:“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他谋求的是长期则稳定的收入,这是放眼未来的一种经营方法。而短期出租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事实上,就是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让包玉刚区别于其他的船主,最后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包玉刚的“运气”也不错,1956年,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关闭苏伊士运河,货物积压严重,国际运价猛增,“金安号”正好租期届满,便以高得多的租费续订了租约,包玉刚用这笔钱又购买了一艘旧船。

这时,包玉刚的银行家的本色发挥作用了,他利用船租信用证获得银行贷款,再去买船,于是接着是第三条、第四条——简直是以几何级数猛增……到1957年,投身航运仅2年,包玉刚便已经是7艘船的船主了。1957年的下半年,航运业出现萧条,运价跌到最低点,那些搞短期出租的船主,每天都要赔老本,只有包玉刚却可以凭着合约稳收租金。

这次低潮过去后,不少人都学包玉刚的办法,开始买旧船长期出租。可是包玉刚又改变了方针,将新船长期租给人家,旧船留着自己经营。因为,新船出租,租金自然比旧船高;而旧船自己用,效果则与新船一样。

事实证明他这个“门外汉”的经营策略是最好的经营策略。人们不得不承认,包玉刚的运气和眼光都是一流的!

1976年3月,美国《新闻周刊》以海上之王为题,在封面刊登了他的照片,从此包玉刚正式赢得了船王的美名。1981年,包玉刚的船有200多艘,总吨位达到2100万吨,比美国和前苏联的国家所属船队总吨位还要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距他最初从事航运业,只有短短25年。

创富经 待机而发,顺势而为

包玉刚在事业巅峰时接受采访时称,“做生意不是一种艺术,也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高深莫测令人入迷的兴趣。”

进入21世纪,商业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现在则是“快鱼吃慢鱼,慢鱼被淘汰”。公司创立以后,一旦进入了一个行业,就要明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并迅速塑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生存和发展下来。

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约翰·凯说:“竞争优势并不取决于你能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而是取决于你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1)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的原则

在商业社会里,你可能做不到最大,但一定要通过确立竞争优势,做到最强!商人要善于“并兵相敌”,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的原则,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

(2)抓住市场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一般情况下,小公司由于资金和能力有限,往往无法顾及所有的市场。大品牌大多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小公司可以把大品牌不是特别重视的二、三级市场作为自己的主战场,避免与大品牌发生正面交锋。找到市场的空白区域,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更好更快地立足于市场。小公司在人力、财力等方面不能与大公司同日而语,但是小公司完全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在某一点上取得局部优势。

(3)依仗地利获得优势

许多地方品牌都是依仗占据地利获得优势,从生产、运输的成本取得了竞争的资本。有的全国性大品牌尽管财大气粗,但是仍旧不敢与这些强势的地方品败竞争,因为他们知道强龙难压地头蛇。

(4)建立起快速的反应机制

商业世界中,公司要想在群“鱼”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建立起快速的反应机制,包括快速的客户反应、快速的市场反应、快速的交付和快速的服务提供等等。“快鱼吃慢鱼”,其实就是“抢先战略”。从反应速度、灵敏度上来说,小公司比大公司更适合采取这一策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的应对和准确的把握,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战略规划和部署,有选择地采取攻防战略,并快于竞争对手做出变化反应。从而可以保持公司长期高效的运营效率。

(5)学会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比较高的收益

作为生意人,要学会用眼光看问题,当某产业仍处在向前发展阶段,只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才暂时处于低潮,看到了这种状况,并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这种状况的实质,就应该选择在这个“别人放弃的时候出手”了。这个时候出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得到很多别的公司通过血的代价得出的经验教训,从而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比较高的收益。